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條旗下〔六〕撤軍之後–見證台美關係AI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斷交之夜:台北的震盪與怒火

1978年12月15日深夜,冬夜裡的台北一片靜寂。然而,一通急電劃破黑夜。時任新聞局副局長宋楚瑜匆匆趕到七海官邸來,親自敲醒還在睡夢中的總統蔣經國。神情凝重的向他報告:「北京和華府,馬上就要宣布建交。」

蔣經國沉默片刻,眉頭緊鎖。沒多久,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安克志也驅車急馳官邸求見,時間是凌晨三點。他帶來更沉重的消息——卡特政府決定,自1979年元旦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並與中華民國斷交。

12月16日上午九時,美國政府正式對外宣布。消息迅速傳開,台灣街頭掀起驚濤駭浪,失望、憤怒、不安的情緒如野火般蔓延。十多萬字難以形容的憤怒化為實際行動。

美國副國務卿克里斯多福(Warren M. Christopher)於12月27日抵台說明政策。他剛踏出機場便遭到憤怒的民眾包圍。雞蛋、石塊從人群中拋出,砸向座車,其中一顆直接擊中克里斯多福的眉骨,鮮血瞬間滲出。他倉皇鑽入車內,車隊疾駛而去,直奔圓山美軍俱樂部,避開暴怒的人潮。

位於北門的美國大使館更是被抗議群眾包圍,一度有人試圖翻越圍牆升起中華民國國旗。這場風波,被視為自1957年「劉自然事件」以來,最嚴重的反美抗議之一。

1978年12月29日,大專熱血青年,以無言的靜坐,在外交部附近表示他們對卡特背信的抗議心聲。(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姚琢奇攝)

1978年12月29日,大專熱血青年,以無言的靜坐,在外交部附近表示他們對卡特背信的抗議心聲。(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姚琢奇攝)


劉自然事件中,遭憤怒民眾破壞的北門美國大使館

劉自然事件中,遭憤怒民眾破壞的北門美國大使館


美台關係的非官方橋樑
1979年2月28日,位在北門的美國大使館閉館,這棟建築後來被拆除,原地蓋了國稅局;中山北路二段的大使官邸也人去樓空,現在成為「光點台北」電影館。同年4月30日,美軍最後一批部隊撤離台灣,隨後,美軍顧問團團本部換上新招牌-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簡稱AIT),成為非正式的準外交機構。


1979年4月10日,美國國會通過了《台灣關係法》由卡特總統代表簽署,並成立美國在台協會,讓台灣可以持續與美國保持外交聯繫。前美國大使查爾斯·克羅斯(Charles Cross)被任命為美國在台協會第一任理事長。

1980年代起,AIT信義路辦公室便負起處理美國簽證申請、領事服務、文化交流等多項職責。

美國在台協會AIT,原美軍顧問團團本部(圖片來源:聯合報)

美國在台協會AIT,原美軍顧問團團本部(圖片來源:聯合報)

美軍顧問團撤離後,正門也換上美國在台協會AIT的招牌(圖片來源:AIT官網)

美軍顧問團撤離後,正門也換上美國在台協會AIT的招牌(圖片來源:AIT官網)


一扇通往世界的門
台美關係的遽變,引發了一波移民潮。1970年代,民間流行一句順口溜:「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許多大學畢業生懷抱「美國夢」遠赴重洋。位於信義路上的 AIT 辦公室,成為許多台灣人心中的一扇門,通往美國、也通往世界。

每天清晨,信義路上的 AIT 外總是大排長龍,成為一道特殊的風景。附近的照相館、羽絨服店也因此生意興隆,因為人們總說:「美國很冷」,得先準備一件厚外套再上路。

但當年申請美簽並不容易。申請者需提出銀行存款、土地房產、繳稅單、在職證明等財力資料,還要通過中英文面談。由於美國政府擔心有人假借留學之名「跳機」,所以面試會問得相當細。

Luise Teng 回憶:「1980年左右要取得美簽真難,一大早,在台協會門外黑壓壓排滿人。Thank you GOD!我帶著兩個孩子去簽證,竟然通過了。走出來時,還能讓‘隊龍’沿途對我比大拇指、拍手鼓掌!」

Roberto Hu 說:「簽證官代表國家,拒給簽證不需附任何理由。早年 AIT 櫃台後面有許多年輕官員,還有不少黑人,硬是操控你的生殺大權。台灣人來申請簽證,不論是億萬富翁還是販夫走卒,都一樣平等。」

James Wang 提到:「1984年我去信義路辦商務簽證,我是美國在台分公司的員工,一次出差就給我五年簽證;沒想到學生簽證卻這麼難搞!」

章正宜也說:「觀光簽證同樣困難,尤其是單身女性。只有存款,卻沒有公司證明,根本不可能過關。」

Bob Sung補充:「當年去AIT面試時,他們最喜歡了解你在美國的親屬背景。他們最怕的,就是你不會回台灣!」

已定居美國的Hsin Houston LH則分享:「我申請過三次美國觀光簽證。那時我太太已是美國永久居民,後來也成了公民,卻始終不願幫我辦身份。最後我們一起辭職、攜子赴美,才終於打開另一條路。」

1970年代在信義路三段AIT前方排隊等待申請美國簽證的人潮(圖片來源:聯合報)

1970年代在信義路三段AIT前方排隊等待申請美國簽證的人潮(圖片來源:聯合報)


信義路三段AIT前方排隊人潮(圖片來源:網路)

信義路三段AIT前方排隊人潮(圖片來源:網路)


信義路三段至今仍聚集許多羽絨服與戶外用品店。

信義路三段至今仍聚集許多羽絨服與戶外用品店。


美國公民投票服務與台美交流歷史
美國在台協會(AIT)不僅辦理簽證業務,還曾作為美國公民在台投票的場所。​每逢美國大選,AIT都會協助在台美國公民辦理選民登記,並提供通訊投票服務,以確保他們行使投票權。​例如,2017年AIT曾提醒在台美國公民登記參與當年的選舉。 ​

此外,AIT還舉辦各種活動,促進台美之間的交流與合作。​2013年,停滯多年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對話在此恢復,讓台灣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穩住腳步。
​2015年,台美科技合作協議的續簽,促進了環境、醫療、太空技術等領域的合作。​這座建築見證了台美間持續深化的交流與合作。

美國在台協會AIT 曾做為美國公民登記投票所。(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美國在台協會AIT 曾做為美國公民登記投票所。(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美國在台協會AIT 曾做為美國公民登記投票所。(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美國在台協會AIT 曾做為美國公民登記投票所。(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多元聲音管道
作為美國政策的象徵,AIT在軍事、經貿與國際議題上,長期影響台灣內部輿論。無論是對軍售的分歧,或是對美國政策的期待與質疑,甚至是美牛進口等民生議題,AIT始終處於這些討論的核心,成為眾人集結抗議的據點,街頭行動劇的現場。

2003年,差事劇團在AIT前舉行行動劇,抗議美國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活動中,參與者扮演伊拉克婦女,向AIT丟擲裝有紅色顏料的水球,象徵反擊美國的行動。

2011年,台灣漁船「日春財68號」遭索馬利亞海盜劫持為母船,後來被美國軍艦擊沉,船長當場死亡。人權團體在美國在台協會門前抗議,要求美方道歉並給家屬交代,並演出行動劇表達不滿。

2012年3月16日,以台大大學新聞社為首的學生團體在AIT前抗議美國施壓台灣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高喊「美國賺美金,我吃瘦肉精」、「反美牛、反傾銷」學生準備焚燒自製的自由女神像,與警方發生衝突,兩名學生被帶回派出所。

從這些抗議事件反映出台美關係不僅止於政府互動,也牽動著台灣社會的多元聲音。

2006年10月28日,反軍購案民團在AIT前集結抗議。帶著盛產的香蕉,政府看到的是人民真正的需要(圖片來源:中央社)

2006年10月28日,反軍購案民團在AIT前集結抗議。帶著盛產的香蕉,政府看到的是人民真正的需要(圖片來源:中央社)


2003年民眾在AIT前舉牌抗議,反對美國出兵攻打伊拉克

2003年民眾在AIT前舉牌抗議,反對美國出兵攻打伊拉克


2003年反對伊拉克戰爭的街頭行動劇

2003年反對伊拉克戰爭的街頭行動劇


2012年2月18日,以台大新聞社為首的學生團體聚集AIT前抗議美國施壓台灣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圖片:社會主義行動網)

2012年2月18日,以台大新聞社為首的學生團體聚集AIT前抗議美國施壓台灣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圖片:社會主義行動網)

示威者沿途呼喊「反對美牛開放,拒絕出賣健康」的口號。隊伍抵達美國在臺協會(AIT)後,抗議群眾輪流站上肥皂箱表達自己反對美牛的立場,最後,將心中的憤怒寫在美國在臺協會(AIT)的牆上。(圖片:社會主義行動網)

示威者沿途呼喊「反對美牛開放,拒絕出賣健康」的口號。隊伍抵達美國在臺協會(AIT)後,抗議群眾輪流站上肥皂箱表達自己反對美牛的立場,最後,將心中的憤怒寫在美國在臺協會(AIT)的牆上。(圖片:社會主義行動網)


2013年勞動黨、勞動人權協會等左翼工運團體 4日上午前往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公室前抗議,表達對美軍重返亞太政策以及美國挑動亞洲情勢的不滿(@Newtalk新聞)

2013年勞動黨、勞動人權協會等左翼工運團體 4日上午前往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公室前抗議,表達對美軍重返亞太政策以及美國挑動亞洲情勢的不滿(@Newtalk新聞)


歷史熄燈‧新篇啟航
隨著美國在台協會(AIT)遷至內湖,信義路上的舊館正式熄燈,原址現為台北音樂圖書中心預定地。昔日民眾為美簽大排長龍的場景,已成歷史畫面。

2018年6月12日,AIT內湖新館啟用,美國國旗重新升起,並簽訂99年租約,象徵台美關係邁向新篇章。

從1950年代的美軍駐點,到1979年斷交的震撼,再到AIT作為雙邊非官方橋樑,這片土地不僅見證了台美關係的轉折,也映照出台灣人如何在局勢更迭中找路、前行。

美國在台協會AIT空照圖(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美國在台協會AIT空照圖(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現場筆記三】

美國在台協會AIT的建築物,不僅是外交機構的更迭,更是許多人充滿回憶的場所。簽證大樓的大門位在信義路三段上,早在2021年便已全面拆除,唯一剩下的是幾棵老榕樹,見證歲月的遷徙。
筆者帶大家重返美國在台協會AIT,跟著友人拍攝的現場照片,進行最後一次的巡禮,為這段歷史留下最後的註記。

★更多現場筆記【現場筆記一】【現場筆記二

美國在台協會AIT 簽證大樓舊照。(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美國在台協會AIT 簽證大樓舊照。(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美國在台協會AIT 簽證大樓舊照。(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美國在台協會AIT 簽證大樓舊照。(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美國在台協會AIT 簽證大樓舊照。(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美國在台協會AIT 簽證大樓舊照。(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美國在台協會AIT 簽證大樓舊照。(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美國在台協會AIT 簽證大樓舊照。(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美國在台協會AIT 簽證大樓舊照。(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美國在台協會AIT 簽證大樓舊照。(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美國在台協會AIT 簽證大樓舊照。(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美國在台協會AIT 簽證大樓舊照。(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美國在台協會AIT 簽證大樓內部。(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美國在台協會AIT 簽證大樓內部。(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信義路三段134巷美國在台協會AIT的側門(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信義路三段134巷美國在台協會AIT的側門(2021年。筆者友人提供)


AIT信義路辦公室現今是一片空地,預計規劃為台北市立音樂圖書館。(2025年。筆者拍攝)

AIT信義路辦公室現今是一片空地,預計規劃為台北市立音樂圖書館。(2025年。筆者拍攝)


AIT信義路辦公室現今是一片空地,留下幾棵老榕,見證歲月的遷徙。(2025年。筆者拍攝)

AIT信義路辦公室現今是一片空地,留下幾棵老榕,見證歲月的遷徙。(2025年。筆者拍攝)

◎參考資料:
1.Cold War in Taiwan
2.The CIA and the Cold War
3.《台灣的隱秘戰爭:美國情報機構與台灣的冷戰時期合作》
4.《美軍在台灣的軍事與情報行動》
5.History of the US Air Force in Taiwan
6.US Taiwan Defense Command
7.Taipei Air Station
8.美軍在臺灣 冷戰下的日常生活 1951 1979 .pdf
9.駐台美軍顧問團
10.臺灣:美國在臺協會(AIT)前的反美牛行動(視頻) - 社會主義行動
11.關鍵評論
12.美國在台協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5/04/07
謝謝妳做了好多功課,藉由這棟建築記錄了早年的台美關係。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7
Angela Chen 謝謝閱讀!也因為這棟建築,我終於理清了美援時代的脈絡,也想把這些故事分享給大家~
我那時辦觀光護照都要面試...長長的人龍阿~~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7
林燃(創作小說家) 很多被刁難是真的,懷疑賣淫也太沒品了吧...
原來信義路那邊的戶外用品店聚落是這個原因阿!有趣的淵源~~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7
跳鼠飛行日記 而且據說最開始是在台協會的面試官員,好心提醒來辦簽證的民眾說,美國很冷.... 想不到造就了附近的商機!
Claydee-avatar-img
2025/04/08
第一次知道羽絨服店是這樣來的!在聚會上遇到過簽證官,據說發出簽證之後持有者「跳機」的話,簽證官會收到通知哦,不會直接處罰或有「業績壓力」,但就是會讓發證的人知道,出錯啦!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8
Claydee 我真的有朋友在美國跳機,而且是女生,當年才20歲,在舊金山街頭幫人畫素寫賺錢。當年簽證官應該被扣薪水了....
avatar-img
Kiki Chen的沙龍
42會員
55內容數
Kiki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1928年,臺北帝大移川子之藏教授於十五分遺址發現「巴圖」石器,揭開泛太平洋文化交流序幕。隨著時代推移,遺址湮沒於塵埃。直到2006年,一袋石頭意外現身,塵封了近百年的歷史終於重見天日。
Thumbnail
2025/04/29
1928年,臺北帝大移川子之藏教授於十五分遺址發現「巴圖」石器,揭開泛太平洋文化交流序幕。隨著時代推移,遺址湮沒於塵埃。直到2006年,一袋石頭意外現身,塵封了近百年的歷史終於重見天日。
Thumbnail
2025/04/28
萬盛溪的流路經過多次都市變遷,雖已不如昔日明顯,但仍可在城市縫隙中尋得蹤跡。明渠、空地、公園、建築基地和佔用,是她的五種面貌——這條溪流在巷弄與建築之間,時而可見、時而隱沒,默默記錄著城市的變化與歲月的流動。
Thumbnail
2025/04/28
萬盛溪的流路經過多次都市變遷,雖已不如昔日明顯,但仍可在城市縫隙中尋得蹤跡。明渠、空地、公園、建築基地和佔用,是她的五種面貌——這條溪流在巷弄與建築之間,時而可見、時而隱沒,默默記錄著城市的變化與歲月的流動。
Thumbnail
2025/04/27
在過去,萬盛溪像是一條柔軟的生命脈絡,悠悠貫穿文山地區。群山環繞、資源豐饒,輕便車載著山中煤礦,鋪展出一段黑金歷史。然而隨著城市發展,溪流逐漸隱匿於地底,僅殘存在街邊排水溝或私宅院牆間,曾經的礦業記憶,也隨著時光淡去。
Thumbnail
2025/04/27
在過去,萬盛溪像是一條柔軟的生命脈絡,悠悠貫穿文山地區。群山環繞、資源豐饒,輕便車載著山中煤礦,鋪展出一段黑金歷史。然而隨著城市發展,溪流逐漸隱匿於地底,僅殘存在街邊排水溝或私宅院牆間,曾經的礦業記憶,也隨著時光淡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978年12月15日,美國駐華大使安克志(Leonard S. Unger)的一通電話,打破了台北的寧靜。他緊急前往七海官邸,在深夜拜訪蔣經國總統,傳達美國政府即將在幾個小時後與中共建交的決定。上午九時,美國正式宣布與台灣斷交,這消息如投了一顆震撼彈,在島內引發了強烈反應。 不滿情緒迅速蔓延..
Thumbnail
1978年12月15日,美國駐華大使安克志(Leonard S. Unger)的一通電話,打破了台北的寧靜。他緊急前往七海官邸,在深夜拜訪蔣經國總統,傳達美國政府即將在幾個小時後與中共建交的決定。上午九時,美國正式宣布與台灣斷交,這消息如投了一顆震撼彈,在島內引發了強烈反應。 不滿情緒迅速蔓延..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Thumbnail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Thumbnail
回顧近期國家斷交的事件,分析斷交對國家主權的影響,以及與外界交往的變化。40年前,斷交引發憤慨,而今反應平靜;針對在輝哥任內與我們斷交的國家,進行深入分析。此外,文章還回顧了李登輝時期及戰後國民黨政府的外交政策,並對不同時期斷交的原因進行觀察。
Thumbnail
回顧近期國家斷交的事件,分析斷交對國家主權的影響,以及與外界交往的變化。40年前,斷交引發憤慨,而今反應平靜;針對在輝哥任內與我們斷交的國家,進行深入分析。此外,文章還回顧了李登輝時期及戰後國民黨政府的外交政策,並對不同時期斷交的原因進行觀察。
Thumbnail
2023年1月13日我國完成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兩天後 (15日)諾魯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新建立外交關係,很明顯是中共在台灣大選後的政治施壓。2016年至今,已有10個國家與我國斷交,有一個疑問,若有一天台灣邦交國歸零會有什麼影響?
Thumbnail
2023年1月13日我國完成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兩天後 (15日)諾魯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新建立外交關係,很明顯是中共在台灣大選後的政治施壓。2016年至今,已有10個國家與我國斷交,有一個疑問,若有一天台灣邦交國歸零會有什麼影響?
Thumbnail
2005/01/07 此次美國堅持以武力為伊拉克「解除武裝」,現在更不惜將聯合國比喻為軟弱的國際聯盟,準備將這礙眼的包袱丟到一邊。而北京這個曾經大力鼓吹「國家要解放、民族要獨立、人民要革命」,「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第三世界代言人竟然出奇冷靜,與老布希攻伊時期相比,頗有再度結交其子小布希之意。
Thumbnail
2005/01/07 此次美國堅持以武力為伊拉克「解除武裝」,現在更不惜將聯合國比喻為軟弱的國際聯盟,準備將這礙眼的包袱丟到一邊。而北京這個曾經大力鼓吹「國家要解放、民族要獨立、人民要革命」,「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第三世界代言人竟然出奇冷靜,與老布希攻伊時期相比,頗有再度結交其子小布希之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