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海外擴廠:臺灣先進製程的未來與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Trendforce公佈了未來台積電高階製程的佔比。隨著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新建的三座晶圓廠,將投資1650億美元,預計2030年之後才會量產。即便到美國生產,台積電在台灣製造的佔比仍然高達80%。

然而,問題在於,美國投資的先進製程,將會稀釋掉台灣先進製程的佔比,整體看來,2030年以後,台灣製造的先進製程將從71%下降至58%,對於台灣本土製造的影響不言而喻。

那麼,未來先進製程的發展會怎麼進行呢?美國將會稀釋掉台灣的佔比嗎?台積電有什麼辦法維持利潤呢?韓國會佔比增加嗎?

首先,我想從幾個角度來做分享:

1.中國持續持平。

目前先進製程以5奈米以下,的確中國的技術短期是沒辦法做到先進製程。主要的原因在於半導體設備禁令,導致中國必須使用國產的設備商。但是國產設備商技術還處於成熟製程階段,無法跨越到先進製程。

即便去年,中芯國際推出七奈米的製程晶片,實際上的良率仍然慘不仍堵。技術上,中國的製造可以做到,但是量產跟獲利仍然相當遙遠,這也是中國未來在先進製程上的進步存在的瓶頸。

也因此,成熟製程還是目前中國主要的發展賽道,既有需求,有能快速獲利,才是中國這幾年的主力。

2.日韓角色互相替換。

從數據來看,韓國到2030年將會從12%下降到7%,而日本會從0%到4%。韓國先進製程下降並不意外,未來韓國如果技術無法追上,先進製程只會落到美國的台積電跟台灣的台積電,加上美國不會放棄的英特爾身上。

而英特爾能搶走的不單單是台積電的訂單,更容易搶走三星的訂單,因為三星目前主攻台積電前一個世代的產品,對於英特爾來說,獲得技術難度較低,而這些訂單來自於AMD跟高通,甚至是博通,都是美國公司為主,想要搶走更加容易。

對於日本來說,發展先進製程本來就是為了日本客戶或是自身『一條龍』的製造。雖然短期Rapidus 技術無法追上,但是只要能做出先進製程,必然會把技術轉移給其他日本的半導體廠,未來瑞薩,甚至是SONY都可能有自己的先進製程技術。

3.美國持續增加。

到2030年美國將會從11%增加到22%,主要的成長還是來自於台積電的投資跟蓋廠,所以佔比增加迅速,唯一的問題是,最後會不會投入這麼多的資金,完成當初規劃三個Phase 的工廠,值得商榷。

更重要的是,台積電在海外廠區,由於生產成本增加,已經開始調整價錢,進行漲價。未來,台積電美國廠的價錢將會增加,對於科技巨頭來說,美國下單反而成本上升,間接也讓美國巨頭們思考,要下單給『美積電』還是『台積電』呢?

如果下單給『美積電』,未來將會負擔更高昂的成本,不見得有辦法跟其他對手競爭,如果下單給『台積電』,那麼美國擴廠將會延後製造,也不失為一套解方。

4.台灣佔比下降快。

到2030年,台灣先進製程製造只剩下不到60%。新廠的建立,才能夠創造就業機會,如果未來新廠區都在海外,不僅會影響到台積電在台灣員工的招募,更會影響到整體的供應鏈。

隨著美國廠的建立,需要更有經驗的人才從台灣派去,協助美籍員工無法解決的問題,反而在台灣必須要招募更多的新人,對於台灣中階人才的培育,會出現斷層,有能力的中階人才都在國外,未來要怎麼帶更資淺的工程師進步,會是一大問題。

過度的『海外化』到2030年可能進入產能過剩,反而是半導體的修正期,對於台積電來說反而是負擔,值得注意。

我認為,未來台積電應該減少在日本跟德國的投資,畢竟日本跟德國都專注在車用電子,加上本身都有『一條龍』製造,對於台積電『在地化』需求其實不算高,當地設廠意義不大。

總結來說,半導體發展常常一係之間風雲變色,必須要做好控管,否則一個景氣逆風,對於各地散花投資的台積電,會帶來嚴重的逆風局。


avatar-img
17會員
63內容數
黑麥先生的關鍵報告,主要以產業趨勢跟投資理財為主題,提供深入淺出的觀點,以最容易的方式分享當今產業看法,也讓讀者在投資上可以有更多知識,面對變化迅速的當今投資局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黑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國電動車崛起,對全球車市造成巨大衝擊!BYD市佔率達20%,穩坐逆變器龍頭寶座,前五大廠商中,中國廠商佔據三席。本文分析中國電動車的技術優勢、成本優勢,以及對特斯拉、歐日車廠的影響,並探討臺灣在電動車供應鏈中的機會。
全球晶圓代工產業版圖持續變動,臺積電穩坐龍頭,三星衰退,中芯國際崛起,美系晶圓廠面臨挑戰,臺廠也面臨競爭壓力。本文分析各晶圓廠的現況與未來趨勢,探討地緣政治的影響,以及臺廠的應變策略。
本文分析英特爾新任華人CEO陳立武的影響,以及臺積電可能入股英特爾的衝擊。探討此舉對英特爾、臺積電、三星等企業的利弊,並預測未來半導體產業版圖的變遷,特別是對臺灣、韓國、日本等地的影響。
ASML提升北京維修中心,顯示中國市場重要性,並可能因應去中化趨勢及美中貿易戰。中國曝光技術進展,ASML維持龍頭地位,但中國國產曝光機可能超越日本廠商,成為第二大供應商。
博通(AVGO)第一季財報亮眼,營收及EPS雙雙超出預期,AI相關營收年增77%。本文分析博通的成長動能,包括持續強勢的財報表現、客製化商機及臺廠受惠情況,並預估博通今年EPS可達6美元以上,合理股價可達250美元。
臺積電赴美投資千億美元,將興建三座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及一座研發中心,此舉對臺積電、臺灣產業及地緣政治皆有深遠影響。本文分析此事件的利弊,包含臺積電的策略自主性、美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臺灣技術外移及人才流失的風險,臺積電產能過剩的潛在隱憂。同時比較臺積電與三星的策略差異,探討地緣政治角力下產業競爭。
中國電動車崛起,對全球車市造成巨大衝擊!BYD市佔率達20%,穩坐逆變器龍頭寶座,前五大廠商中,中國廠商佔據三席。本文分析中國電動車的技術優勢、成本優勢,以及對特斯拉、歐日車廠的影響,並探討臺灣在電動車供應鏈中的機會。
全球晶圓代工產業版圖持續變動,臺積電穩坐龍頭,三星衰退,中芯國際崛起,美系晶圓廠面臨挑戰,臺廠也面臨競爭壓力。本文分析各晶圓廠的現況與未來趨勢,探討地緣政治的影響,以及臺廠的應變策略。
本文分析英特爾新任華人CEO陳立武的影響,以及臺積電可能入股英特爾的衝擊。探討此舉對英特爾、臺積電、三星等企業的利弊,並預測未來半導體產業版圖的變遷,特別是對臺灣、韓國、日本等地的影響。
ASML提升北京維修中心,顯示中國市場重要性,並可能因應去中化趨勢及美中貿易戰。中國曝光技術進展,ASML維持龍頭地位,但中國國產曝光機可能超越日本廠商,成為第二大供應商。
博通(AVGO)第一季財報亮眼,營收及EPS雙雙超出預期,AI相關營收年增77%。本文分析博通的成長動能,包括持續強勢的財報表現、客製化商機及臺廠受惠情況,並預估博通今年EPS可達6美元以上,合理股價可達250美元。
臺積電赴美投資千億美元,將興建三座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及一座研發中心,此舉對臺積電、臺灣產業及地緣政治皆有深遠影響。本文分析此事件的利弊,包含臺積電的策略自主性、美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臺灣技術外移及人才流失的風險,臺積電產能過剩的潛在隱憂。同時比較臺積電與三星的策略差異,探討地緣政治角力下產業競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國防概念股」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很多設備與技術及人才需要被管制。然而台積電原本只是做一個半導體製程的晶片代工者。現在變成是AI大廠搶購訂單的代工公司。而台積電更上游是艾司摩爾,要價一台百億一台的晶片雕刻機。台積電是艾司摩爾的頭號大客戶,因此跑來台灣設立分公司。 現在人人都把台積電當護國神山,
Thumbnail
台積電德國廠板拍定案,預定投資大約40億美元,同時會有歐洲的半導體業者合資。比較美國3奈米廠的400億美元,日本28奈米廠的85億美元,顯然在歐洲這個廠也會是成熟製程。 這幾筆錢有多大,我們可以用台積電去年2022整年獲利約400億美元來當標準,以此來看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吃掉了2022一整年獲利。
Thumbnail
該文章分析了半導體市場趨勢,包括2024年全球半導體收入預測、臺灣IC產業產值預期、晶圓代工、記憶體、IC設計和封測的產值預估。並且,文章介紹了半導體產業鏈的概況,包括上游(IC設計)、中游(製作設備、IC製造、原物料等)、下游(IC封裝、測試)的介紹,以及產業近況、產能預測、需求預測和獲利分析。
Thumbnail
媒體報導兩岸局勢令人擔憂,可能影響台積電製程工序和供應商,以及生產所需的EUV和電力。文章指出,即使台積電工程師被救走,仍難以在美國或其他國家生產。此外,影響可能擴及全球,特別是外資持有大部分台積電股票。文章指出有這些資料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
Thumbnail
1. 引言 台積電(TSMC)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其股價於2023年突破1000元新台幣大關,不僅標誌著公司市值的新高度,也引發了市場對其影響力的廣泛討論。本文將深入分析這一現象對台灣股市、全球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積電自身的多層面影響。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探討臺積電及另外三檔產業股的股市走向,包括臺積電的漲勢、晶豪科的走勢及營建、金融、櫃買指數的分析。文章分享作者對股市走向的觀察和看法,不涉及具體的買賣建議。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下修全年除記憶體外半導體營收年成長至約 10%,晶圓代工至mid~high teens,維持台積電全年營收年增 low~mid twenties。維持全年資本支出不變。
Thumbnail
⛰️護國神山台積電,已經是台股一夫當關的角色,周遊列國設廠,是商業的考量,😑也有政治的考量。⚡️身為用電怪獸,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馬不停蹄,雖然建設周折不斷,台積電8日宣布,美國商務部和 TSMC Arizona已簽署一份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備忘錄,基於《晶片與科學法》,💰TSMC Arizona將獲得
美國人有美元霸權當工具,透過美元操作讓全世界吸收美國政府的虧損. 台灣可以學習美國, 我們沒有貨幣霸權, 但是有半導體先進製程霸權. 台灣可以學習美國,讓外國人替我們買單.台電過去多年累計鉅額的虧損, 接下來每年還會再虧3000-6000億,不如把這些虧損全部轉嫁給台積電及他的上下游廠商,
Thumbnail
本文重點摘要,你有興趣的事情。 1. 先進製程是否會被追趕過去呢? 2. 成熟製程怎麼因應大陸瘋狂擴產? 3. 2024年業績展望如何? 台積電 TSMC 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全球市占率超越50%,年營收達兩兆新台幣,在台股大盤市值佔比接近3成,對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灣股市有莫大的影響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國防概念股」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很多設備與技術及人才需要被管制。然而台積電原本只是做一個半導體製程的晶片代工者。現在變成是AI大廠搶購訂單的代工公司。而台積電更上游是艾司摩爾,要價一台百億一台的晶片雕刻機。台積電是艾司摩爾的頭號大客戶,因此跑來台灣設立分公司。 現在人人都把台積電當護國神山,
Thumbnail
台積電德國廠板拍定案,預定投資大約40億美元,同時會有歐洲的半導體業者合資。比較美國3奈米廠的400億美元,日本28奈米廠的85億美元,顯然在歐洲這個廠也會是成熟製程。 這幾筆錢有多大,我們可以用台積電去年2022整年獲利約400億美元來當標準,以此來看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吃掉了2022一整年獲利。
Thumbnail
該文章分析了半導體市場趨勢,包括2024年全球半導體收入預測、臺灣IC產業產值預期、晶圓代工、記憶體、IC設計和封測的產值預估。並且,文章介紹了半導體產業鏈的概況,包括上游(IC設計)、中游(製作設備、IC製造、原物料等)、下游(IC封裝、測試)的介紹,以及產業近況、產能預測、需求預測和獲利分析。
Thumbnail
媒體報導兩岸局勢令人擔憂,可能影響台積電製程工序和供應商,以及生產所需的EUV和電力。文章指出,即使台積電工程師被救走,仍難以在美國或其他國家生產。此外,影響可能擴及全球,特別是外資持有大部分台積電股票。文章指出有這些資料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
Thumbnail
1. 引言 台積電(TSMC)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其股價於2023年突破1000元新台幣大關,不僅標誌著公司市值的新高度,也引發了市場對其影響力的廣泛討論。本文將深入分析這一現象對台灣股市、全球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積電自身的多層面影響。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探討臺積電及另外三檔產業股的股市走向,包括臺積電的漲勢、晶豪科的走勢及營建、金融、櫃買指數的分析。文章分享作者對股市走向的觀察和看法,不涉及具體的買賣建議。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下修全年除記憶體外半導體營收年成長至約 10%,晶圓代工至mid~high teens,維持台積電全年營收年增 low~mid twenties。維持全年資本支出不變。
Thumbnail
⛰️護國神山台積電,已經是台股一夫當關的角色,周遊列國設廠,是商業的考量,😑也有政治的考量。⚡️身為用電怪獸,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馬不停蹄,雖然建設周折不斷,台積電8日宣布,美國商務部和 TSMC Arizona已簽署一份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備忘錄,基於《晶片與科學法》,💰TSMC Arizona將獲得
美國人有美元霸權當工具,透過美元操作讓全世界吸收美國政府的虧損. 台灣可以學習美國, 我們沒有貨幣霸權, 但是有半導體先進製程霸權. 台灣可以學習美國,讓外國人替我們買單.台電過去多年累計鉅額的虧損, 接下來每年還會再虧3000-6000億,不如把這些虧損全部轉嫁給台積電及他的上下游廠商,
Thumbnail
本文重點摘要,你有興趣的事情。 1. 先進製程是否會被追趕過去呢? 2. 成熟製程怎麼因應大陸瘋狂擴產? 3. 2024年業績展望如何? 台積電 TSMC 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全球市占率超越50%,年營收達兩兆新台幣,在台股大盤市值佔比接近3成,對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灣股市有莫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