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聊一個聽起來像耍帥的縮寫,但其實是 AI 世界裡的狠角色——YOLO。
不是「You Only Live Once」那個 YOLO,而是:
You Only Look Once(只看一次,就全框出來)。這名字超帥,而且它的功能也真的很猛。
違停被拍照?抓你的是 AI,不是警察

有一天你停在紅線上,想說只是買個飲料沒差吧?
兩天後,一張罰單寄來,附帶一張照片,上面清楚標出你的車、停的區域,還有時間地點。
你以為是路邊警察偷拍?
不,是 YOLO 這種「物件偵測模型」早就架在監視器上,幫警方一眼看穿你停錯地方的畫面。
超商結帳機:現在靠嗶,未來靠「被認出」
現在的便利商店自助結帳,還是得刷條碼。
你拿一瓶無糖綠茶,嗶一下,才能結帳成功。
但未來呢?
不再需要條碼,AI 會直接「看商品本人」就知道你拿了什麼。
這叫做「視覺辨識結帳」:
- 攝影機用 YOLO 框出所有物件
- AI 模型判斷這是紅茶、可樂、還是飯糰
- 自動顯示品項與價格,一次結帳,連手都不用多動
Amazon Go:不嗶、不排、不拿錢,直接走人
你以為這只是幻想?
Amazon Go 無人商店已經實現這一切!
進門刷 App,一進去你就被無數鏡頭盯著。
你拿什麼、放回什麼,全都被記錄。
不用嗶、不用說、不用掃條碼,離開商店後,系統直接幫你算錢並從 App 扣款。
這就是 YOLO 結合電腦視覺的實戰應用,看你一眼,什麼都知道。
YOLO 還在哪裡出沒?其實你早遇過
- 監視器抓違停、闖紅燈
- 工廠抓瑕疵、品檢 NG 商品
- 自駕車辨識行人、車輛、路標
- 醫院幫醫生圈出 X 光裡的腫瘤
- 機器人抓物品分類、撿東西
一句話記 YOLO:
只看一次,就能框出你畫面裡的所有物件,還順便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