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大家都在問的問題:
「我該不該賣股票?」
「這一波會不會是金融海嘯2.0?」 「怎麼世界一下就變了?」
當美國一聲令下,宣布對多國產品加徵高額關稅,不只中美兩國股市哀鴻遍野,連歐洲、亞洲市場也受到劇烈衝擊。許多投資人眼睜睜看著自己帳面的資產一夕間蒸發 10%、20%,連平時穩健的退休基金都出現異常震盪。
但比股市下跌更快的,是我們內心的恐慌。
每一則財經新聞、每一次跳水的指數,彷彿都在對我們喊話:
「你還不跑嗎?再不跑就沒了!」
可是在這樣的時代,我們能做的不是無止境的恐懼,而是練習更有智慧地應對局勢,並照顧好自己與家人的心理健康與財務穩定。
一|全球股災的背後:美國關稅政策如何影響世界?
讓我們先快速釐清背景。
📌 美國關稅政策發生了什麼?
近期美國政府以「保護本國產業、降低對外依賴」為由,對多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特別針對高科技、鋼鐵、電動車等關鍵產業。
這樣的措施雖然在政治上可能受到支持,卻引發全球的報復性關稅浪潮,特別是中美兩強之間形成新一輪「經濟冷戰」的態勢。
結果是:
- 全球供應鏈成本上升
- 企業營運預期下修
- 投資市場信心動搖
- 通膨壓力再升,資金回流美債避險
於是,我們看到的現象就是——全球股市同步下跌,風險性資產遭大量拋售。
二|為什麼你的投資會受影響?
你可能會說:「我只是個小資族,為什麼美國搞關稅我也賠錢?」
原因很簡單——市場是連動的。
- 全球ETF、共同基金重倉美股與科技股
- 你買的基金裡,很可能有蘋果、特斯拉、微軟等重倉資產,一旦美股大跌,你的報酬率自然跟著掉。
- 台灣出口依賴全球供應鏈
- 若中國、美國產業鏈受創,台灣的電子、零組件也會首當其衝,導致本地股市與企業獲利下滑。
- 心理恐慌效應擴大波動
- 就算你沒投資相關產業,只要大家一起拋售,整體資產價格都會被拖下水。
簡單說,你不是局外人。
三|你的「財務心情」正在被操控
你有沒有發現——
當股市大跌時,你的情緒會跟著起伏? 甚至你會不自覺地開始懷疑人生:
「是不是我太蠢才買這些股?」
「我是不是應該乾脆退出市場?」 「錢都賠了,我是不是根本不適合理財?」
這就是所謂的**「財務焦慮綜合症」**。
心理學研究指出,當我們面對財務損失時,大腦的痛覺區域(與失戀、身體疼痛相同區)會被強烈啟動,導致判斷力下降,情緒控制變差。
這種焦慮甚至會進一步影響:
- 睡眠品質
- 工作表現
- 人際互動
- 身體健康
所以,我們才更需要從心理與財務兩個層面,幫助自己穩下來。
四|你能做什麼?穩住心情與判斷的五個步驟
✅ 1. 停止一直看帳戶與即時新聞
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動作。
每一次你打開APP看跌了多少,就像用一把小刀戳自己一次。
👉 建議:限定自己一天只看一次帳戶。若非必要,關閉即時股市通知。
✅ 2. 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現在賣,是因為有計畫,還是因為恐慌?」
多數人在股災中賣出,並非因為理性評估,而是害怕損失更大。
但真正的投資高手,會在恐慌中選擇觀察,而不是逃跑。
👉 建議:寫下你當初投資的目標與邏輯,看看現在是否真的改變。
✅ 3. 將你的資產區分為三個層級
- 短期資金(1年內用到的錢) → 保守配置或留現金
- 中期資金(3–5年計畫) → 可部分調整部位
- 長期資金(退休金等) → 暫時不動
當你知道「這筆錢我不是明天要用」,你就比較能冷靜看待波動。
✅ 4. 找到一個你信任的財經聲音,關掉其他雜訊
你不需要每天聽10個YouTuber的看法,也不需要加入20個財經社團。
選一位你信任的分析師或作家,讓自己有一個穩定的參考依據,勝過信息過載。
✅ 5. 寫下你的「非財務價值」
不是一切都要用錢來衡量。
請寫下——
- 你這週做了哪些讓你驕傲的事?
- 你最感謝自己哪一件事?
- 除了賺錢,你為自己做了什麼?
這不是逃避現實,而是提醒自己:人生價值不等於投資帳戶的數字。
五|建立「財務免疫力」的三件事
市場會漲會跌,這是不變的事實。
但你可以培養一套自己的「財務免疫力」,幫自己抵抗未來的震盪。
① 保有一筆不會被波動影響的儲備金
建議為3–6 個月生活費,用來應對突發狀況。這筆錢的存在,會讓你更有餘裕面對市場下跌時的情緒。
② 定期再平衡你的投資組合
不要等到大跌才來調整部位。你可以每半年檢查一次資產配置,並根據目標微調,例如:
- 年紀大→提高債券比例
- 剛進職場→可多元佈局股市與ETF
③ 投資學習與內在穩定,而不是「預測市場」
市場是沒人能完全預測的,但你能培養判斷力與學習力,才是真正的安全感來源。
六|真正的穩定,是一種「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力量
很多人以為投資只是買低賣高,但真正的投資,其實是:
「你是否知道自己為什麼買?又願不願意承擔短暫的起伏?」
如果你是長期投資者,那麼這一波下跌,也許正是市場給你檢視信仰的機會。
如果你是短期投機者,那麼這一波也提醒你——資金的流動性與風險控管有多重要。
你不需要完美,你只需要保持清醒。
結語|股市會回來,但你也要記得回來
當一切都跌得一塌糊塗時,請記得:
- 這不是你人生的全貌
- 你不是你帳戶的數字
- 恐慌不是錯,但放棄自己才是
你可以調整部位,你可以暫時休息,你可以請教別人——
但不要讓一次的市場震盪,摧毀你累積多年的勇氣與希望。
市場會回來的。
但你,也要記得回來。 回到那個願意為未來做準備,願意相信自己、相信世界的你。
願我們在波動中,依然看見選擇;
在損失中,依然保有溫柔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