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26日,我在台中國資圖有一場分享,名為《圖畫書好看「法」》,
將從國資圖的法文繪本館藏說起。於是到其三樓比利時資料中心挖挖寶,借了這本以palindrome方式發想創作的繪本《孿生國遊記》(J’étais au pays de Ava & Ève),文、圖/Anne-Margot Ramstein。
palindrome是形容詞和名詞,指一個字/句子/文章,從左到右和從右至左都讀得通。翻成中文就是「迴文」啦!
我也試寫了一句:『看要不要不要看』。真好玩!
《孿生國遊記》(J’étais au pays de Ava & Ève)文、圖/Anne-Margot Ramstein
如果書名直譯的話是:「我曾在Ava和Ève的國家」,「我」是Bob,文中自稱「BB」;Ava 和Ève是一對長得很像卻性格迥異的雙胞胎。BB和雙胞胎是筆友,接受Ava和Ève的邀約,到他們的國家一遊。
想想:決定用最像書名也稍符合內容的「~遊記」命之。
文字以書信形式呈現,四封BB寫給他媽媽的郵件和一封媽媽捎來的回信,介紹Ava和Ève所住的地方——一切都是「對稱的」!
「對稱」—這本圖畫書的關鍵字,編排方式是以一封信搭數張跨頁對稱圖,而每張對稱圖各配一個「迴文」(palindrome)。
法文(英文也是)的迴文是指從左到右與從右至左都是同樣意思的文字(或句子),例如:『ressasser』(再次重複~)。中文像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另有一種中文迴文,是從任一字開始都能成句,如「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林世仁老師的《書生嚇一跳》那篇故事就出現很多這類有趣的迴文。
所以,這本繪本重點不在故事內容,而是「設計」:圖、文的對稱設計!
當然圖像也表現得相當「挑戰」—挑戰讀者的習慣,用了各種特殊螢光色,機械感的線條(包括字體)、構圖。(我就有點讀得吃力!)
作、繪者Anne-Margot Ramstein曾獲得2015年波隆那的拉加茲獎(《之前,之後》Avant, après),我個人覺得這本2019出版的作品在內容、翻頁…等方面設計都弱掉了。
但對於大膽嘗試的勇氣,還是想為法國出版界拍拍手,開了我這種普通讀者的眼界!#
*4月26日在台中國資圖我有一場法文繪本分享
免報名,一起來翻翻、聽聽法文圖畫書囉!
https://www.nlpi.edu.tw/ActivityInfoDetailC00120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