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訓 : 讓我們從零到一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誡訓是甚麼? 

其實這個詞彙並不陌生,以下是來自司法部的答案。

訓誡是由法官向少年指明其不良行為,告知少年須守法 以及將來應遵守的事項,例如:穩定就學或就業、生活作息正常等,並提醒法定代理人(通常是父母)應盡之管教責任,對子女應約束管教。




其實在圈內的概念不變,誡訓者對於被誡訓者的約束,規範和帶領,說起來是不是挺沉重的。




在你迷茫時,是否希望有這樣的一個人向你伸手,握住你的手,帶領你走出糟糕的現狀,渴望有人告訴你一條路,可能這條路與期望不符,但是至少它是一條路,至少這條路它不再通向黑暗。

有沒有一種感受,在你犯錯時,在你覺得需要懲罰時,希望有個人賦予你懲罰疼痛,給予你承認錯誤的機會,有一人把沉浸在”我錯了”的泥潭中拉出來,當告訴你,我原諒你了,所以請你也該放過自己。

是的,是一種救贖感,但把救贖放在任何人身上,我都覺得太沉重,我想這也是誡訓會淡出人們視角的原因。




誡訓與純疼痛系類的sp (純sp) 兩者些許不同?


憑甚麼罰? 為甚麼要罰? 甚至到有甚麼資格罰? 

若是在誡訓關係裡,不論是一個誡訓者還是被誡訓者,在承受誡訓前,這三個問題需要有答案,這樣的誡訓才有意義。

犯了甚麼錯誤,因為錯誤需要被懲罰,即使畏懼懲罰給予的疼痛以及痛苦,但依舊賦予您誡訓我的勸利,並且請求您懲罰我。




在純sp裡,會存在這些問題是否需要思考必要性,自然接受一場疼痛盛宴,很多時刻是不需要思考任何除了安全上的問題,不需要帶著錯誤,不需要帶著愧疚,不需要被救贖,我喜歡疼痛在身上綻放的時刻,喜歡用瘀痕在身上作畫,這一切都理所當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宮璃的誡訓
0會員
5內容數
至那段輝煌的誡訓歲月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到底該怎麼做呢? 看多看久了孩子的問題行為,有時候容易忽略孩子原來的優勢,即使看到好的行為也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如果可以放大這種「理所當然」,才有機會往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也減少需要不斷提醒甚至罵人的辛苦,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
Thumbnail
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到底該怎麼做呢? 看多看久了孩子的問題行為,有時候容易忽略孩子原來的優勢,即使看到好的行為也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如果可以放大這種「理所當然」,才有機會往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也減少需要不斷提醒甚至罵人的辛苦,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
Thumbnail
★皮亞傑-無律、他律、自律 ①無律/道德前期(0-4歲) 缺乏服從規則的意識,人我之別的意識未分化。
Thumbnail
★皮亞傑-無律、他律、自律 ①無律/道德前期(0-4歲) 缺乏服從規則的意識,人我之別的意識未分化。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家,是孩子成長的溫床,給孩子不變的愛和承諾,有規律的生活對幼兒的情緒和智力成長至關重要。
Thumbnail
家,是孩子成長的溫床,給孩子不變的愛和承諾,有規律的生活對幼兒的情緒和智力成長至關重要。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青少年接觸詐騙的現象與原因,並提出了協助涉罪青少年的方法,以及家長應對犯罪議題的建議。家長應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尊重他們的成長過程和感受,並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協助孩子重新評估行為的價值判斷。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青少年接觸詐騙的現象與原因,並提出了協助涉罪青少年的方法,以及家長應對犯罪議題的建議。家長應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尊重他們的成長過程和感受,並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協助孩子重新評估行為的價值判斷。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