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桶與我。

乖乖桶與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慶生,對小孩來說是一件大事,
這個專屬他的日子不僅能讓他知道父母有多在意他,還能順便向同學展示"實力",讓同儕知道他有什麼別人沒有的東西。

有一種奇特的習俗似乎只專屬我們這年代的孩子,
在我小時候,生日當天的同學一定會帶個東西到學校,讓大家都知道他生日,那就是
-乖乖桶。

小的時候

孩子自己可能說不出口,老師會在課堂空閒時和大家宣布今天哪個學生生日,然後孩子一顆心怦怦跳地拿出藏在椅子底下的乖乖桶,不過說實在,眼尖的同學早就發現了:『啊,今天有同學生日啊!』

生日的同學起身,在各排同學間穿梭,挨個將軟糖分發給每隻伸出的小手。
有些特別喜歡的同學,會得到好幾顆軟糖,有些同學喜歡特定顏色的軟糖,像我,特別喜歡紅色,如果我沒記錯,紅色像是草莓的味道(但很像可樂),令人想一顆接一顆。

但是呢,並不是每個父母都願意給孩子買個乖乖桶,或是發現孩子羨慕與期待的情感。
我依稀記得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允許買乖乖桶,是我和母親透露"同學有,而我沒有"的心情,母親認為那並不是必需品,但他還是買給我了。

對於臉皮薄、想得又多的孩子,成長是一件很苦澀的事,
為什麼有些同學可以拿到更多軟糖?
為什麼有的同學每年都有乖乖桶?
為什麼有的同學不只有乖乖桶,還有漫畫、電玩、出國玩的照片?

為什麼有的同學,人緣特別好?
是他們家有錢嗎,還是他長得好看的關係?

說來好笑,我曾有段時期討厭自己生日的日期,因為剛好就在期末考當周,同學們為了準備考試多半會略過我的生日,也可能是單純我不被喜歡。
說來難笑,高中我看著班上同學生日總有人買蛋糕一起慶生,我脫口而出"怎麼沒人幫我慶生",一個男同學聽了立刻揪了幾個同學買蛋糕,突如其來的生日快樂歌讓我落下眼淚,而這同學多年後和我有非常多衝突,自此鮮少聯絡。
說來可笑,大一時看見幾個女同學替男同學慶生,我看著那個蛋糕,渾身的失落,但說不上來為什麼會有那種感受,難道,我是羨慕、是忌妒?

一直以來我不認為自己會忌妒別人,還認為自己沒有那種情感,
直到去年,我發現當我看見別人的社群動態時我會莫名不快,我問我自己:『難道這是忌妒心嗎?』

啊,原來我會忌妒別人,我不會羨慕,但會忌妒。

忌妒的感覺到底是什麼?我不喜歡那種感覺,我要怎麼排解?
我希望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有人能好好的和我聊聊它。

大的時候

你的臉書是不是也有幾個從沒聊過天的國小同學?

幾年前偶然點進國小同學臉書,發現他外貌走樣、婚姻也觸礁,從他字裡行間能知道他精神不太穩定,我竟然萌生卑劣的竊喜。他曾經是我羨慕的對象,球打得好、家境好、又和同學打成一片。

到了今年,我卻不再有這種竊喜心情,生日時祝賀的朋友寥寥無幾,我意識到以前的我總沉浸在那份哀傷裡,今年的我想的是:『我為什麼為慶生這事感到難過?』

有的話,好好開心一場,沒有的話,就沒有。

在公園慢跑時我想起一件剛好和慶生的事,幾年前就在這個公園,我遇見正在遛狗的國小女同學。小時候我曾欺負過他,又相遇的瞬間我看著他,第一句話就是:「對不起啊。」他大概沒想過小時候常欺負他的男同學竟然不做任何辯解,第一句就是道歉。

我可能無意間使出小狗眼神,我真心誠意你怎麼狠下心生氣(開玩笑)。

之後我時常邀約他,某天我看見他臉書上的生日通知,訂了餐廳偷偷瞞著他加了個生日蛋糕,我特地趁他離開座位時和店員吩咐,請在盤子上寫生日快樂。

我想我會記得很久很久,當店員將蛋糕從他身後遞到他眼前時,他控制不了的嘴角,還有他抽出手機時微微顫抖的手,拿著手機拍照藏也藏不住的笑意。

說來好笑,原來他和我一樣默默期待著慶生,平時稍顯嚴肅認真的他,竟為了個小蛋糕控制不住表情。說來可笑,原來比為自己慶生更快樂的,是用雙眼目睹他驚喜到差點笑得歪七扭八的樣子,那真是美景。

雖然說,之後我們並沒有交往,
而替今年替你慶生的朋友,明年不一定還是朋友,
有天你可能沒有乖乖桶,也沒有蛋糕,甚至沒有一句生日快樂,
但一定要記住,很多時候你想要的快樂,原來藏在其他地方。

2021,祝你生日快樂

2021,祝你生日快樂


avatar-img
是我啦,我好學啦
161會員
163內容數
大量的人性洞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是我啦,我好學啦 的其他內容
人際相處中不時會有緊張甚至發生衝突的時刻,只要能做出正確的應對,就能「將壞狀況變得對自己有利」,不僅能避開傷害自己的後果,還能順便收穫好感。 人際老是不順?是不是因為你總是用同一種方式應對每種情況? 自認耿直處世人際關係卻不見好轉,那些差別待遇、大小眼的人卻活得更開心,這是為什麼?那是因為,每一種
"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最困擾我們的並不是他人的眼光,更多是「這樣做到底對不對」的念頭,我到底該怎麼做才不會惹人厭,怎樣做才能增進好人緣,人脈廣就代表能有更多資源。 為了"好人緣"這個詞,我們常產生大量內耗,有時連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都不敢直接拒絕,還要左彎右拐委婉表明,長久下來累積非常多不愉快。
這些溝通技巧曾讓我在購買數萬元電腦時店員主動給予優惠,在面試時更容易得到offer,在職場更容易獲得同事幫助與信任,社交場合更容易展現魅力獲得好感
這篇文章適用各個年齡與人生階段,男女都適用。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自產內耗,好的生活方式則會減少內耗和增加對外在的抵抗力。
人際相處中不時會有緊張甚至發生衝突的時刻,只要能做出正確的應對,就能「將壞狀況變得對自己有利」,不僅能避開傷害自己的後果,還能順便收穫好感。 人際老是不順?是不是因為你總是用同一種方式應對每種情況? 自認耿直處世人際關係卻不見好轉,那些差別待遇、大小眼的人卻活得更開心,這是為什麼?那是因為,每一種
"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最困擾我們的並不是他人的眼光,更多是「這樣做到底對不對」的念頭,我到底該怎麼做才不會惹人厭,怎樣做才能增進好人緣,人脈廣就代表能有更多資源。 為了"好人緣"這個詞,我們常產生大量內耗,有時連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都不敢直接拒絕,還要左彎右拐委婉表明,長久下來累積非常多不愉快。
這些溝通技巧曾讓我在購買數萬元電腦時店員主動給予優惠,在面試時更容易得到offer,在職場更容易獲得同事幫助與信任,社交場合更容易展現魅力獲得好感
這篇文章適用各個年齡與人生階段,男女都適用。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自產內耗,好的生活方式則會減少內耗和增加對外在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