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朋友群中,有人發了個問題來詢問,情況大致如下:
同事妹妹的孩子在學校裡,因為上課時間與同學離開教室,因而被老師懲罰了,同事妹妹的孩子說是被同學逼迫才跟著他一起離開教室,但老師卻不聽解釋,連同自己一起處罰了,言語中還透漏著委屈。
同事在群裡詢問該怎麼處理這樣的狀況,標記了群內已經為人父母的幾位朋友解答,有一個同事一鼓作氣地發表了他對此事的看法。他主張孩子一定說了謊,為了自保,大多數的人都會避重就輕的描述事情發生的經過,孩子在師長與家長的面前會有不一樣的面貌,要雙重確認才好,不要傻傻被孩子騙了,搞不好在老師口中,自己孩子才是帶頭搗蛋的那一個,更舉了自家四歲幼兒的例子來說,說自家小孩被A踢了一腳回家告狀,問老師,老師回應A說是不小心的,經過了解與對質,結果是因為自家小孩不願意跟A玩,於是就被A踢了一腳,A為了自保才對所有人說了謊。他的結論就是請跟妹妹說小孩說謊是天性,不要溺愛小孩!靜靜看完對方的論點後,我只覺得傻眼,以及替他的孩子感覺壓力山大!
一個人的職業特質,會深深影響他的思路、做法與應對
我發現,職業會影響一個人的思路與習慣很多,這個媽媽是一位三十多歲的法務,在群組內各種話題都很活躍,發表的言論通常帶有很濃厚的批判色彩,並不客觀,用詞上也犀利的咄咄逼人,有時候在看他的這些敘述,會讓旁觀的我感覺很像是法官在審問判案,就像上述這個事件來說,孩子說謊這件事倒不是我覺得有那麼值得討論的,因為就像那個媽媽說的,沒有小孩不說謊,但我覺得應該探討的是,孩子~你為什麼選擇說謊?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
大多數的人都會說謊這個論點我是認同的,就如同那為媽媽所說的,為了自保,說謊是一種自我的保護機制,但就這個事件對我來說,說謊只是問題的表徵,我會比較想了解,孩子~你說不願意那麼做,是同學逼你的,但為何你還是選擇屈服去做了違規的事情?而你既然選擇了去做了違規的選擇,那麼被處罰了也是必然出現的結果。
身為父母,當孩子發生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狀況時,應該要去探究他為何要這麼做,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其實犯錯、說謊這些並不可怕,可怕的在於那些法官父母,不去了解緣由,了解說謊深層的原因,只是憑藉著自己身為父母的權力,批判行為的對錯,那麼孩子就只是懂了說謊是不對的,但不會去深思這個錯,裡面包含了自己該有的判斷,所做的選擇,還有選擇後需要承擔的結果!
人生並非只有是非題,當人生的選擇題或者申論題出現時,就必須要思考要寫出來的答案,所以教育小孩去思考問題,做出選擇,遠比當個法官父母來評斷對錯,我覺得重要多了!
探究事件底下最真實的原因,會發現該檢討的也許不只是犯了錯的孩子
另一個值得思考的一點,是孩子們為何要說謊,凡事必有因,其實小孩子說謊無非就是害怕被處罰,換另一個方向想,自己和孩子的親子關係是不是還有改善的空間,讓他們願意並且放心的跟父母直接對話,而不是害怕恐懼於父母的權威,然後想盡辦法來欺騙大人。對一個這麼小的小孩,家和父母對他來說應該是庇護,是可以放心不害怕的避風港才是。現在的六七年級生,大多已經為人父母了,我們在極權的教育方式底下成長,大多數的人都認為這是很不理想的模式,但卻在自己的育兒上默默步上我們父母的後塵,有時候從教育孩子當中,父母也是需要很多的思考,很多的自我成長,才能與時俱進的跟孩子們一同進步,創造出更棒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