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缺錢,那就努力賺錢,若是被親友瞧不起,那就振作去打拼,缺什麼就努力什麼,人生本應如此。不過,在努力填補人生的「大缺」之前,若是沒有正確的價值觀當指南,急於闖出事業的心會讓一個人選擇抄捷徑,抄捷徑快速,卻也是一條最容易誤入歧途的道路,最終的結果是損己又傷人。
出獄後的呈儒遇見生命中的另一半,兩人婚後在黃昏市場賣豆花、檸檬茶、杏仁茶等涼水生意,呈儒也在太太諄諄善誘下調伏脾氣,三年後,呈儒戒掉使用大半輩子的菸酒賭,以及毒品,加入慈善團體重新開始。呈儒的前半生經歷,剛好成為更生人進入社會的指南大全。
呈儒每個月都會去監獄「接引」學員,他總是告訴學員,走錯路的代價實在太大,這代價致使有些人因此失去一切,無法重新開始。因為他的誠心懇切,受到啟發並與呈儒保持通信的學員不少,出獄後直奔他的豆花店尋求幫助。呈儒在陪伴輔導更生人的過程只問耕耘,比如自掏腰包送摩托車讓他們能順利上班,或是送傢俱電器讓他們有一個簡單的窩過生活,最常教更生人做豆花做涼水,讓他們有一技之長可以養家活口。
這些年全心全意對更生人付出,是因為受到老智者的接引和祝福,老智者的提點,讓他知道人生百般歷練都是心性的考驗,吃苦了苦,苦盡甘來,絕不能把逆境當作使壞和造惡的藉口和理由。呈儒當時年輕氣盛,又沒有善知識和貴人在一旁引導,也就沒有智慧覺察自己的錯誤,終究一步錯步步錯。
不怕做錯事,就怕不知錯在哪裡、怕不知悔改。呈儒年輕放蕩從事違法之事甚多,但是他有福緣肯認錯,就能全身而退,透過行善積德,以過來人身份造福同「病」相憐的人,這是無上大功德。老智者說過,救一個人要先救心,一人得救,全家得救,社會因此更加祥和。許多更生人因為呈儒的接引而改變,也成功進入社會,重拾親子關係,享受難得的天倫之樂。
#一人得救全家得救
#為人提燈照路
#付出無所求
#改變自己是自救
#影響別人是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