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班時間的界線,被誰悄悄抹去了?
王小姐是一位35歲的行銷企劃,近一年換了新主管。新主管口頭禪是:「我們是一家人,要彼此互相支援。」
結果王小姐收到的「支援」包含:
- 每晚11點收到主管的企劃修改訊息
- 假日早上8點被tag說:「這個客戶你比較熟」
- 半夜1點問候:「你在嗎?」
她不敢拒絕,也不敢既讀不回,因為主管曾私下說過:「我欣賞那種使命感強、把公司當家的人。」
但漸漸地,王小姐開始失眠、焦慮、注意力不集中,每天上班像在打仗,身體累、心更累。
你也是這樣的人嗎?
我們都曾在職場上,遇過這種「表面親切、實則邊界模糊」的上司。那種讓你一邊笑著說沒問題,心裡卻在崩潰的情境。
這篇文章,寫給仍在努力調適、也許正在消耗自己的你。
二、先分辨:他是「難搞主管」,還是「缺乏邊界」?
並不是所有讓人不舒服的長官都惡意使壞。有些主管,自己就是一個「沒有界線」的人。
他可能:
- 對於工作與生活沒有區分
- 習慣把壓力轉嫁下屬
- 用「關心」包裝干涉,無意識中侵入他人空間
- 被上一代主管壓榨出來,認為這就是「工作文化」
所以,向上管理的第一步不是反抗,而是辨識與界定:
- 他是真的情緒勒索,還是只是沒意識到不妥?
- 他是否會尊重你表達界線後的態度?
這將影響你後續的應對策略。
三、什麼是「向上管理」?不是討好,而是有策略地溝通
向上管理,不是討好上司,而是:
用理解與策略,讓彼此能在可控的範圍內合作得更順利。
你不是要改變上司的性格,而是讓自己「少受傷、有效工作」的自我保護與合作方式。
四、六個實用心法,幫助你與難搞主管共處
1|界線不是對立,是協議
與其說:「我不接受假日回訊。」
不如說:「我會在平日早上九點統一回覆假日訊息,這樣我處理得比較清楚也不容易漏掉。」
這樣可以同時傳達你的原則,也給對方一個合理的理由。
2|為對方設計「選擇題」而非「開放題」
主管傳來模糊訊息:「你覺得這案子怎麼樣?」
別急著腦炸回應,可以回應:「我目前想到兩種方向:一是重內容,二是重流量,您偏好哪種切入點?」
幫主管聚焦問題、展現主動性,減少混亂溝通。
3|該假裝不在,就得學會「裝死」
不是每個訊息都需要即時回覆。
與其每次都秒讀秒回、把自己累壞,不如建立一種節奏感:
- 週末只在特定時段查看工作訊息
- 晚間九點後緩回(除非緊急)
這樣給自己喘息空間,也讓對方知道你有生活界線。
4|關鍵時刻記錄溝通,保留證據
如果主管經常情緒性發言、責任推卸,請學會:
- 口頭溝通後用訊息再確認一次內容
- 所有關鍵交辦事項截圖或紀錄時間
這不只是保護自己,更是防止未來成為代罪羔羊。
5|給主管「功勞感」,但留下「空間感」
主管提出的方向你已提前完成?你可以這樣說:
「前陣子剛好我有思考到這部分,謝謝您提醒,讓我可以同步您的想法。」
讓主管有「他有引導你」的感覺,又讓你保持主動性。
6|最重要的:不要把工作人格當成全部的你
你不是只有「職場上的自己」。
你也是朋友、伴侶、孩子、貓奴,是個會喜歡音樂、怕鬼、吃辣會流鼻水的人。
不要讓一個主管毀了你對生活的感受力。
你之所以努力,不是為了成為不敢睡覺的社畜。
你努力,是因為你想好好生活。
五、如果已經到了情緒崩潰,怎麼辦?
你可能開始討厭自己、懷疑自己的能力;
你開始拖延、失眠、憂鬱、焦躁; 你連朋友傳訊息都懶得回,只想關掉一切。
這些都不是你的錯。
這是長期身心過勞下,自我保護系統發出的警訊。
請你記住:
健康不是請假才能爭取的,是你日常的優先順位。
如果狀況嚴重,請考慮:
- 諮詢心理師(許多企業已有輔導資源)
- 與值得信任的HR或第三方同事對話
- 給自己短暫休息的空間(哪怕只是一天假)
你不是軟弱,而是你已經撐得太久。
六、結語:如果你感到委屈,那就代表你值得更好的對待
不是你不夠能幹,也不是你太敏感。
是這個職場環境,還沒有給你應得的尊重與對待。
但你可以選擇不讓它影響你對自己的信任。
你可以學會保護自己、溝通界線、留住熱情、慢慢打造屬於你的職場節奏。
向上管理,不是討好,而是:
在不改變他人的前提下,盡量守住自己的完整。
你不是為了公司而活,你只是剛好在這家公司努力著。
而你值得一個,讓你能好好生活、也能安心工作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