當美軍顧問團踏上台灣這片仍沉浸在冷戰陰影中的土地時,兩岸對峙的局勢讓這座島嶼的戰火未曾熄滅。
而美軍顧問團的到來,像是打了一劑強心針。
為防止中共武力跨台、維護台海安全,美軍顧問團不僅為台灣國軍提供軍事諮詢,還協助訓練部隊並提供美援武器。此外,他們負責執行《台美共同防禦條約》,擔任美台軍事聯絡的核心角色,同時監督蔣介石,防止其在軍事上過度冒進。到了越戰期間,美軍顧問團更進一步支持台灣作為美國的後防基地,進行軍事部署,確保區域戰略穩定。

美軍顧問團
改變國軍體質、執行《台美共同防禦條約》
韓戰爆發後,美國意識到台灣在東亞防線上的重要性,開始對台灣提供大規模的軍事援助。當時,國軍的裝備還停留在二戰時代,槍炮老舊、戰術思維也難以適應現代戰場。為提升戰力,美軍顧問團透過實戰操演訓練,深入了解國軍的優劣,評估現有裝備,並協助分配自美國運抵的軍備,如 M24 輕型坦克與 M1 加蘭德步槍,以確保軍事資源的有效運用。
1954 年底,《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署後,美軍顧問團的角色更加關鍵。他們推動美軍式編制,直接進入國軍陸、海、空三軍的部隊與學校,強化部隊的機動性與火力,並推行「步兵師改進計劃」,深入台灣北中南各地及金門、馬祖等外島,帶領國軍進行野戰演練。
紀錄片《The Big Picture》記錄了美軍顧問團(MAAG)1950年代在台灣訓練國軍的情形,片中可看到國軍接受體能訓練過程、指揮官帶領部隊進行兩棲登陸等戰鬥演習【觀看影片】(片長約28分鐘)
從戰術、情報、後勤到人事管理,美軍顧問團逐一調整各項體制,協助國軍整軍,擺脫老舊的作戰模式。國軍開始學習班組戰鬥隊形與機動防禦,並引入無線電指揮等現代戰術,使整體戰力朝向現代化邁進。

時任澎湖防衛司令部上將司令官的李運成將軍與美軍顧問團。

1960年代,美軍顧問團在台的軍事演習
八二三砲戰:美軍的制衡與監督
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突然對金門展開猛烈砲擊,史稱「八二三砲戰」。當時,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親自指揮國軍應對這場危機。在前線,金門防衛司令官胡璉將軍負責指揮守軍,帶領部隊堅守陣地,抵禦解放軍的攻勢。
美國方面,時任美軍台灣防衛司令部司令的海軍中將羅蘭·史穆特(Roland N. Smoot)負責協調美軍對台灣的防禦支援。在砲戰期間,美軍第七艦隊奉命巡弋台灣海峽,為運往金門的補給船隊提供護航,確保補給線的暢通。此外,美軍顧問團也向國軍提供情報與戰術指導,協助國軍調整防禦部署,並即時向美方回報戰局變化,防止衝突進一步升級。
在國軍與美軍的共同努力下,金門守軍成功抵禦了解放軍的砲擊,並維持了防線的穩定。經過數月的激戰,雙方最終同意停止砲擊,衝突逐漸平息。美國的介入在確保金門防衛和維持區域穩定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八二三砲戰前夕,國防部長俞大維(中)前往金門視導,陷入砲戰首日的風暴之中,頭部被流彈射傷。圖為俞部長與金防部第10軍軍長張國英將軍(左)。

1958年8月24日海戰,國軍中海號戰車登陸艦被解放軍魚雷快艇的魚雷命中艦艉後,在船塢的照片

1958年9月19日,在金門砲戰中第一個受傷的美國軍人,陸軍四級特等兵莊斯頓已於九月十九日上午回到臺北,他的左手臂往肘彎一直到手掌都用繃帶包紮,身體的其他部份並無損傷,他的精神很好。莊斯頓下機後向中外記者們說:「這一點傷使我非常地引以為榮」。
越戰時期:台灣的後勤基地角色
1960年代,越戰戰火升溫,美軍的戰略目標轉向東南亞,台灣成為越戰的重要補給基地。美軍在台灣設立了多個後勤補給點,並在台中清泉崗與台南基地設立訓練營。
台灣的飛行員參與了對北越的偵察任務,承擔了重要的情報搜集工作。此外,美軍顧問團還協助訓練南越軍隊,許多台灣士兵因此被派往越南,成為美軍在亞洲戰場上的一員。

1955年12月9日,美國移交中華民國的F-5自由型戰鬥機(圖片:中央社)
總統府前的分列式進行曲
除了軍事訓練,提振軍中士氣也是美軍顧問團的任務之一。1954年,閱兵典禮上響起一首激昂的進行曲,國軍士兵踏著整齊的步伐,穿越總統府前的廣場。這首《分列式進行曲》由駐台美軍顧問艾理生改編自日耳曼軍樂,自此成為台灣閱兵儀式的代表曲。艾理生不僅為國軍譜寫軍樂,更爭取美援,在政工幹校開辦軍樂訓練班,讓國軍樂隊從無到有,邁向現代化。
然而,艾理生除了負責軍訓練。他還是「駐台美軍廣播電台」的首任台長,透過電波將美軍文化與資訊帶入台灣的家庭。多年後,美軍撤離,這座廣播電台轉型為ICRT,成為外國人在台的重要聲音。

國慶日閱兵大典中,陸軍隊伍整齊劃一地通過府前廣場,由美軍顧問團協助整隊。(圖片來源:中央社)

艾理生協助創設「國軍示範樂隊」;圖為1955年10月10日國慶日在總統府前指揮樂隊。(圖片:國防部示範樂隊)

1954年12月23日,中美軍人之聲廣播電台贈送儀式暨開幕典禮,下午4時在台北市信義路3號軍中播音總隊隆重舉行,邀請美國軍事援助顧問團團長蔡斯(左起)、美國駐華大使藍欽及代總長彭孟緝等出席,我國代表將廣播電台模型一座贈與蔡斯,由蔡斯按動電鈕啟動。
◎參考資料
1.History of the US Air Force in Taiwan
2.US Taiwan Defense Command
3.Taipei Air Station
4.美軍在臺灣 冷戰下的日常生活 1951 1979 .pdf
5.駐台美軍顧問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