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選擇成為自由工作者,享受彈性、自主的工作模式。然而,剛踏上這條路時,往往伴隨不少困惑與掙扎,最常見的便是如何開口與客戶商談工作內容和收費問題。有些客戶甚至要求免費試做,這種情況令剛轉職自由工作者的人士特別為難。
其實,無論是甚麼工作,背後都是付出了時間、專業知識及心力,沒有理由要免費提供。香港是一個生活成本極高的城市,租金、交通、飲食等日常生活開支昂貴,每個人都必須透過付出勞力換取相對的報酬,才能維持生計。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求他人免費提供服務,本質上是不合理的。正如研究指出,人們普遍認為僱主若因市場失業情況升高,而主動降低現有員工薪酬,是非常不公平的行為。這情況也可套用在自由工作者身上,他們並無理由因為「新晉」身份或市場競爭而降低自己服務的價值,甚至接受免費勞動。
我認為,尊重他人專業知識和付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付費。支付合理報酬,代表對對方專業能力的認同與尊重。反過來說,免費提供服務往往會貶低工作價值,形成惡性循環,未來再想收費時,客戶可能會質疑服務的真正價值,進一步削弱工作者的地位和議價能力。當然,若今天我們是為弱勢社群或公益團體提供義務服務,那就是另一回事。那是出於對社會責任與公益的支持與關懷,具有道德意義,與一般商業行為截然不同。正如社會上存在着一種特殊的道德義務,讓我們願意支持身邊更需要幫助的人。但若是面對一般商業機構或個人,無論是剛成為自由工作者還是資深專業人士,都應堅持表明自己的原則:工作是有價值的,必須合理收費。
從另一角度而言,享受免費服務的行為,也意味著對方沒有真正體會到自由工作者所承受的壓力和責任。自由工作者沒有穩定的月薪,也缺乏公司提供的福利,他們往往需要自行負擔各種社會成本及風險。正如一些經濟學家指出,自由選擇的代價往往是由個人承擔,尤其是在做出錯誤選擇時,這種代價更會直接影響個人及社會。自由工作者在這個自由的選擇下,也必須承擔相應的經濟壓力,因此免費提供勞務對他們而言是極大的負擔與不公平。
許多時候,部分客戶可能並非惡意,只是不了解自由工作的模式與環境,並未考量到香港高昂的物價指數,以及背後所付出的成本與努力。這時候,作為自由工作者的我們,更應主動溝通,以清晰的語言及專業的態度,讓客戶明白服務的價值與合理的收費標準,這也是身為服務提供者的責任和自我價值的體現。
總括來說,免費出Job並不合理,也不應該接受。付費購買服務,就是對彼此專業、時間與付出的最佳尊重與肯定。唯有堅持自己的專業價值,才是長遠維持自由工作者生涯的正確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