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我的生活很忙碌,忙到我常常忘了自己還在呼吸。 不是什麼劇烈的大風大浪,而是那種,日子看起來有條不紊,但心卻總是懸著的感覺。
每天早起,準備小孩上學,趕著出門,腦袋裡想著工作、家庭、帳單,還有別人對我的期待。我曾經以為,這就是長大的代價,是成為大人的樣子。
後來才發現,那不叫生活,那只是撐著沒倒下而已。
我一直以為自己可以撐得很好,直到有一天,我在便利商店的冷藏櫃前突然紅了眼眶。 那天是個平凡的午後,我只是下班後想買個晚餐。站在冰櫃前,看著一排排微波食品,忽然覺得——我好像真的很久沒有為自己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不是不會,而是不記得該怎麼開始。 我站了很久,最後空著手走了出來。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是不是,把自己弄丟了?」 後來,我開始練習一點點的改變。 我試著早起十分鐘,不是為了趕時間,而是為了泡一杯熱茶,坐下來安靜地喝完。
我開始走路上下班,即使多花一些時間,卻能聽見自己的呼吸。 我學著把社群軟體放一邊,把晚餐桌上的手機關掉,專心看孩子的眼睛、聽他說今天的心情。
我也學會說「不」,不再每件事都答應,不再對每個人都微笑。 這些都不是大事,但它們一點一滴,幫我把生活慢慢拼回來。 我沒有變成什麼超自律的人,也還會有失控的時候,但我學會在心亂的時候,告訴自己:「沒關係,我還在。」 我花了好久,才學會好好生活。
不是把每一件事做對,而是願意回頭照顧那個曾經累壞了的自己。
如果你現在也走在這條路上,我想對你說:你已經做得很好了,真的,慢慢來,我們都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