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點播] 流動的音符和光影 -- 《水之嬉戲》/ 拉威爾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原文發表於2021.11.28巴哈姆特小屋)

  一年四季,我的家鄉彷彿都有下不完的雨。因為出門時總是有雨,也不會忘記帶雨傘。小學時是終日不停的綿綿細雨,隨著成長、氣候似乎有所變化,變成了時停時下的大雨,最後似乎還變成了不停歇的暴雨。儘管總嚷著麻煩,但當現在處於不大下雨的異國,有時倒會期待下場沁涼的小雨了。或許伴隨我成長的雨,讓我對水有了份特殊的感情也說不定。


  今天的今日點播,我們來聊聊印象派作曲家拉威爾(Joseph-Maurice Ravel)寫於1901年,這首將水的樣態描寫得活靈活現的作品:《水之嬉戲》(Les jeux d'eau)。能不能從上下靈動的音符中,感受到時而奔湧、時而緩緩流動的水呢?



  我們在古典樂分期(下)時也聊過,所謂「印象派」是來自畫壇的概念。當照相技術被發明後,繪畫的紀錄功能被嚴重削弱,也驅使畫壇思索繪畫何去何從。其中一支由莫內、塞尚、雷諾瓦等人為主,強調捕捉景象瞬間的光影和色彩、構圖寬廣,在技法上也受中國山水畫、日本浮世繪的影響。在剛興起時曾被譏諷為「只不過是表達印象而否定真實」,最後這些評語反而被這些畫家們借回來自己用*1,而他們也被後世稱為「印象派」(Impressionist)。


(莫內:印象‧日出)

(莫內:印象‧日出)

(梵谷:星夜)

(梵谷:星夜)


  到了音樂,印象樂派的強項在於使用特殊的和聲、短小的樂句去描摹和暗示作曲家想表達的意象。調性刻意地被模糊(體現在全音階被大量使用),白話點說就是找不到「Do」,讓人有種腳踩不到地的迷幻感。印象派主要流行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法國,代表人物為德布西和拉威爾。儘管如此,兩者的作品擷取了印象畫派不同的特長。德布西的作品借了印象畫派的「朦朧」,而拉威爾則是借了它的「自由」。這不是指拉威爾秉棄傳統,相對地,他根植於前人作品,透過層層堆疊(像油畫一樣)去刻劃他想描摹的場景或心情。


  這首《水之嬉戲》作於拉威爾26歲時,整體採ABA式的三段結構。透過各式琶音和快慢交替的節奏來描繪水。作曲家自述這首曲子是他創新作曲技巧的濫觴,由水和水聲所啟發。在其手稿上,拉威爾引用了詩人雷尼埃(Henri-François-Joseph de Régnier)的詩句「Dieu fluvial riant de l'eau qui le chatouille...」,意即「河神在水流挑動之際嘻笑著」,也算是拉威爾對這個作品的註解了。


  此外,這首曲子其實也被李斯特的作品,《巡禮之年》(Années de pèlerinage)第三年的《愛斯特莊園的水之嬉戲》(Les jeux d'eaux Villa d'Este)所影響。《巡禮之年》這套鋼琴獨奏作品可說是浪漫樂派作曲家李斯特的代表作。前兩年分別記錄他在瑞士及義大利(另外補遺了威尼斯與拿波里)的所見所聞及所感。所謂的第三年則是將他在1867至1877年附近寫的小品集結出版。稍聽李斯特的作品就能感受到那種用快速音群和琶音表現水流的作法影響到了拉威爾,只是拉威爾在和聲上引入了全音階等等印象派常用的技法,描摹出的景象更加迷離。



  那麼這次就聊到這裡,也希望大家喜歡這種聽起來可能和大家記憶中的古典音樂感覺稍稍不同的印象派作品。

  我是伍德。今日點播,我們下次見!


*1. 這不是指印象派畫家不在乎真實,不如說他們希望透過色彩和光影來傳達美和情感,而不像傳統畫作依附在文學作品、神話傳說或肖像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伍德‧瓦懷特的沙龍
9會員
58內容數
數學系、經濟研究所出身,人生軌跡從台灣、美國到日本,沙龍內容從小說、音樂到經濟,歡迎有不同興趣的各位一同來聊聊! 另於巴哈姆特小屋、Penana筆耕中。
2025/04/20
  時代造就音樂、音樂記錄時代。伍德的今日點播專欄每週五和週日陪你聊音樂。四月中春日正盛。本期的今日點播,我們承繼上期討論,繼續來聊古典樂中那些和春天相關的曲子,聽聽不同時代的音樂家們如何詮釋春天。
Thumbnail
2025/04/20
  時代造就音樂、音樂記錄時代。伍德的今日點播專欄每週五和週日陪你聊音樂。四月中春日正盛。本期的今日點播,我們承繼上期討論,繼續來聊古典樂中那些和春天相關的曲子,聽聽不同時代的音樂家們如何詮釋春天。
Thumbnail
2025/04/18
  時代造就音樂、音樂記錄時代。伍德的今日點播專欄每週五和週日陪你聊音樂。四月中春日正盛。這兩期的今日點播,我們就順著春天氣氛,照作曲時間來聊聊古典樂中那些和春天相關的曲子,聽聽不同時代的音樂家們如何詮釋春天。
Thumbnail
2025/04/18
  時代造就音樂、音樂記錄時代。伍德的今日點播專欄每週五和週日陪你聊音樂。四月中春日正盛。這兩期的今日點播,我們就順著春天氣氛,照作曲時間來聊聊古典樂中那些和春天相關的曲子,聽聽不同時代的音樂家們如何詮釋春天。
Thumbnail
2025/04/06
時代造就音樂、音樂記錄時代。伍德的今日點播專欄每週五和週日陪你聊音樂。四月初春天伊始,也是不少小學生們期待的春假。今天我們承繼上次談舒曼的童年即景,來談另一組獻給孩子的古典樂曲:由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獻給獨生女的鋼琴曲集《兒童天地》。
Thumbnail
2025/04/06
時代造就音樂、音樂記錄時代。伍德的今日點播專欄每週五和週日陪你聊音樂。四月初春天伊始,也是不少小學生們期待的春假。今天我們承繼上次談舒曼的童年即景,來談另一組獻給孩子的古典樂曲:由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獻給獨生女的鋼琴曲集《兒童天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時代造就音樂、音樂記錄時代。伍德的今日點播專欄每週五和週日陪你聊音樂。從音樂也能「聽出」繪畫、甚至是水流和光影的流動?今天的今日點播,帶各位聽聽19與20世紀之交,印象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拉威爾的作品《水之嬉戲》。
Thumbnail
時代造就音樂、音樂記錄時代。伍德的今日點播專欄每週五和週日陪你聊音樂。從音樂也能「聽出」繪畫、甚至是水流和光影的流動?今天的今日點播,帶各位聽聽19與20世紀之交,印象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拉威爾的作品《水之嬉戲》。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MDtYeKYhLQ音樂:海上鋼琴師配樂 Crisis 最近都很好,只是鋼琴錄音的作品比較少,所以就沒有發文😊🤭 平日照常「沒下雨」的話, 公園運動散步走四大圈(約半小時) 公園照 1.我喜歡那個小綠葉有很多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MDtYeKYhLQ音樂:海上鋼琴師配樂 Crisis 最近都很好,只是鋼琴錄音的作品比較少,所以就沒有發文😊🤭 平日照常「沒下雨」的話, 公園運動散步走四大圈(約半小時) 公園照 1.我喜歡那個小綠葉有很多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CldvzLuqQE昨天早上錄音鋼琴的部分, 今天早上錄音單簧管(+配鋼琴YT影片)的部分 再用威力導演轉檔上傳到YT (夏川里美)的 淚光閃閃 改編曲 (也是沖繩民謠) 最近「早上清晨」的天氣很涼爽, (像極了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CldvzLuqQE昨天早上錄音鋼琴的部分, 今天早上錄音單簧管(+配鋼琴YT影片)的部分 再用威力導演轉檔上傳到YT (夏川里美)的 淚光閃閃 改編曲 (也是沖繩民謠) 最近「早上清晨」的天氣很涼爽, (像極了
Thumbnail
今天剛剛因為閱讀了 花茶菓子的文章,她推薦了三首歌, https://vocus.cc/article/66344dd9fd89780001097ecc 然後突然回想到,幾年前我也有演奏此曲錄音在YT上面 落雨聲(聆聽時,喇叭切忌太大聲,因為我吹單簧管的聲音穿透力很強XD) https:
Thumbnail
今天剛剛因為閱讀了 花茶菓子的文章,她推薦了三首歌, https://vocus.cc/article/66344dd9fd89780001097ecc 然後突然回想到,幾年前我也有演奏此曲錄音在YT上面 落雨聲(聆聽時,喇叭切忌太大聲,因為我吹單簧管的聲音穿透力很強XD) https:
Thumbnail
接續上週的水珠練習,第一回嘗試畫睡蓮。
Thumbnail
接續上週的水珠練習,第一回嘗試畫睡蓮。
Thumbnail
昨日從陽台向外拍了一張相片,午後接近黃昏的陽光。 腦中閃現一段德布西的音樂片段。是那種特別的黃顔色光,無端興發起想找那一段自己都記憶不清的旋律。找了很久都找不着。我後來終於找到,而且是很棒的版本。
Thumbnail
昨日從陽台向外拍了一張相片,午後接近黃昏的陽光。 腦中閃現一段德布西的音樂片段。是那種特別的黃顔色光,無端興發起想找那一段自己都記憶不清的旋律。找了很久都找不着。我後來終於找到,而且是很棒的版本。
Thumbnail
這個故事其實很好聽。 跟雨水的關係,是用一種溫暖、包容的方式在呈現雨天。 雨聲棒成為演奏的樂器,在指令與操作間,在故事的進展與結構間, 孩子也抓到了一個旋律與節奏和故事指引之間的互動規律。 聽到滴答、滴答的關鍵字,三個演奏者就會移動雨聲棒的方向, 讓裡面的小顆粒發出聲音,這個環節是我覺得最
Thumbnail
這個故事其實很好聽。 跟雨水的關係,是用一種溫暖、包容的方式在呈現雨天。 雨聲棒成為演奏的樂器,在指令與操作間,在故事的進展與結構間, 孩子也抓到了一個旋律與節奏和故事指引之間的互動規律。 聽到滴答、滴答的關鍵字,三個演奏者就會移動雨聲棒的方向, 讓裡面的小顆粒發出聲音,這個環節是我覺得最
Thumbnail
流行音樂亦是一種「藝術」,那是經歷了很多人的摸索與嘗試所得出來的經驗,隨著城市愈趨快速的生活節奏,揚棄了古典的冗贅。「現代」這個形容詞,在餐飲而言就有即食文化,在音樂歌曲而言就有「標準長度」,在那三兩分鐘內就要激起音頻上最大的共嗚,這是創作人夢寐以求的新境界,十多個音符彈射出來,便讓人目瞪口呆,
Thumbnail
流行音樂亦是一種「藝術」,那是經歷了很多人的摸索與嘗試所得出來的經驗,隨著城市愈趨快速的生活節奏,揚棄了古典的冗贅。「現代」這個形容詞,在餐飲而言就有即食文化,在音樂歌曲而言就有「標準長度」,在那三兩分鐘內就要激起音頻上最大的共嗚,這是創作人夢寐以求的新境界,十多個音符彈射出來,便讓人目瞪口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