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開始這個優化?
作為一名 UX 設計學習者和懷孕中的使用者,我在使用 280days App 記錄體重、上傳超音波照片與追蹤胎動時,遇到了不少不直覺的設計與使用混淆。雖然功能齊全,但卻因為資訊結構與命名問題,讓許多媽媽在第一時間無法輕鬆上手。
這篇文章我將分享:3 個被忽略卻關鍵的使用痛點、實際用戶訪談觀察,以及我提出的介面優化草圖。
280 days 是什麼?為什麼我會優化它?
280days 是一款專為準媽媽設計的孕期追蹤 App,提供身體狀況紀錄、產檢數據上傳、胎動與陣痛紀錄、與伴侶同步的提醒功能。使用者以孕婦為主,也包含與媽媽同步的另一半。
我自己是產品目標用戶之一,除了親身使用外,我也實際訪談了孕婦用戶,加上 App 商店留言觀察,針對幾個使用頻率高但被隱藏的功能進行重新設計。
使用痛點
1. 日期與週數顯示邏輯混亂
使用者會同時看到「距離出生還有168天」與「第116天 (16週 & 0天)」,數字資訊過多,讓人難以理解。
📌 訪談回饋: 「我不確定自己是“已經四個月”還是“快四個月”。」

✅ 優化方向:
- 用直覺語句說明週數:你現在懷孕16週
- 明確「天數」資訊,避免造成混淆
設計決策說明: 我優先放上週數,因為週數是孕期的主要時間單位,符合使用者心智模型。這樣的結構減少資訊噪音,並提升閱讀效率。
預期效益:
- 減少新手媽媽理解時間約 50%
- 提升日期資訊清晰度與安心感
2. 胎動與陣痛記錄藏太深
使用者需點選 4 層選單:首頁
首頁 > Check > 實用工具 > 胎動、陣痛計時器 > 胎動
📌 訪談回饋:
A:「第一次找不到胎動紀錄功能,我以為沒有這個欸。」
C:「我到孕中期才發現Check 裡的實用功能能記錄陣痛。」
🛑 問題:
- 多層選單埋藏功能,使用者不易發現
- 無快捷方式,需反覆跳轉使用

✅ 優化方向:
- 將「Kick & Timer」獨立放在導覽區塊
- 改用直白語言:
Kick & Timer
- 兩功能並列呈現:
Baby kicks / Contraction timer
- 加入「歷史紀錄」檢視按鈕,方便追蹤
📸 (插圖:Kick & Timer wireframe)
設計決策說明: 孕期後期胎動與陣痛是高頻任務,應該提供一鍵入口。改名為 Kick & Timer 更具象也更親切,減少醫療名詞壓力。
預期效益:
- 記錄流程由 4 步驟降為 2 步驟
- 功能點擊率預期增加 2 倍
3. 超音波照片上傳點分散,導致流程重複
同一張超音波照片需分別上傳至 Check 與 Photo 頁面,使用者常忘記、或需重複操作
📌 訪談回饋: 「每次都要傳兩次照片,才會列印出來,超麻煩。」

✅ 優化方向:
- 在 Check 頁面新增「同步到 Photo」的 checkbox
- 讓使用者只需上傳一次,可同步顯示於兩處
設計決策說明: 使用「可選同步」而非自動同步,是為了讓使用者擁有控制權,避免誤同步私人照片。
預期效益:
- 操作時間縮短約 30%
- 照片遺漏率大幅下降
成果與反思
這次 redesign,從親身經驗與訪談出發,發現許多功能其實很好用,但因為命名、路徑與資訊表達方式錯位,讓使用者無法第一時間掌握。
若有更多資源,我會希望能進行 A/B 測試,觀察:
- 新首頁週數排版是否更清楚
- 胎動紀錄功能是否更快被點擊與使用
- 照片同步是否降低操作時間與錯誤率
這些小改版的設計,希望能讓產品不只是工具,而是真正貼近媽媽生活的數位助理。
📮這是我第一個 UX Redesign 專案,如果你也有數位產品想優化體驗、增加轉換,歡迎來信交流!
Email: melifewith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