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今天是新生報到日,抬頭挺胸走進教室大聲的向同學問好。或許同學們還不習慣,回答的聲音很小聲,但仍不失我的興奮之情。把學校指示要做的工作完成後,開始進行常態編班所需的基本檢測,這時的我也沒有閒著。
把孩子的名字和本人對起來,觀察每一個小孩的臉色、儀態、字跡、寫考卷習慣、定性、耐力,下課時和同學聊聊,觀察孩子的談吐、講話習慣、應退進退等,七年級新生是孩子品格塑型的重要階段,也是習慣態度養成最好的時機,今天的第一步,開始了班上孩子教養薄的開端,我一直都知道,認識孩子愈多,對孩子的幫助就會愈大。
等待國文測驗的時間,一個身材壯碩的孩子一直在貶眼睛,我請他到講台上來,孩子站起來後,快速的往前跑,直接往講桌撞了過來,坐在講桌後面的我扶住了桌子,桌子沒倒,我的手被撞的好痛。請孩子站好,而我了坐下來,要孩子再來一次,慢慢走,孩子學了三次才完成我指定的動作。請孩子回去,孩子頭一轉就想跑,我告訴孩子,您忘了什麼?連續做了四次之後,旁邊的孩子提醒他:要說謝謝老師,孩子完成指令就回坐了。接著我面向所有的孩子說:從現在開始,您們就是我的孩子,不管您是100分還是60分,任何的挑戰,我都會堅持對您們的愛。
測驗開始了,剛剛那位身材壯碩的孩子開始自言自語,又好像在哼歌。我抬頭看著孩子說:不可以。孩子馬上就停止了,而且在測驗期間內沒有再犯。由這個情境可以說明,只要用對方法,所有的孩子都是可以被引導的。
放學之前,我要班上孩子留下來,為孩子留下第一張班級的團體照,結束之後,我請孩子排隊,每一個孩子都要被我抱過之後才可以離開,雖然大部份的孩子都很害羞,但還是勉為其難的來個愛的抱抱,當然還有一些漏網之魚,孩子跟我玩起捉迷藏的遊戲,我追不到學生,最後只抱了九個孩子。送孩子離開教室,和陪同孩子的家長聊了一下,當時講了很多自己的期許,也開始擔起導師的責任。
明日聚焦:親師生合作,讓教室成為最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