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好起來,我想找回那尚未踏進社會之前,真誠的心。
進入叢林之後的故事,從這裡展開。
延續上一篇,那次的跌倒並非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詭異的是,每次跌倒的地方都大同小異,這讓我開始懷疑,到底是我的問題還是真的運不順所造成。秉持著警察那找線索的精神,和那向來都蠻準的直覺,我走向了心理諮商的道路。
有時候,那些「不曉得為什麼就…」常常發生,自己也說不上來,唯一能夠相信的大概就是有拜神明的關係吧,相信這都是祂們最好的安排,也相信祂們一直在身邊保佑著。一個人在異鄉工作,心裡的情緒即使向身邊的家人和朋友述說,也總感到很抱歉,很抱歉一直倒垃圾給你們,很抱歉讓你們看到了我的脆弱,於是在那個「不曉得為什麼就…」的情況下,我找到了心理諮商這條路。記得第一次預約當地衛生所的免費晤談,才講沒兩句就哭得稀裡嘩啦,衛生紙整包都快用完了,回看當時,那時候的自己應該很累、很無助吧。
就這樣,我開始尋找諮商所,並開始了自我探索的旅程,起初要把內心的委屈和遭遇說出口,其實沒那麼容易,就好像傷口在清創那樣,你必須先把蓋在上面的紗布拿掉(因為曾經視而不見),然後慢慢的清理、慢慢的治癒潰爛的部分,過程肯定是痛的,但你深信只要去看見它,就能好的比較快。
以前的我不曾「真正」感受自己的情緒,一有情緒我都選擇把它丟在旁邊,久了真的就像沒整理的倉庫,凌亂且佈滿灰塵。一路走來,我開始學會自我覺察,開始意識到自己在過度努力,開始能從第三視角看自己,這些都需要時間、需要練習。我個性急,很常會因為沒看見什麼特別的成效就想放棄(好啦現在還是會),清倉庫也是會累的,畢竟累積了那麼多無用的負擔,真的途中會很想放棄也是蠻正常的(開始自圓其說),所以某種程度而言,這也在考驗著我的慣性,給自己一點時間慢慢做好一件事,才能真的有所收穫。
第一次諮商大約過了半年就停了,我以為好起來了,所以選擇結束,結果同樣的事件在我換了環境和工作內容後又再次發生,天啊我當時非常生氣耶,覺得到底!為什麼又掉進同樣的迴圈裡!我就這麼欠欺負嗎!種種情緒直竄腦門,但冷靜過後才明白,可能內心深處還有我尚未發覺的陰影存在,就像心理學家榮格所講的:你拒絕成長,成長就會殺死你。
我依然在諮商的路上,透過它,我能夠在情緒上來的瞬間,不被帶著走,也能比較從情境中抽離,看見那其中的「為什麼」。我想好起來,我想找回那尚未踏進社會之前,真誠的心。「And l‘ve always been a go-getter,there’s truth in every world I write.But still,the growing pains,they’re keeping me up at night.」—Alessia Cara《Growing P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