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是一部於1937年上映的傳統手繪電影,由華特·迪士尼製作,雷電華電影發行。改編自格林兄弟1812年的德國童話《白雪公主》。為迪士尼首部動畫,也是首部賽璐珞技術動畫長片。敘述一名公主為躲避皇后的追殺,逃離到未知的森林,進而與眾多人事物邂逅並最後完成自己願望的故事。
作為曾是我孤寂童年裡的心靈綠洲之一,心中的地位到現在仍非同小可,如今只想於此篇分享我對原作的「愛」和提出些個人對劇情改編上的一些想法做延伸。對於電影只特別注重裡頭的「劇情編排」與帶給人們的「感動」和「意義」。
以下的內容純粹是自己個人見解、想像和詮釋,僅供參考。當然也歡迎各位在下方留言補充,「憶」起分享作品給予你們的「感動」與「想像」。
手繪細膩風格所融入的特殊感情
傳統手繪動畫雖然在製作上花費時間都特別高又費時,可光看裡頭諸多的美麗景色、人物生動表現和建築物各個細節上都非常講究。例如開頭的動人配樂、故事開始時所搭配的精緻童話書本以及小矮人演奏時的樂器等。
這部動畫在在都表現出了迪士尼對此部所下的心血與用心程度非同小可,最有印象的絕對是小矮人的小木屋與代表皇后那邪惡表現的陰暗場景。但相信最讓人有童年陰影的,絕對是公主進入漆黑森林與皇后化身老婆婆的兩個橋段。兩者的共同點都充分帶出詭異寫實的恐怖氛圍,十足的想要將人物所感受到的「恐懼」與「駭人」等情緒表現帶給觀眾,非常厲害且用心的給予人深刻印象。
不論生活多辛苦也不忘保有熱情與希望
因皇后對美貌的忌妒心而讓公主過上灰姑娘般的打雜做工日子,但好在反倒練就了對於過生活要保有堅強、辛勤工作、親切待人與熱情希望等美好特質。這說明了為何公主踏上未知的漆黑森林,依舊更能與萬物森林夥伴和平共處、分工合作與熱於助人等的努力過生活。一般人通常過慣自己熟悉的環境,突然要為某些原因而不得不往自己未知的環境邁進時,多少是會惶恐不安,深怕遇到不熟悉的、甚至可能會傷害自己的人事物等而止步不前。
此片的戀愛橋段換到現代社會是不切實際,可如果考量當時公主14歲的年紀,差不多是到了青少年情竇初開的時候,非常符合。但換個角度看,會不會也是鼓勵我們對人生要抱有「希望」的可貴精神呢?就像公主於水井邊許願,渴望哪天能遇到心儀的人並將她帶離辛苦的打雜生活。似乎是暗示不論生活多辛苦,都期盼有天能遇到自己轉機的一天。就是試圖將心中的某個希望化作強烈的「願望」促使人生能持續過下去的推進力。
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
務實態度與工作腳踏實地的精神
爬過第七座寶石山,渡過第七個瀑布旁,在七個小矮人的屋子裡,住著最美麗的白雪公主。
以前曾閱讀到「七」這個數字在西方是富有諸多文化色彩的,因此聯想到會不會與七個矮人身上的特徵命名有關:萬事通、害羞鬼、瞌睡蟲、鼻涕精、開心果、糊塗蛋和愛生氣。還有他們的生活環境,聯想到是否原本為同一個人,就好像山中精靈刻意將身上特徵分裂出七種,成為森林裡的守護者與管理者;而動物的印象比較令人聯想到是人民,當電影某個橋段看到矮人與動物們聯手追趕皇后時,那表現就好像是試圖要推翻皇后長期以來對人民的壓榨。
動畫裡動物們的打掃場景和礦場的工作環境給人的印象有著勞動、分工合作與團隊默契培養的重要性,透過動畫表現讓人們認識對待工作要抱有務實、腳踏實地與刻苦耐勞的精神,用心對待自己的工作與人生。
Dig-A-Dig Dig / Heigh-Ho
皇后的容貌焦慮也伴隨自卑感?
每天皇后都對著魔鏡問:「牆上的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要魔鏡回答:「妳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白雪這才可免去皇后對她的忌妒和怨恨。
在動畫所呈現的皇后形象位高權重,整體富有氣勢且美麗,但似乎極度被容貌焦慮所困擾,擔心日漸長大的公主會成為威脅。雖然動畫對皇后這個角色刻畫並不飽滿,無從得知為何執著於當最美女性的原因,只能從一些動畫橋段思索蛛絲馬跡。
像是開頭皇后的行為舉止與華服穿著,令人感覺她十分渴望被人們所關注,以及握緊著手中的權力,要求事情與計劃能夠如她的腳本運行,比較不太能接受有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而作為回答問題的「魔鏡」就像是渴望被認同、被關注以及聽到意料中的話語等等的「借鏡」。藉由「魔鏡」似乎間接投射出皇后內心的聲音,也就是「自卑感」或許她的內心早就有預感公主的魅力會超過她,故才會天天詢問魔鏡以求心安。同時在外刻意用著強勢的外觀,來掩飾內在脆弱的自己。
皇后使用巫術害人的橋段,試著想像換作故事是發生在現代社會,假如皇后不會魔法巫術,只是個太過在乎外界眼光的普通女性,那當她想方設法下毒害人(失去青春)抑或是經常對待他人很刻薄(受到眾人的團結反撲)通常得到的皆是巨額又殘酷的代價回報給自己。
結尾
隨著這部動畫的成功,才會有如今的迪士尼王國,不論評論好壞,也要保有對1937年版本的尊重,同時也表達對迪士尼創辦人以及眾多團隊元老的尊重。對我們來說,難道有天不會好奇這部動畫的創作初衷是抱有什麼樣的理念嗎?又或者想要傳達給我們的又是什麼呢?雖然我家人曾經說過迪士尼的作品大多不切實際,但後來我想過迪士尼創辦人,創作作品除了給予孩童美好回憶、豐富想像力和創意外,會不會也是給予曾同樣是孩子的成年人觀看的呢?像是試著在作品裡找些美好特質與看不見的巧思等。
藉由再度認識這部作品,使我進一步的認識自己當初為何會被此部動畫給吸引,並對片中的一些詮釋表現有更多認識。如今即使白雪公主的題材被改編無數風格與面貌,甚至包括未改編,最初原版顫慄故事,反而能讓我更多面向、多角度的去認識動畫背後的魅力。對現代人是有助於看事物的角度會變得更廣闊!
The Silly Song(動畫版)
The Silly Song(電影原聲帶)
所有影片來源: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