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認識一個外國的觀光客,北歐的一個女生..
當她問,這高雄有哪邊好玩,我給她推薦了新崛江,她問大概幾點可以去,我說大概中午過後,然後他去逛街之後,發現很多店於中午過後都還沒開,甚至要到下午2~3點之後才開
然後她傳一條簡訊給我 “why you tell me this time…”
她問了第二個問題,哪邊有好吃的地方,我給她推薦了六合夜市,然後他去吃東西之後,發現販點稀稀落落,而且不是全部都是吃東西的美食街..
然後她傳一條簡訊給我 “why you tell me this place…”
結論
1.我覺得好心沒好報,不管別人如何幫你,出發點是好的,所以不管你有沒有得到實質幫忙,應該感謝。
2.我覺得真的介紹錯誤,胡亂幫忙或是幫一半,不如不幫,雖出發點是好意,但對方的需要我們無法完全理解、無法完全做到,無法對症下藥,無法充分滿足,造成對方觀感極差,原本的好意變成了一件悲劇,
3.幫忙之前事先問清楚需求,到底是要什麼,避免誤解落差,造成文不對題。幫忙之前先講清楚,我幫的是什麼部分,是建議、是觀點、是方法論,只是提供你想法、邏輯概念,能否有所得,是否願意執行,在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