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權比較容易判給媽媽?】離婚後,媽媽怎麼爭取監護權?法律標準與實務建議一次整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離婚過程中,監護權的歸屬往往是父母雙方最關心、也最容易爭執的核心問題。尤其是對許多全職媽媽來說,過去專心照顧孩子、犧牲職場發展,卻在爭取監護權時因為「經濟條件」而被視為劣勢,內心難免感到無助與焦慮。

那麼,**監護權是不是比較容易判給媽媽?經濟能力不強的媽媽還有機會嗎?法官判斷監護權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本篇文章將透過法律條文、判斷因素與實務經驗,為每一位媽媽提供爭取監護權的實用指南。


一、監護權會比較容易判給媽媽嗎?

很多人認為只要孩子年紀小、依賴母親,就會自然將監護權判給媽媽。但實務上,法官並不以「媽媽」或「爸爸」為唯一考量,而是以「子女最佳利益」為最高原則。

媽媽的確在某些情況下較具優勢,例如:

  • 幼兒尚在哺乳期,依賴性強
  • 父母離婚後由母親主要照顧
  • 子女與母親感情較深厚

但若媽媽本身沒有經濟來源、照顧能力不佳、生活環境不穩定,法院也可能轉判監護權給父親。因此,媽媽要爭取監護權,不能只靠性別或身份,而需全盤提升綜合條件。


二、法官判斷監護權的七大標準(民法第1055條之1)

法院在判斷監護權時,不會單靠一項條件決定,而是根據《民法》第1055條之1的七大因素,全面審酌父母雙方的條件:

  1. 子女年齡、性別、健康、人數
  2. 子女意願與人格發展需求
  3. 父母年齡、職業、品行、健康、經濟能力與生活狀況
  4. 父母對子女教養的態度與意願
  5. 父母與子女間(及與其他照顧者)的感情狀況
  6. 是否妨礙對方行使親權(如阻撓探視、教唆孩子仇視)
  7. 各族群的文化、傳統與家庭價值觀

📌 結論是:「子女最佳利益」才是最終依據,不論爸媽誰更有錢或誰是全職照顧者,都要回到孩子的實際需求來看。


三、全職媽媽怎麼提高監護權勝算?必看4點建議!

✅ 1. 穩定經濟來源是關鍵基礎

雖然法官不會只看收入高低,但經濟能力仍是照顧能力的一環。若媽媽過去長期在家,建議可以:

  • 爭取扶養費保障(離婚協議或法院判決)
  • 說明未來復工計畫(如已應徵職缺、有托育安排等)
  • 舉證娘家支持系統(如父母協助照顧)

✅ 2. 善用幼兒從母原則(適用3~6歲以下)

對於尚在發展期的幼兒,法院會斟酌「幼兒從母原則」,優先考慮與母親同住是否有利情緒穩定與心智發展,特別是:

  • 嬰幼兒仍需哺乳、親密依附期
  • 與媽媽生活習慣密切
  • 母親主要照顧者(primary caregiver)

📌 建議保留親子日常互動照片、接送紀錄、醫療或學校通聯記錄作為佐證。

✅ 3. 證明對孩子的投入與教養規劃

法官會重視「誰對孩子的成長規劃更周延」,媽媽可提出:

  • 教育規劃(如學區選擇、課後輔導)
  • 健康照顧紀錄(就醫陪伴、疫苗紀錄)
  • 與孩子感情互動紀錄(合照、影片、訊息截圖等)

✅ 4. 反證對方不適任(若有必要)

若對方有下列情況,也可作為媽媽爭取監護權的利器:

  • 家暴或酗酒、賭博、濫用藥物
  • 長期忽視照顧孩子
  • 經常出差、無法穩定陪伴

📌 準備好醫療紀錄、報案單、學校回饋等資料,有助法官釐清雙方條件差異。


四、先讓對方擁有監護權,之後再改判有可能嗎?

很多媽媽會想先協議讓孩子跟著對方住,等未來條件改善再爭取回監護權。但要注意,法院強調穩定照顧環境,若沒有重大變故(如虐待、疏忽、搬家導致無人照顧),法院不會輕易更動原有安排。

所以,如果真的有意爭取監護權,建議一開始就審慎評估,別輕易讓渡。


五、監護權調查怎麼做?法院會看什麼?

法院通常會委託社工或家庭調查官進行家庭訪視報告,內容包含:

  • ✅ 父母照顧能力(時間、精神狀況、理解孩子需求)
  • ✅ 經濟條件與居住環境
  • ✅ 孩子的意願(若有足夠年齡)
  • ✅ 支援系統(有無親人、保母等協助)
  • ✅ 教育與生活安排是否周延
  • ✅ 有無妨礙另一方行使親職的情形

六、結語|監護權,不是靠性別,而是靠準備

媽媽並非天生就有監護權優勢,也不是經濟弱勢就無法爭取監護權。


只要能展現出穩定的照顧能力、完善的生活與教育安排、與孩子深厚的親子連結,就有機會成功爭取到監護權。


若您正面臨離婚、監護權協議或法院訴訟,建議儘早諮詢專業律師,評估您在法律上的優勢與可行策略。


📌 點我看完整文章內容或預約免費法律諮詢

我們是由全台多位離婚家事律師一起合辦的離婚家事法律諮詢網,服務宗旨在於協助經歷離婚的民眾更容易理解家事法律相關的事務,進而更好的解決問題並且回饋於社會減少紛爭,降低興訟不浪費司法資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許多全職媽媽因專注照顧孩子,常常在經濟上處於弱勢狀態,這在爭取監護權時往往成為不利條件。雖然經濟並非爭取監護權的唯一因素,但在法院判斷時卻常被視為重要的攻防重點。本文將從法律條文、法院審查標準與實務建議三方面,告訴全職媽媽如何提升監護權勝算,以及離婚後如何讓監護權更符合「子女最佳利益」原則。 一
離婚後的生活不如預期?或是孩子在對方照顧下狀況堪憂,讓你想重新爭取監護權? 又或者你是目前的監護人,但因生活變動,考慮轉移監護權給另一方? 監護權轉移不只是家長之間的私下協議,更涉及法律程序、孩子的福祉與法院的審查標準。這篇文章就帶你一步步釐清: ✅ 監護權轉移的方式有哪些? ✅ 對
監護權不是一份獎勵,而是一種責任。有些父母在離婚後,因為現實壓力、經濟困難或親子疏離,可能萌生「我能不能放棄監護權?」的念頭。但在法律眼中,監護權不是說拋就能拋的,它牽涉到孩子的照顧權、扶養義務與法律責任。 那麼監護權到底能不能放棄?可以單方面取消嗎?流程怎麼走?你該準備哪些資料?這篇文章一次帶你
在面對離婚與爭取孩子監護權的過程中,家暴的事實是否會成為關鍵因素?會不會因為對方曾經家暴,孩子就一定不會判給他?還是家暴紀錄只是扣分而非致命傷?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法院對「家暴與監護權」的真實態度,並解析法官在裁定小孩監護權時的標準與思考邏輯。 一、對方有家暴紀錄,孩子一定不會判給他嗎? 這是
不是每個第三者都是故意破壞別人家庭的「小三」。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無辜的人被渣男騙得團團轉,對方隱瞞婚姻狀況、裝單身交往,直到有一天接到正宮(原配)揚言提告「妨礙家庭」的訊息,才驚覺自己成為別人婚姻裡的第三者。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才好?真的會被告嗎?如果是無辜的,有沒有辦法自保、不必賠錢? 本文
離婚協議書,是一段婚姻結束前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不論你是已經談妥條件,還是在協議階段,擬定一份完整的離婚協議書,都是避免未來糾紛的關鍵。 本文帶你掌握: ✅ 離婚協議書是什麼? ✅ 怎麼寫才合法有效? ✅ 哪些內容最容易爭議? ✅ 律師實務撰寫建議 ✅ 免費範本下載連結!
許多全職媽媽因專注照顧孩子,常常在經濟上處於弱勢狀態,這在爭取監護權時往往成為不利條件。雖然經濟並非爭取監護權的唯一因素,但在法院判斷時卻常被視為重要的攻防重點。本文將從法律條文、法院審查標準與實務建議三方面,告訴全職媽媽如何提升監護權勝算,以及離婚後如何讓監護權更符合「子女最佳利益」原則。 一
離婚後的生活不如預期?或是孩子在對方照顧下狀況堪憂,讓你想重新爭取監護權? 又或者你是目前的監護人,但因生活變動,考慮轉移監護權給另一方? 監護權轉移不只是家長之間的私下協議,更涉及法律程序、孩子的福祉與法院的審查標準。這篇文章就帶你一步步釐清: ✅ 監護權轉移的方式有哪些? ✅ 對
監護權不是一份獎勵,而是一種責任。有些父母在離婚後,因為現實壓力、經濟困難或親子疏離,可能萌生「我能不能放棄監護權?」的念頭。但在法律眼中,監護權不是說拋就能拋的,它牽涉到孩子的照顧權、扶養義務與法律責任。 那麼監護權到底能不能放棄?可以單方面取消嗎?流程怎麼走?你該準備哪些資料?這篇文章一次帶你
在面對離婚與爭取孩子監護權的過程中,家暴的事實是否會成為關鍵因素?會不會因為對方曾經家暴,孩子就一定不會判給他?還是家暴紀錄只是扣分而非致命傷?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法院對「家暴與監護權」的真實態度,並解析法官在裁定小孩監護權時的標準與思考邏輯。 一、對方有家暴紀錄,孩子一定不會判給他嗎? 這是
不是每個第三者都是故意破壞別人家庭的「小三」。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無辜的人被渣男騙得團團轉,對方隱瞞婚姻狀況、裝單身交往,直到有一天接到正宮(原配)揚言提告「妨礙家庭」的訊息,才驚覺自己成為別人婚姻裡的第三者。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才好?真的會被告嗎?如果是無辜的,有沒有辦法自保、不必賠錢? 本文
離婚協議書,是一段婚姻結束前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不論你是已經談妥條件,還是在協議階段,擬定一份完整的離婚協議書,都是避免未來糾紛的關鍵。 本文帶你掌握: ✅ 離婚協議書是什麼? ✅ 怎麼寫才合法有效? ✅ 哪些內容最容易爭議? ✅ 律師實務撰寫建議 ✅ 免費範本下載連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離婚後父母是否應該選擇共同撫養或單獨監護孩子的問題,提出了共同監護和單獨監護的優點與挑戰,並建議父母在做出決定時應考慮孩子的需求、生活環境和父母之間的合作意願。
Thumbnail
假如夫妻一方帶著未成年子女離家,造成未成年子女與另一方分離的事實狀態,會在爭取親權上形成「先搶先贏」的局面嗎?有什麼因應之道呢?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法院及律師任務不是在陪伴孩子,在訴訟落幕後,能陪在孩子身邊的就只有父母雙方,而不是法官或律師,如何教養孩子及實踐友善父母,父母均責無旁貸,本篇文章就來介紹什麼是友善父母!
Thumbnail
  夫妻感情問題很複雜,尤其是有生孩子的狀況,在安頓好孩子往後生活前,不敢貿然離婚,只能先暫時分居。但這麼一來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便是拖到最後越來越難離婚,只能繼續憋著分居生活。但即便當事人沒有任何意見,身邊的長輩卻看不下去,先動手搶了孩子。   如果說父母其中一方(無論離婚與否)在未經同意之下把
Thumbnail
夫妻因不合離婚,為了未成年子女親權(坊間有稱監護權)由何人行使,爭得你死我活,更有父母直接一把將孩子帶走不告而別,然後在訴訟期間不斷灌輸孩子對於他方的負面訊息,並要求孩子在法庭上說出傷害他方的話語,以此滿足報復私心。 今天想帶大家讀一篇有溫度的判決,由法官的角度來看離婚訴訟中父母的角色以及任務。
Thumbnail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是否如此。這就憑家事法院的專業與良心?
Thumbnail
夫妻離婚之後小孩子勢必會由一方負責照顧,而單親照顧小孩是非常辛苦的,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另外再找對象共組家庭,然而身為孩子的你長大之後卻對繼父母非常反感,甚至不了解為什麼要負擔扶養他的責任,則此時你可以不要負擔嗎?就讓我們一起接著看!
Thumbnail
法律上有明定許多監護權判定標準,這些都是以「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為核心,但這些都只是在基本條件上做攻防,現實面其實更加血淋淋,除了女方提出的證據,即便有點似是而非,但如果符合刻板印象,很難想像法院完全不會受到影響,更可怕的是許多離婚父母在爭監護權時,會利用其他訴訟來讓問題複雜化,比如惡意對另一半提告
Thumbnail
如果不是懷孕或嬰兒時期,爸爸想爭取監護權還是有機會的,尤其是住在婆家的情況下,能在「最小變動原則、經濟狀況、家庭支援系統、小孩的意願…等」各方面拉高優勢,但這些大多都只是拿出基本條件,實務上官司還是殘酷的,對方是有可能針對婆媳問題或婆婆不當照顧的方式大作文章,而爸爸若平時陪伴孩子的時間沒有媽媽的多,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離婚後父母是否應該選擇共同撫養或單獨監護孩子的問題,提出了共同監護和單獨監護的優點與挑戰,並建議父母在做出決定時應考慮孩子的需求、生活環境和父母之間的合作意願。
Thumbnail
假如夫妻一方帶著未成年子女離家,造成未成年子女與另一方分離的事實狀態,會在爭取親權上形成「先搶先贏」的局面嗎?有什麼因應之道呢?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法院及律師任務不是在陪伴孩子,在訴訟落幕後,能陪在孩子身邊的就只有父母雙方,而不是法官或律師,如何教養孩子及實踐友善父母,父母均責無旁貸,本篇文章就來介紹什麼是友善父母!
Thumbnail
  夫妻感情問題很複雜,尤其是有生孩子的狀況,在安頓好孩子往後生活前,不敢貿然離婚,只能先暫時分居。但這麼一來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便是拖到最後越來越難離婚,只能繼續憋著分居生活。但即便當事人沒有任何意見,身邊的長輩卻看不下去,先動手搶了孩子。   如果說父母其中一方(無論離婚與否)在未經同意之下把
Thumbnail
夫妻因不合離婚,為了未成年子女親權(坊間有稱監護權)由何人行使,爭得你死我活,更有父母直接一把將孩子帶走不告而別,然後在訴訟期間不斷灌輸孩子對於他方的負面訊息,並要求孩子在法庭上說出傷害他方的話語,以此滿足報復私心。 今天想帶大家讀一篇有溫度的判決,由法官的角度來看離婚訴訟中父母的角色以及任務。
Thumbnail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是否如此。這就憑家事法院的專業與良心?
Thumbnail
夫妻離婚之後小孩子勢必會由一方負責照顧,而單親照顧小孩是非常辛苦的,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另外再找對象共組家庭,然而身為孩子的你長大之後卻對繼父母非常反感,甚至不了解為什麼要負擔扶養他的責任,則此時你可以不要負擔嗎?就讓我們一起接著看!
Thumbnail
法律上有明定許多監護權判定標準,這些都是以「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為核心,但這些都只是在基本條件上做攻防,現實面其實更加血淋淋,除了女方提出的證據,即便有點似是而非,但如果符合刻板印象,很難想像法院完全不會受到影響,更可怕的是許多離婚父母在爭監護權時,會利用其他訴訟來讓問題複雜化,比如惡意對另一半提告
Thumbnail
如果不是懷孕或嬰兒時期,爸爸想爭取監護權還是有機會的,尤其是住在婆家的情況下,能在「最小變動原則、經濟狀況、家庭支援系統、小孩的意願…等」各方面拉高優勢,但這些大多都只是拿出基本條件,實務上官司還是殘酷的,對方是有可能針對婆媳問題或婆婆不當照顧的方式大作文章,而爸爸若平時陪伴孩子的時間沒有媽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