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不是覺得人生好難?😩 白天在辦公室被KPI追著跑,處理各種鳥事,好不容易下班,只想光速衝回家,把腦袋關機,癱在沙發上滑手機直到睡著…?
我知道、我都知道!內心那個小小的聲音明明還在喊著:「我想學點新東西!」、「我想變得更好!」、「我想擺脫現在的困境!」,但身體和大腦卻像被榨乾的海綿,連打開一本書、點開一堂線上課的力氣都沒有。
這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力感,真的會把人逼瘋!對吧?
別擔心,你不是特例。這幾乎是我們這個世代,每個想在工作與生活夾縫中求生存、求成長的打工人的共同心聲。我們都渴望進步,但現實的疲憊感就像個大魔王, 把我們打回原形。
但是,今天我想跟你分享一個,我自己親身實踐後,發現超級有效,而且越累越該用的秘密武器。它不用你用意志力硬撐,也不用你犧牲寶貴的睡眠,只需要你… 開始學會對自己、對世界「好好問問題」!
「蛤?問問題?這有什麼難的?」我知道你可能跟我當初一樣,覺得這也太簡單了吧?
但仔細想想,我們平常真的「會」問問題嗎?還是常常:
- 急著表達自己的看法,根本沒聽懂對方在說啥?(我承認我以前超會😂)
- 害怕問了蠢問題、怕挑戰現狀、怕麻煩,乾脆閉嘴?
- 腦袋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可以問什麼?
過去的我,也是這樣。直到我發現,「問對問題」的力量,遠比我想像的更強大! 它不只是為了得到答案,更是一種:
- 打破慣性腦迴路的「開關」💡: 累的時候,腦袋最容易卡在舊模式裡。但一個好問題,像「一定要這樣嗎?」、「如果換個角度看呢?」,就能瞬間幫你跳脫框架,看到新的可能性。保持一點點好奇心,就算累,也能讓思考動起來!
- 瞄準問題核心的「GPS」🎯: 你累,會不會是因為一直在瞎忙,努力錯方向?很多時候我們急著找解方,卻沒搞清楚「問題到底是什麼」。學會像偵探一樣提問,「為什麼會發生?」、「最根本的原因是?」,才能找到癥結,把力氣花在刀口上,不再做白工。
- 連結他人內心的「橋樑」🤝: 在這個越來越疏離的時代,我們渴望連結,卻常常只顧著自己說。試著真心好奇地問問身邊的人:「你當時怎麼想的?」、「這件事對你來說,感覺如何?」,你會發現,透過提問去理解他人,能建立更深的關係,那種被理解的溫暖,超級療癒疲憊的心!
「可是…累都累死了,哪有力氣問問題啊?」
我知道你的顧慮!一開始可能會覺得「想問題好燒腦喔」。但有趣的是,當你開始練習,你會發現「好的提問,其實更省力」。因為它幫你釐清方向、避免誤會、減少錯誤決策,長期下來,反而省下更多瞎忙碰壁的時間和心力。就像整理房間,一開始累,但整理好之後,生活就順暢多了!
【懶人專用!超簡單「提問練習」起手式】
不用想得太複雜,就算你現在只想放空,也可以從這幾個小練習開始:
- 裝傻大法(初學者之心): 對那些你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故意裝傻問自己:「為什麼?」、「一定是這樣嗎?」試著用第一次看到它的眼光去好奇。
- 閉嘴專心聽: 下次跟人聊天,練習先把腦中的「我想說…」關靜音。專心聽對方說話,聽懂字面意思,也感受一下「話外之音」。
- 鸚鵡學舌提問法: 不知道問啥?重複對方話裡的關鍵字,加上問號就好。例如:「你說你覺得『很卡』,可以多說說『卡』在哪裡嗎?」這招超安全,又能鼓勵對方多說一點。
- 向上問Why,向下問What: 當聽到一個觀點,向上問:「你為什麼會這麼認為?」(挖深層原因);向下問:「可以舉個例子嗎?」、「具體發生了什麼?」(回到實際狀況)。
別硬撐了,從一個好問題開始改變吧!
親愛的,我知道在追求成長的路上,疲憊和卡關都是常態。但請記得,你不需要永遠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往前衝。有時候,慢下來,換個方式,從「好好問問題」開始,反而能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突破和能量。
下次當你感到累、感到茫然時,別急著逼自己,試著溫柔地問自己一個好問題吧!你會驚訝地發現,最有力量的答案,往往就藏在你開始提問的那一刻。😉
換你說說:
- 你最近一次因為問對問題,而有「啊哈!」靈光一閃的時刻是什麼?
- 面對疲憊和成長壓力,你都是怎麼調適的?
- 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或是有哪些你想問的問題,我們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