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為了發文而活,我才學會真正地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無名小站」的年代?(哎啊,不小心透露年紀了)

那個年代的網路並不發達,要發表文章,通常是回到家後,或是夜深人靜時,才能好好地整理照片、梳理思緒,接著將把想分享的事物表達出去。而寫完文章後,也只能關上電腦,靜靜的等待他人回饋。

是的,產出文字與獲得回饋都不即時,卻很有份量。

後來的日子——也就是此刻的世界,隨時與世界聯繫已不再是問題。

儘管科技發展並不是壞事,但我卻無意間沉溺於它的缺點之中,而不自覺。

刻意讓生活看起來有「內容」,只是越活越苟活

某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滑著 IG 限時動態,螢幕畫面上,滿是朋友們豐富的生活。有人去海島度假、有人在高級餐廳吃晚餐、有人分享最新買的名牌包。

而我呢?

我躺在床上,手指無意識地滑動,時間就這樣流逝,而我卻花了好幾個小時。

老實說,這不是第一次有這種感覺。

長期以來,我的生活似乎被這些限時動態綁架了,每天醒來第一件事是打開 IG,「關心」大家昨晚發了什麼;吃飯時滑手機,瀏覽別人的精彩瞬間;甚至連出門時,也會刻意拍點照片,好讓自己有「內容」可以發佈。

漸漸地,我發現自己不是真的在享受生活,而是在為了「發限動」而活。

我做了一個決定

於是,我做了一個決定——暫時遠離 IG,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

  • 心理上的變化:不再被比較與 FOMO(錯失恐懼症)影響
    剛開始不滑 IG 時,內心有點不安,總覺得少了什麼。但幾天過去後,我意識到,其實我並沒有「錯過」任何真正重要的事情。我不再花時間比較別人的生活,反而更能專注在自己的情緒與感受上。
  • 時間上的改變:多出來的時間,讓我做更多真正喜歡的事情
    以前,滑 IG 一晃就是一兩個小時,現在這些時間被釋放出來了。我開始讀書、運動、寫作,甚至回頭做了很多以前想做卻總說「沒時間」的事情。這才發現,原來時間一直都在,只是被手機偷走了。
  • 人際關係的轉變:專注與身邊人的實際互動
    以前吃飯時,總會忍不住拍照、標記地點、上傳 IG,等著朋友來按讚。但現在,我更珍惜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光。沒有拍照、沒有限動,只有專心聊天,這樣的交流反而更有溫度。

如何成功遠離社群媒體?

我知道,說要「戒掉 IG」很簡單,但做起來並不容易。所以,這裡分享幾個我實際執行的方法,希望能幫助想嘗試的人。

  • 設定使用界線:例如「白天不看社群,晚上才檢查一次」,或「週末完全不碰 IG」,這樣可以慢慢減少依賴。
  • 刪除或隱藏 APP:我一開始直接把APP 移到資料夾深處,後來甚至暫時刪除,讓自己減少無意識點開的機會。
  • 找到替代活動:滑手機變成了一種習慣,所以當空閒時,我刻意安排其他事情來填補,例如運動、閱讀、寫日記,或是去咖啡廳放空,讓生活變得更豐富。
  • 關注內在感受:遠離社群的過程中,我開始記錄自己的心情變化,寫下一週後的感受,發現自己其實更輕鬆、更自在。

遠離 IG,讓我真正活在當下

過去,我總是透過 IG 來定義自己的生活,仿佛發了限動,這一刻才算「被記錄」。但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生活的價值,不是來自於社群媒體上的展示,而是你親身體驗的當下。

如果你也覺得自己花太多時間在 IG 上,不妨試試看遠離一陣子,也許你會發現,一個更專注、更真實的自己。

而當你專注在當下的時候,你已經真正學會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只贏推推的沙龍
117會員
111內容數
💫在速食資訊橫行的時代,長文成了奢侈品,但我依然熱愛文字間的留白,以及標點符號裡的自由。
只贏推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去年五月,我帶著家人去京都旅行。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主動揪團帶家人出國,從訂機票、安排交通,到篩選餐廳,每一個環節,彷彿都握著一份真誠的心意,我想為這個家,留下一些溫柔而深刻的回憶。 但心裡,也免不了有些忐忑。 家人之間習慣各異、步調不同,我聽過太多「帶家人出遊結果翻臉」的故事。出發前,我
Thumbnail
2025/04/28
去年五月,我帶著家人去京都旅行。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主動揪團帶家人出國,從訂機票、安排交通,到篩選餐廳,每一個環節,彷彿都握著一份真誠的心意,我想為這個家,留下一些溫柔而深刻的回憶。 但心裡,也免不了有些忐忑。 家人之間習慣各異、步調不同,我聽過太多「帶家人出遊結果翻臉」的故事。出發前,我
Thumbnail
2025/04/25
有段時間,我總覺得自己很累,不是身體上那種忙碌疲倦,而是說不上來的「心累」。 工作上,對自己的表現總是不滿意;生活中,也經常懷疑自己;而最讓人洩氣的時刻,往往是在深夜滑著社群,看著別人分享光鮮亮麗的片段。明知道那只是人生的高光時刻,卻還是不由自主地覺得:為什麼只有我過得如此平凡?
2025/04/25
有段時間,我總覺得自己很累,不是身體上那種忙碌疲倦,而是說不上來的「心累」。 工作上,對自己的表現總是不滿意;生活中,也經常懷疑自己;而最讓人洩氣的時刻,往往是在深夜滑著社群,看著別人分享光鮮亮麗的片段。明知道那只是人生的高光時刻,卻還是不由自主地覺得:為什麼只有我過得如此平凡?
2025/04/21
週末吃飯的時候,我媽一邊撥蝦一邊說:「你知道隔壁那個阿姨嗎?她最近憂鬱症發作,因為小孩離婚了。」根據我媽描述,那位平常神清氣爽的阿姨,整個人像洩了氣的氣球,彷彿女兒不是離婚,而是被世界淘汰。 我邊聽,邊啃著雞翅,一邊笑著問:「那如果我不結婚,妳會憂鬱嗎?」 媽媽想也沒想就說:「完全不會,我樂
Thumbnail
2025/04/21
週末吃飯的時候,我媽一邊撥蝦一邊說:「你知道隔壁那個阿姨嗎?她最近憂鬱症發作,因為小孩離婚了。」根據我媽描述,那位平常神清氣爽的阿姨,整個人像洩了氣的氣球,彷彿女兒不是離婚,而是被世界淘汰。 我邊聽,邊啃著雞翅,一邊笑著問:「那如果我不結婚,妳會憂鬱嗎?」 媽媽想也沒想就說:「完全不會,我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身處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即使享受諸多便利,偶爾還是會念念不忘過去的純樸生活。
Thumbnail
身處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即使享受諸多便利,偶爾還是會念念不忘過去的純樸生活。
Thumbnail
原來過去的20年,我根本沒在認真生活。
Thumbnail
原來過去的20年,我根本沒在認真生活。
Thumbnail
回顧二十多年前開始寫部落格時的情景,並談到了在這個追求自我的時代,找回初心的重要性。文章充滿對文字、影像的熱情,並表達了生活隨興的信念。
Thumbnail
回顧二十多年前開始寫部落格時的情景,並談到了在這個追求自我的時代,找回初心的重要性。文章充滿對文字、影像的熱情,並表達了生活隨興的信念。
Thumbnail
我要重拾我十五年前的興趣了,寫部落格。 十五年前的我,讀國小三年級,那時剛辦了自己的無名小站,也學會要課金每個月88元,成為銀色幸運草會員,因為這樣才有儲存空間上傳照片跟音樂,還有做自己的版面。 那是甚至還會自己做一些奇怪的GIF、文字簽名,每個月上傳我用小畫家與博客來購買的1200元繪圖板所畫
Thumbnail
我要重拾我十五年前的興趣了,寫部落格。 十五年前的我,讀國小三年級,那時剛辦了自己的無名小站,也學會要課金每個月88元,成為銀色幸運草會員,因為這樣才有儲存空間上傳照片跟音樂,還有做自己的版面。 那是甚至還會自己做一些奇怪的GIF、文字簽名,每個月上傳我用小畫家與博客來購買的1200元繪圖板所畫
Thumbnail
生命就在也分一秒每個瞬間的決策, 譜出了一段一段故事, 或長或短, 有悲有喜。 比例上來說,自己經歷許多電影+八點檔的情節,對於許多事情的感覺想法看法,常常會隱藏許多,算是保護殼吧!畢竟,多說一點自己的過去,很快的就可能傳遍你周遭的朋友親人,有人覺得對於人會有距離,或許
Thumbnail
生命就在也分一秒每個瞬間的決策, 譜出了一段一段故事, 或長或短, 有悲有喜。 比例上來說,自己經歷許多電影+八點檔的情節,對於許多事情的感覺想法看法,常常會隱藏許多,算是保護殼吧!畢竟,多說一點自己的過去,很快的就可能傳遍你周遭的朋友親人,有人覺得對於人會有距離,或許
Thumbnail
你曾經打開社群網站尋找那些曾經嗎?我想不起來我在哪個年紀後,再也不做這樣的搜尋!或者也是在那個瞬間,我就跨進了人生另一個階段:不讓「念舊」這件事,成為自己生命裡的覊絆!也不讓它成為一種矯情的緬懷!更是某種全然釋懷的「放下」(?)吧!
Thumbnail
你曾經打開社群網站尋找那些曾經嗎?我想不起來我在哪個年紀後,再也不做這樣的搜尋!或者也是在那個瞬間,我就跨進了人生另一個階段:不讓「念舊」這件事,成為自己生命裡的覊絆!也不讓它成為一種矯情的緬懷!更是某種全然釋懷的「放下」(?)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