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說過:『一生中,會有許多人會在你的生命裡短暫停留,但真正能懂你的,往往只有靈魂伴侶或知己。』
蘇云輕輕闔上書,細細咀嚼著剛剛讀到的句子——
「幾乎所有的愛情,都源自寂寞。因為一個人太孤單,才想要找另一個人來相愛。」
她沉思片刻,得出了屬於自己的結論:「再寂寞,若遇上不懂自己的人,那比孤單更讓人痛苦。」
為什麼蘇云會有這樣的感悟?
幾個月前,她結束了一段僅維持半年的戀情。
為何如此短暫?因為他不懂她,總是一再觸碰她的底線。
最初,他們因彼此身上那份對方所欠缺的特質而相互吸引。
然而,當熱戀的光環漸漸褪去,這些差異卻成了彼此間矛盾的根源。
她開始覺得,他無法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而她,也始終無法真正走進他的內心。
這一切的轉折點,始於他為了準備公司內部的考核。
他投入近一個月的時間準備面試和作品,幾乎與外界隔絕——更準確地說,是與她隔絕。
蘇云明白這對他意義重大,於是體貼地說:「你好好準備,等考完後我們再一起慶祝。」
然而,那整整一個月,他們未曾見面。
她主動發訊息關心他的近況,他卻屢次已讀不回。
她內心隱隱不安,一遍遍安慰自己:「他只是太忙了。」
但隨著日子一天天流逝,那不安的聲音卻愈發清晰:
「如果是真正的伴侶,他會不會至少想和我分享他的壓力與進展?」
「還是說,他根本不願意和我交流?又或者,在這段關係裡,我只是個可有可無的影子?」
這些念頭如藤蔓般纏繞著她,每個深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她漸漸明白,自己渴望的不只是戀愛中的陪伴,而是心靈深處的共鳴。
直到某天,手機螢幕亮起——
「叮——」
他傳來訊息:「我考完了!我們約個時間慶祝吧!」
看到這句話,蘇云卻未感到期待,反而心頭湧上一絲淡淡的失落。
她忽然醒悟,他們之間的情感早已出現裂痕——不是因為忙碌,而是他們從未真正懂得彼此的需求。
於是,她回覆:「最近有點忙,下個月再約吧。」
他輕描淡寫地答:「哦,也好,那就下個月再說。」
那一刻,蘇云徹底明白,自己的內心渴求的是一個能在精神上與她對話的伴侶——無論多忙,對方仍會努力與她的心靈相連。而他們,不過是人生中短暫交會的過客。
這一刻,她終於釋然。
再寂寞,遇上不懂自己的人,這比寂寞更折磨人—
你們與靈魂伴侶或是知己,是如何認識的呢?他們是怎麼樣的人呢?
歡迎留言分享給我,或是分享你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