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結婚和離婚,哪個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週末吃飯的時候,我媽一邊撥蝦一邊說:「你知道隔壁那個阿姨嗎?她最近憂鬱症發作,因為小孩離婚了。」根據我媽描述,那位平常神清氣爽的阿姨,整個人像洩了氣的氣球,彷彿女兒不是離婚,而是被世界淘汰。

我邊聽,邊啃著雞翅,一邊笑著問:「那如果我不結婚,妳會憂鬱嗎?」

媽媽想也沒想就說:「完全不會,我樂得輕鬆呢!」

然後,她補了一句:「不過,我跟那位阿姨講你們沒結婚的事,她聽完好像覺得沒那麼憂鬱了,可能她覺得不結婚比離婚更慘吧。」

我們一起笑了出來。

那種笑不是嘲笑誰,而是一種「人生原來可以這麼看」的釋然。同時也有點安慰,原來三十好幾還沒結婚的我,竟然也默默成為一種「療癒系社會現象」。

結婚、離婚、不婚,真的有「正確」答案嗎?

自從那次對話後,我開始意識到一個更深層的議題:我們對婚姻的期待,其實不只是個人選擇,而是世代的投射。對上一代而言,婚姻代表安穩、體面、成功;對這一代來說,婚姻有時反而成為一種束縛、一場博弈。

當我們把「成家」視為人生必經的階段,就會自動把「未婚」與「失敗」劃上等號,把「離婚」當成破格出局。

然而,很多時候,婚姻更像是一種理所當然的進程。

年紀到了就該結婚,有了對象就該定下來,有了小孩就得忍耐。但當我們仔細看,有多少人在這樣的「應該」裡耗盡力氣?又有多少人,其實並不快樂,卻仍要努力維持那份看似完整的「圓滿」。

當然,我並沒有要否定婚姻的價值,畢竟,我沒結過婚,未來也可能會閃婚閃離(欸?),但重點從來不是「哪一種選擇比較好」,而是你做這個選擇,是出於真心,還是害怕不被認同?

幸福,不是只有一種模樣

人生不是交報告,也不是比賽馬拉松,它沒有明確的截止日、沒有固定的路線,更沒有誰在等你抵達終點。真正的旅程,從頭到尾只有你自己——你是唯一的參與者、也是唯一的評審。

什麼時候結婚、要不要結、能不能走一輩子,其實從來沒有正確答案。甚至,有些人一輩子不進入婚姻,也照樣能把日子過得豐盈踏實、溫柔有光。

這不是一種為不婚辯護的說法,而是我這幾年親身走來的體會。

我尚未進入婚姻,因此有許多時間和心力放在自己和家人身上。(當然,結婚後一樣可以做到)週末下廚給爸媽吃,陪他們散步聊天,規劃一年一度的家庭旅行。同時,我也有穩定的情感關係,能專注經營彼此的陪伴。

而這一切,不是因為婚姻給我們什麼制度保障,而是我們選擇用心地對待彼此。也或許正因為沒有被那張合約綁住,我反而更清楚——我的愛要給誰,我的時間與精力,該放在哪些值得的地方。

對我而言,這樣的親密感,不亞於任何一場盛大的婚禮;甚至,可能更自由、更深刻、更誠實。

真正的幸福,是你心裡知道:這是我真正的嚮往

我們一直被教育要成功,要有家庭、有小孩、有一張看起來很美的藍圖。但成功的定義,其實不該被他人決定。不結婚不是缺憾,離婚更不是失敗,重要的是:你過的是不是一條你心甘情願走的路。

如果有機會親自遇到那位阿姨,我想對他說,不婚和離婚都不慘,對我來說,如果不能好好和家人一起吃蝦子啃雞翅,才最慘。(等一下,不可能這個當結尾吧?)

願你我的人生,不靠形式撐場面,而是靠真心走下去。因為幸福快樂,它不是旁人眼中的圓滿,而是你內心的安定。是回到家那一刻的安心,是走在生活裡的那份踏實,是你不需要向誰交代,就能篤定地說:

「這樣的日子,我真心喜歡。」

avatar-img
只贏推推的沙龍
59會員
83內容數
白天冷靜,下班發瘋,喜歡在文字中分享我內心的自由。很開心透過網路與你交流,歡迎不吝嗇留言分享,在虛擬的世界裡開啟真心的對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牛-avatar-img
1 小時前
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只贏推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時候,我們以為改變來自於某個關鍵時刻,像是一個決定、一次機遇,或是一場讓人醍醐灌頂的對話。但真正帶來轉變的,往往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 每天重複的習慣,以及背後運作的系統。 你有多少次「立志要改變」,卻半途而廢? 新年願望寫滿了筆記本,結果一個月後連自己都忘了;健身卡辦好了,去沒幾次
最近,我重讀了《重啟人生》這本書,書中提到一個概念:「欲望跑步機(Hedonic Treadmill)」。所謂的欲望跑步機,指的是人們總是在追求更多的快樂與滿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滿足感的門檻會不斷提高,於是我們就只能再追逐下一個目標。 我們買了一樣新東西,初時的喜悅持續了幾天,但不久後,
小時候,我以為幸福是無憂無慮。 沒有煩惱、沒有痛苦,就像童話故事裡的結局——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長大後才發現,人生哪會有無憂無慮的時候? 工作、家庭、感情,甚至身體健康,都可能成為壓垮我們的重擔。當低潮來襲,過去以為的「幸福」像泡沫般瞬間崩塌,取而代之的是焦慮、是痛苦,甚至是對人生
有時候,我們以為改變來自於某個關鍵時刻,像是一個決定、一次機遇,或是一場讓人醍醐灌頂的對話。但真正帶來轉變的,往往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 每天重複的習慣,以及背後運作的系統。 你有多少次「立志要改變」,卻半途而廢? 新年願望寫滿了筆記本,結果一個月後連自己都忘了;健身卡辦好了,去沒幾次
最近,我重讀了《重啟人生》這本書,書中提到一個概念:「欲望跑步機(Hedonic Treadmill)」。所謂的欲望跑步機,指的是人們總是在追求更多的快樂與滿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滿足感的門檻會不斷提高,於是我們就只能再追逐下一個目標。 我們買了一樣新東西,初時的喜悅持續了幾天,但不久後,
小時候,我以為幸福是無憂無慮。 沒有煩惱、沒有痛苦,就像童話故事裡的結局——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長大後才發現,人生哪會有無憂無慮的時候? 工作、家庭、感情,甚至身體健康,都可能成為壓垮我們的重擔。當低潮來襲,過去以為的「幸福」像泡沫般瞬間崩塌,取而代之的是焦慮、是痛苦,甚至是對人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Thumbnail
「我不要嫁。」齊歡對著母親說道。 「齊歡,你都上班了一陣子了,要有男朋友,也該有了,你不要怪媽媽說實話,學生時代如果沒人追,就很難有人追,這年頭,我們要向有錢看齊,我是為你好,你嫁過去,肯定不吃虧。延安他已經有個兒子,你要嘛可以生,也可以不生,過著爽爽貴婦生活,為什麼不要?」齊母說著十分流暢
Thumbnail
「我看你這兩天很不乖,一點都不聽話,你到底怎麼搞的?」二哥罵著孩子。家美在旁默默不語,心想:「難得跟小孩相處,幹嘛口氣那麼兇,孩子們一起玩,免不了打打鬧鬧。
Thumbnail
今天下午下班後,在家裡畫畫,一邊和媽媽講電話,有幾天沒和媽媽通話了,聽媽媽分享她最近遇到的事情,也和她說說我最近的事情。媽媽說她遇到一個男生跟她搭訕,對方覺得跟媽媽很投緣,屢次打給媽媽,打到最後,媽媽問我該不該再接,我跟媽媽說,對方不是單身,要避嫌。
Thumbnail
最近看到ㄧ個影片,是一個很疼兒媳婦的婆婆和他兒子三人的日常。 影片是在說,因為兒媳婦失業,丈夫叫她去找工作,她卻覺得壞工作她看不上,好工作也不一定會要她,這讓她的婆婆及丈夫很不開心,但是還是什麼也沒說就去上班了,等到婆婆下班,抓兒媳婦與她一起做飯,兒媳婦當然說她不會,不過還是一起進了廚房,真正開始
Thumbnail
她們習慣用含糊不清的語氣,說一些只有彼此才聽得懂的話,將最慘痛的經歷用幽默和厭世的話語包裝成一部人生黑喜劇。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本文分享探討從父母婚姻中到母親本身的狀態,對於一個家庭、婚姻、關係經營、情感連結維繫的影響力
Thumbnail
  夫妻感情問題很複雜,尤其是有生孩子的狀況,在安頓好孩子往後生活前,不敢貿然離婚,只能先暫時分居。但這麼一來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便是拖到最後越來越難離婚,只能繼續憋著分居生活。但即便當事人沒有任何意見,身邊的長輩卻看不下去,先動手搶了孩子。   如果說父母其中一方(無論離婚與否)在未經同意之下把
Thumbnail
2021.2.22 這陣子除了媽媽在家、還沒回大陸工作的姐姐也同在一個屋簷下住著, 像個邊緣人般將自己與她倆的互動機會降到最低, 心裡知道對媽媽尚未釋放完的情緒該找個時間好好清理一下,卻似乎找不到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心情…就這樣累積了一兩個禮拜, 昨天媽媽不經意的一兩句話觸到了那個點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Thumbnail
「我不要嫁。」齊歡對著母親說道。 「齊歡,你都上班了一陣子了,要有男朋友,也該有了,你不要怪媽媽說實話,學生時代如果沒人追,就很難有人追,這年頭,我們要向有錢看齊,我是為你好,你嫁過去,肯定不吃虧。延安他已經有個兒子,你要嘛可以生,也可以不生,過著爽爽貴婦生活,為什麼不要?」齊母說著十分流暢
Thumbnail
「我看你這兩天很不乖,一點都不聽話,你到底怎麼搞的?」二哥罵著孩子。家美在旁默默不語,心想:「難得跟小孩相處,幹嘛口氣那麼兇,孩子們一起玩,免不了打打鬧鬧。
Thumbnail
今天下午下班後,在家裡畫畫,一邊和媽媽講電話,有幾天沒和媽媽通話了,聽媽媽分享她最近遇到的事情,也和她說說我最近的事情。媽媽說她遇到一個男生跟她搭訕,對方覺得跟媽媽很投緣,屢次打給媽媽,打到最後,媽媽問我該不該再接,我跟媽媽說,對方不是單身,要避嫌。
Thumbnail
最近看到ㄧ個影片,是一個很疼兒媳婦的婆婆和他兒子三人的日常。 影片是在說,因為兒媳婦失業,丈夫叫她去找工作,她卻覺得壞工作她看不上,好工作也不一定會要她,這讓她的婆婆及丈夫很不開心,但是還是什麼也沒說就去上班了,等到婆婆下班,抓兒媳婦與她一起做飯,兒媳婦當然說她不會,不過還是一起進了廚房,真正開始
Thumbnail
她們習慣用含糊不清的語氣,說一些只有彼此才聽得懂的話,將最慘痛的經歷用幽默和厭世的話語包裝成一部人生黑喜劇。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本文分享探討從父母婚姻中到母親本身的狀態,對於一個家庭、婚姻、關係經營、情感連結維繫的影響力
Thumbnail
  夫妻感情問題很複雜,尤其是有生孩子的狀況,在安頓好孩子往後生活前,不敢貿然離婚,只能先暫時分居。但這麼一來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便是拖到最後越來越難離婚,只能繼續憋著分居生活。但即便當事人沒有任何意見,身邊的長輩卻看不下去,先動手搶了孩子。   如果說父母其中一方(無論離婚與否)在未經同意之下把
Thumbnail
2021.2.22 這陣子除了媽媽在家、還沒回大陸工作的姐姐也同在一個屋簷下住著, 像個邊緣人般將自己與她倆的互動機會降到最低, 心裡知道對媽媽尚未釋放完的情緒該找個時間好好清理一下,卻似乎找不到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心情…就這樣累積了一兩個禮拜, 昨天媽媽不經意的一兩句話觸到了那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