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關心父母的健康,卻忽略了最該關注的地方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多久沒看過爸媽的腳了? 他們曾用這雙腳帶你穿越公園、逛夜市、送你上學,而如今,那雙腳是否還能穩穩地支撐他們的生活?你或許記得他們年輕時挺拔的身影,但你有沒有注意過,他們的腳現在變成什麼樣子?那些看似硬朗的身體,在褲管和襪子裡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細節?厚厚的老繭、捲曲變形的腳趾、未曾修剪的指甲,甚至是浮腫的足背——這些細節,可能是衰老悄悄降臨的信號。


在老化的過程中,腳,才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危機。當我們關心父母的血壓、血糖、心臟健康時,卻很少有人彎下腰來看看他們的腳,要知道,醫學的進步讓我們學會了治療疾病,但卻沒有教會我們如何應對衰老。大多數醫生專注於治療糖尿病、控制高血壓,卻忽略了一個簡單但至關重要的問題:父母還能走得穩嗎?


事實上,對老年人來說,跌倒才是最致命的風險:


根據美國CDC與相關老年醫學研究報告顯示,每年約有超過35萬名老人因跌倒導致髖部骨折,其中約40%需入住療養機構,20%無法再自行行走,且在骨折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5%。


大多數的跌倒,並非毫無徵兆,而是長期身體變化的結果。其中,腳部的變化往往是最早發出的警訊。


《最好的告別》一書中,作者提到曾參與一位老年病理醫師檢查一位衣著得體的老先生,外表看似沒有太大異狀直到從他的腳發現了問題,由於老先生已無法彎腰夠到他的腳,幾個月沒有修剪指甲和作清潔,而這正是危險的警訊。


一、當腳開始發出求救信號


你可能沒有意識到,腳的狀態可以直接揭示一個老年人是否還能保持獨立生活能力:


1. 趾甲過長、不再修剪


  • 代表他們可能已經無法自己彎腰剪趾甲,失去了身體靈活性和平衡感。
  • 長趾甲可能導致嵌甲、發炎,甚至影響行走時的穩定性。


2. 腳部水腫


  • 可能與心血管問題、靜脈回流不良或腎臟疾病有關。
  • 水腫的腳讓鞋子變得更緊,影響步態,增加跌倒風險。


3. 腳底老繭、趾間傷口


  • 老繭代表長期受力不均,可能與步態異常有關。
  • 如果老年人糖尿病未控制好,腳部傷口可能潰爛,甚至發展成糖尿病足。


4. 走路姿勢改變


  • 八字步、拖步走、步伐變小,都可能是平衡能力下降的徵兆。
  • 這些變化代表他們更容易被地毯、小台階或地面不平的地方絆倒。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可能決定父母未來幾年的生活品質——是繼續獨立生活,還是因跌倒失去行動能力?


二、把老年生活管理得好,是一種智慧


我們常說,要「好好變老」,但什麼是「好好」?其實不在於永遠不生病,而在於在身體限制與醫療知識的範圍內,努力過一個體面、穩定、有選擇的生活。


那些把老年生活過得好的人,往往有一個共通點:他們接受衰老,但不放棄管理。他們知道自己無法跑馬拉松,但仍會每天出門散步;他們知道眼力不如從前,但會固定時間修剪指甲、換好穿的鞋。他們可能不追求華麗的養生秘訣,但會記得吃得營養、保持社交,定期檢查自己能不能好好走路。


這樣的管理,不是抗老,而學老——學習與自己的身體合作,不與它對抗。


三、從現在開始,我們能做些什麼?



衰老是無法避免的,但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小小的改變,記住防跌五字訣:「腳‧走‧鞋‧家‧藥」 讓父母的老化過程變得更安全、更有尊嚴。


1. 定期檢查長輩的腳


  • 幫忙剪趾甲,如果自己無法修剪,可以請足病醫師處理。
  • 檢查腳底是否有傷口或硬皮,早期發現問題,避免潰瘍或感染。


2. 觀察他們的步態


  • 走路是否變慢、步伐變小?是否開始扶著家具或牆壁走路?
  • 這些變化可能代表肌力衰退或平衡能力下降,需要加強腿部鍛鍊。


3. 讓長輩穿對的鞋


  • 選擇合腳、防滑的鞋子,避免太鬆或太緊的鞋影響行走穩定性。
  • 避免穿拖鞋或太厚重的鞋,這些都會影響步伐。


4. 檢視居家環境,降低跌倒風險


  • 浴室裝扶手、防滑墊,減少浴室跌倒的風險。
  • 整理地面,移除會絆倒的地毯或雜物。
  • 夜間開小夜燈,確保父母半夜起床時能看清周圍環境。


5. 注意他們的用藥


  • 一些降壓藥、鎮靜劑或利尿劑可能導致頭暈、低血壓,增加跌倒風險。
  • 了解父母的用藥情況,與醫生討論是否可以調整劑量或更換藥物。


結語:從一雙腳開始,守住生活的尊嚴


我們習慣詢問父母:「最近有沒有哪裡不舒服?」「血壓還好嗎?」但很少人會問:「你的腳最近還走得穩嗎?」


衰老不是一瞬間發生的,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跌倒往往是這個過程中最致命的轉折點。與其等到父母跌倒後才後悔,不如現在就開始關心他們的腳。


當你下一次回家,不妨蹲下來,帶著敬意去端詳父母的這雙腳,正默默承受著歲月的重量,也承載著他們生活的自由與尊嚴。


這個舉動,或許會比一聲問候、一次血壓量測,更能守住他們晚年的安全與體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rank的沙龍
7會員
44內容數
☆ 探索情緒的知識設計師 ☆ 長期照護的關懷者 ☆ 微習慣教練
Fran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本文探討如何提升長輩生活品質,避免以「風險最小化」為導向的照顧方式剝奪他們的自主感。文章提出「內在動機」理論,強調自主感、勝任感和歸屬感的重要性,並以「小忠誠」的概念闡述長輩願意投入的動力來源。最後呼籲以陪伴和支持取代操控,協助長輩找回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Thumbnail
2025/04/20
本文探討如何提升長輩生活品質,避免以「風險最小化」為導向的照顧方式剝奪他們的自主感。文章提出「內在動機」理論,強調自主感、勝任感和歸屬感的重要性,並以「小忠誠」的概念闡述長輩願意投入的動力來源。最後呼籲以陪伴和支持取代操控,協助長輩找回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Thumbnail
2025/02/19
接到一通來自長輩的憤怒電話,事件源於長照服務的安排,卻演變成一場母女衝突的風暴。文章探討如何透過「順勢而為」、「覺察執念」、「理解因果」三個層次,學習在生活中應用智慧,而非單純追求頓悟,而是持續練習,從容面對人生挑戰。
Thumbnail
2025/02/19
接到一通來自長輩的憤怒電話,事件源於長照服務的安排,卻演變成一場母女衝突的風暴。文章探討如何透過「順勢而為」、「覺察執念」、「理解因果」三個層次,學習在生活中應用智慧,而非單純追求頓悟,而是持續練習,從容面對人生挑戰。
Thumbnail
2025/01/26
居家督導員分享案例,探討長照服務中因偏見與誤解導致居服員與被照顧家庭產生摩擦的困境,並提出化解之道,強調理解與溝通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1/26
居家督導員分享案例,探討長照服務中因偏見與誤解導致居服員與被照顧家庭產生摩擦的困境,並提出化解之道,強調理解與溝通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關於爸爸,小時候仰望著的男人,現在的老爸。看著自己和他逐漸老去,身為子女,我們都在學習,爸爸的老;從中試著接納生命的有限,帶著些許失落漸漸體驗有限延伸出的人生新角色與心境。
Thumbnail
關於爸爸,小時候仰望著的男人,現在的老爸。看著自己和他逐漸老去,身為子女,我們都在學習,爸爸的老;從中試著接納生命的有限,帶著些許失落漸漸體驗有限延伸出的人生新角色與心境。
Thumbnail
那一天,四位女兒和經常被念的老婆一同擔憂地「念著老父親」,因為他不聽話,不乖乖吃藥,也不使用扶助椅,導致雙腳浮腫,讓大家十分擔心。 平時是家中的權威,卻在這刻一臉無奈,不發一語,只是在吃飯時說「你們先吃,我還不餓」,獨自在客廳看電視。平常他重視家人共進晚餐,卻在這刻有些無奈。 我提前結束
Thumbnail
那一天,四位女兒和經常被念的老婆一同擔憂地「念著老父親」,因為他不聽話,不乖乖吃藥,也不使用扶助椅,導致雙腳浮腫,讓大家十分擔心。 平時是家中的權威,卻在這刻一臉無奈,不發一語,只是在吃飯時說「你們先吃,我還不餓」,獨自在客廳看電視。平常他重視家人共進晚餐,卻在這刻有些無奈。 我提前結束
Thumbnail
我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的生活當中,媽媽從我五歲起就扶養著我長大,爸爸在我還沒進入幼稚園時期,就有好幾次入獄,在懵懂之中,我好像知道爸爸是一個社會人,又稱為「8 + 9」,在爸爸還在的時候,媽媽從未打過我,爸爸是一個情緒沒有很穩定的大人,也是我最討厭的大人。 從爸爸身上看見兩雙腿都是刺青,我想那是
Thumbnail
我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的生活當中,媽媽從我五歲起就扶養著我長大,爸爸在我還沒進入幼稚園時期,就有好幾次入獄,在懵懂之中,我好像知道爸爸是一個社會人,又稱為「8 + 9」,在爸爸還在的時候,媽媽從未打過我,爸爸是一個情緒沒有很穩定的大人,也是我最討厭的大人。 從爸爸身上看見兩雙腿都是刺青,我想那是
Thumbnail
爸媽移居到都會區之後 偶爾 我還是會開啟家中的監視器 不像往常 傍晚的時間可能有一兩輛摩托車 停在門口 當然我搜尋的還是爸媽的身影 爸媽80歲以後 我回娘家的機會比以前更頻繁 過去一個月可能只有一次 他們80後 我經常是一週兩次,甚至三次 我想他們需要有人陪伴 雖然
Thumbnail
爸媽移居到都會區之後 偶爾 我還是會開啟家中的監視器 不像往常 傍晚的時間可能有一兩輛摩托車 停在門口 當然我搜尋的還是爸媽的身影 爸媽80歲以後 我回娘家的機會比以前更頻繁 過去一個月可能只有一次 他們80後 我經常是一週兩次,甚至三次 我想他們需要有人陪伴 雖然
Thumbnail
回憶在母親生病時的心情及手足之間的親情和支持。這種親情的溫暖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顯得尤為珍貴。
Thumbnail
回憶在母親生病時的心情及手足之間的親情和支持。這種親情的溫暖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顯得尤為珍貴。
Thumbnail
回憶在母親生病時的心情及手足之間的親情和支持。這種親情的溫暖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顯得尤為珍貴。
Thumbnail
回憶在母親生病時的心情及手足之間的親情和支持。這種親情的溫暖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顯得尤為珍貴。
Thumbnail
有一天朋友跟我聊爸媽年紀到且開始老化 有天他回家吃飯發現媽媽煮菜時變得脾氣不好就跟媽媽說不要煮了去外面吃 但是媽媽說食材都買好了只是早上沒睡好,漸漸他觀察爸媽的頭髮已經都半白 也最近聽到媽媽說腰酸背痛才去醫院做檢查回來 他說回想這半年爸媽都是膝蓋及肌力的問題 她跟媽媽說以後晚餐請人送餐來,
Thumbnail
有一天朋友跟我聊爸媽年紀到且開始老化 有天他回家吃飯發現媽媽煮菜時變得脾氣不好就跟媽媽說不要煮了去外面吃 但是媽媽說食材都買好了只是早上沒睡好,漸漸他觀察爸媽的頭髮已經都半白 也最近聽到媽媽說腰酸背痛才去醫院做檢查回來 他說回想這半年爸媽都是膝蓋及肌力的問題 她跟媽媽說以後晚餐請人送餐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