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逛傳統五金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前很喜歡振宇五金,因為它偏機械五金,不能說很專業,但是東西多可以自己逛價格也合理。現在東西越來越少,而且價格越來越高。高到我覺得小北百貨都比他好好逛。


我以前喜歡逛一些非大型連鎖的家庭五金,以前大久久、大盤大、還有無數間倒掉的都很好逛。因為裡面常常挖到寶,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但是現在的大型五金行,都導入系統,最直接的影響大概就是,銷量不好的東西就不會再進貨。於是架上擺的都是銷量好的東西,我都開玩笑說:每間五金行都變成小北百貨的樣子。站在管理的角度來看這沒有錯,但是站在我的角度,每間五金行都變得一樣,不再會挖到寶,全都往客戶多的家用五金靠攏。只是覺得可惜,大家都用同一套管理模式下,大家都變得一樣。


我不喜歡逛傳統的五金行,應該說傳統五金行本來就不是逛的。他適合直接買東西。可是身為一個開發人員,因該都很清楚台灣的環境很不適合開發。一來是很多新開發產品,根本沒有確認規格,所以去逛逛五金賣場可以幫助自己用一些容易取得的規格零件來架構產品。可是傳統五金行沒得逛,通常老闆沒有也不願意拿出所有的產品規格表來供查詢,常常買不到零件。相對的強國就很方便,規格齊全,重點是會把規格資料都拿出來供查詢挑選。


然後傳統五金行最糟糕的一點就是,你跟他講什麼他聽不懂,他說什麼你也聽不懂。大家應該都知道很多零件跟五金都有特殊的名字,大多是英文變日文,日文變台語,台語變奇怪的音流傳下來的。很多不是那個行業的人,根本聽不懂。很可能你去傳統五金行說:我要一隻游標卡尺。他會說那是什麼?他不知道,他沒有賣。可能溝通一番之後,他才說:你要羅利死拉~然後在取笑你一番,說你連名字都不會講。那怕他所謂的"羅利死"盒子上就寫著"游標卡尺"。


當然舉游標卡尺當範例比較誇張,這個大部分五金行都聽得懂,可是很多零件真的是這種場景。我不能理解五金行的老闆有點嘲諷客人聽不懂術語是什麼心態,覺得外行的心態?可是我覺得五金行老闆連工具零件的"正確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俗名,才應該覺得丟臉跟不專業吧。


就像有人說,美國無所不用其極的不使用公制單位。這個真的很討厭,搞得很多規格很亂。可是人家是美國,他就是老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筷邸家話家常
1會員
156內容數
從設計機車到生產巴士,又從巴士回到設計餐具。從工程師到管很多人,又從主管到沒人可管。如果賺錢是衡量人生的準則,那還處於一事無成的階段。 工作,除了賺錢外,應該還是需要一些理想跟堅持吧?
好筷邸家話家常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電商基本上是一個目前我放生的項目,因為我覺得我現在的能量不足以經營電商。網路上有很多課程,教你怎樣經營公司,教你怎麼經營電商,教你怎樣買股票,教你怎樣投資。每一個都說得只要去上課就能成功,可是這麼多學員,成功的有多少? 失敗的模式大同小異,但是成功的模式卻無法複製。 這麼厲害,那些老師還不去投資
2025/04/28
電商基本上是一個目前我放生的項目,因為我覺得我現在的能量不足以經營電商。網路上有很多課程,教你怎樣經營公司,教你怎麼經營電商,教你怎樣買股票,教你怎樣投資。每一個都說得只要去上課就能成功,可是這麼多學員,成功的有多少? 失敗的模式大同小異,但是成功的模式卻無法複製。 這麼厲害,那些老師還不去投資
2025/04/27
做圖一直以來都是很困擾我的事情。工程師沒有美感,所以有AI之後常常我都懶得做圖。譬如特價海報,用AI寫上需求,去大個便出來就好了,就是下面這張圖。有些自型字體會差強人意,或是語法會錯誤,通常我都是去除文字之後重新打上文字,我覺得效果不錯。 瞧瞧以前的宣傳海報,紅色底加文字,文字放大,WORD就
Thumbnail
2025/04/27
做圖一直以來都是很困擾我的事情。工程師沒有美感,所以有AI之後常常我都懶得做圖。譬如特價海報,用AI寫上需求,去大個便出來就好了,就是下面這張圖。有些自型字體會差強人意,或是語法會錯誤,通常我都是去除文字之後重新打上文字,我覺得效果不錯。 瞧瞧以前的宣傳海報,紅色底加文字,文字放大,WORD就
Thumbnail
2025/04/25
很多人都這樣說,做生意成功的重點在於選物,只要選到對的產品幾乎就成功八成。 這句話我認為沒有錯,但是總覺得哪裡不對。如果做生意只是為了賺錢,這句話沒錯。但是我總覺得,工作,應該不只是為了賺錢吧! 所以有上一篇文章,我覺得現在五金百貨業特色漸漸消失,只剩下小北百貨的感覺。東西大同小異,這不
2025/04/25
很多人都這樣說,做生意成功的重點在於選物,只要選到對的產品幾乎就成功八成。 這句話我認為沒有錯,但是總覺得哪裡不對。如果做生意只是為了賺錢,這句話沒錯。但是我總覺得,工作,應該不只是為了賺錢吧! 所以有上一篇文章,我覺得現在五金百貨業特色漸漸消失,只剩下小北百貨的感覺。東西大同小異,這不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第一次去市集擺攤! 初期選物方式: 1. 整理了家裡用不到的東西,自己覺得多餘的東西,大家可能也覺得多餘 看大家準備帶什麼東西,發現大家都沒帶玩具、低價物品為主,就沒帶年輕人會愛的東西 參加完以後選物: 可以準備更多元化的東西,玩具、衣服類型的有一些客群 以應付所有客人 積極地推銷
Thumbnail
第一次去市集擺攤! 初期選物方式: 1. 整理了家裡用不到的東西,自己覺得多餘的東西,大家可能也覺得多餘 看大家準備帶什麼東西,發現大家都沒帶玩具、低價物品為主,就沒帶年輕人會愛的東西 參加完以後選物: 可以準備更多元化的東西,玩具、衣服類型的有一些客群 以應付所有客人 積極地推銷
Thumbnail
許多菜市場與二書店,只會打一折的價錢給你賣。你還不如自己珍藏。現在看到誠品在賣黑色膠捲就是一個例子。高雄的駁二是也在賣黑色膠捲與古董。蹭一波文藝復興的流量,但這就是藝術投資。現在別人不要的東西,以後會有人需要。如同我前天要把鑽孔機賣打破銅爛鐵的商人,他只想用很少的錢換取我的回收物。結果有一個水電
Thumbnail
許多菜市場與二書店,只會打一折的價錢給你賣。你還不如自己珍藏。現在看到誠品在賣黑色膠捲就是一個例子。高雄的駁二是也在賣黑色膠捲與古董。蹭一波文藝復興的流量,但這就是藝術投資。現在別人不要的東西,以後會有人需要。如同我前天要把鑽孔機賣打破銅爛鐵的商人,他只想用很少的錢換取我的回收物。結果有一個水電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T頻道!謝謝大家! 我從以前就超討厭網購! 喜歡去實體店面購物! 據說現在又風水輪流轉了! 電商又要挫咧等!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似乎是不變的鐵律! 還好我只是個上班族! 商場上的戰爭就當好戲看囉!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T頻道!謝謝大家! 我從以前就超討厭網購! 喜歡去實體店面購物! 據說現在又風水輪流轉了! 電商又要挫咧等!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似乎是不變的鐵律! 還好我只是個上班族! 商場上的戰爭就當好戲看囉!
Thumbnail
我年輕時,喜歡逛大賣場。   假日時,常帶孩子去逛大賣場。 每次去逛,都買很多東西,滿載而歸,結果就是家裡一堆雜物。 有些東西,放了幾年沒用到。本來想丟掉,但想到都是花錢買來的,捨不得丟,結果雜物愈來愈多。   現在到了樂齡的年齡,不喜歡逛大賣場了,也很少逛大賣場。
Thumbnail
我年輕時,喜歡逛大賣場。   假日時,常帶孩子去逛大賣場。 每次去逛,都買很多東西,滿載而歸,結果就是家裡一堆雜物。 有些東西,放了幾年沒用到。本來想丟掉,但想到都是花錢買來的,捨不得丟,結果雜物愈來愈多。   現在到了樂齡的年齡,不喜歡逛大賣場了,也很少逛大賣場。
Thumbnail
最近整理著過去2-3年讀過書的閱讀筆記,回憶當下,很適合現在來聊聊... 4月電價,漲了。 當電價漲聲響起,周邊跟電有關的生活一切,通通爆炸漲.... 吃午飯的時候,發現小攤的生意爆炸好,反倒是一些有意境,有裝潢的店家,倒沒感覺什麼太大的人潮,或許是大家上班的關係。 可到了晚上,那會排隊的店
Thumbnail
最近整理著過去2-3年讀過書的閱讀筆記,回憶當下,很適合現在來聊聊... 4月電價,漲了。 當電價漲聲響起,周邊跟電有關的生活一切,通通爆炸漲.... 吃午飯的時候,發現小攤的生意爆炸好,反倒是一些有意境,有裝潢的店家,倒沒感覺什麼太大的人潮,或許是大家上班的關係。 可到了晚上,那會排隊的店
Thumbnail
今天途經以前常逛的商店街,即便沒有任何打算購買的物品,依然控制不住腳步,朝那個方向走了過去。但走在街上看著商鋪裡各種琳瑯滿目的商品時,我發現自己今天的心境,和以前全然不同了。
Thumbnail
今天途經以前常逛的商店街,即便沒有任何打算購買的物品,依然控制不住腳步,朝那個方向走了過去。但走在街上看著商鋪裡各種琳瑯滿目的商品時,我發現自己今天的心境,和以前全然不同了。
Thumbnail
「沒人會因為我需要錢,就向我買產品或服務」,但就算這是一個很好懂的概念,人們普遍還是一直用力地在賣「產品」。而忽略了銷售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沒人會因為我需要錢,就向我買產品或服務」,但就算這是一個很好懂的概念,人們普遍還是一直用力地在賣「產品」。而忽略了銷售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五金百貨大賣場在台灣到處都可以看得見 五金百貨大賣場可以說是遍布全台的每個角落,這類的店家客群大概會從35歲至55歲之間,年紀再大一點的也都會往這個地方去消費,在以前沒有那麼多便利商店的時候,這樣的賣場就跟區域性的好鄰居一樣,只要家人有要買東西就會去店家找。
Thumbnail
五金百貨大賣場在台灣到處都可以看得見 五金百貨大賣場可以說是遍布全台的每個角落,這類的店家客群大概會從35歲至55歲之間,年紀再大一點的也都會往這個地方去消費,在以前沒有那麼多便利商店的時候,這樣的賣場就跟區域性的好鄰居一樣,只要家人有要買東西就會去店家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