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兩位創作者:在法蘭迪斯可市裡生活與敘事

童里繪本洋行-avatar-img
發佈於深度專欄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Thierry Van Hasselt 的創作根源與建立創作實驗場

Thierry Van Hasselt 是一位漫畫創作者,同時也是 Frémok 出版社的編輯,並在布魯塞爾聖盧克藝術學院擔任漫畫教授。他本身便是該校的校友,曾在此學習漫畫,並與在學期間認識的幾位朋友組成了一個創作團體。該團體最初名為 Frigo,後來更名為 Fréon,最終發展為今日的 Frémok。他們致力於創作實驗性漫畫,探索漫畫語言的邊界。

這個團體後來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成為一個創作實驗室。當時,他們的作品風格難以在傳統出版社中找到立足之地,因為主流出版社仍然較為保守。然而今日,隨著時間推移,整體漫畫出版環境也出現了許多變化。

 

駐村的啟發:與心智障礙藝術家的創作對話

Frémok 出版社在發展過程中,曾受邀參與 S 工作室的駐村計畫。該創作中心專為心智障礙藝術家設立,Van Hasselt 與這些藝術家一同進行了駐村創作與合作計畫。在那裡,他遇見了藝術家 Marcel Schmitz(馬賽爾)。更準確地說,他原本就已認識馬賽爾,但在某次造訪時,他驚喜地發現馬賽爾所創造的虛構城市「法蘭迪斯可市」的雛形已經開始出現,第一批建築物也已經建立起來。

Van Hasselt 被其中一座建築——菊苣工廠——深深吸引,那裡的工人全都裸體工作。此外,還有一條名為「教堂隧道」的道路,人們在出發度假前會駕車穿越此隧道,接受一場簡單的聖禮,為旅程祈福。這些建築本身已具強烈的想像力,但更吸引他的,是隱藏其後的那些不可思議的故事。

 

建築與故事並存:漫畫合作計畫的誕生

他意識到,這些故事不應隨著城市的建設被遺忘,而應該被保留並與建築共存。於是他向創作中心的總監 Anne-Françoise 提出合作提案,計畫與馬賽爾共同創作一本圍繞法蘭迪斯可市的漫畫。這個計畫便以《在法蘭迪斯可市生活》為名正式展開。

在創作初期,Van Hasselt 並不確定這部作品最終會走向何方。作為駐村藝術家,他在首次駐村期間完成了約十頁的漫畫內容,而馬賽爾則繼續構築他的城市。不久之後,他們將此計畫展示給日內瓦 Forum Meyrin 劇院的展覽策展人。當時該劇院正在策劃一檔名為「建造者」的展覽,主題探討藝術與建築之間的連結,尤其聚焦原生藝術的觀點。策展人對他們的計畫深感興趣,並邀請他們參展。

 

跨媒材展演:《在法蘭迪斯可市生活》的開放工地展覽

他們決定突破傳統展覽形式,將展場打造為一個「開放的工地」:在展覽期間,馬賽爾繼續建造法蘭迪斯可市,而 Van Hasselt 則在現場繪製漫畫,並與參觀者進行互動。觀眾可自由選擇是否與創作者交流,展場就像一個真實的創作現場,藝術家的工作持續進行。

這也是馬賽爾首次來到日內瓦。他們住在機場附近的一間五星級飯店,馬賽爾對於飯店的豪華設備印象深刻。他特別著迷於瑞士的融雪現象、邊境海關以及旅途中遇見的各種奇妙故事。這些元素也逐漸被他「重建」進法蘭迪斯可市之中。

 

一座移動的城市:旅途與城市建構的雙重敘事

這段創作旅程就此展開。他們決定讓城市隨著旅程一起旅行,並將沿途遇見的建築、空間與故事融合進法蘭迪斯可市裡。Van Hasselt 的漫畫並不只是描繪這座虛構城市本身,也涵蓋圍繞其發生的事件——融合現實城市片段與虛構地景,呈現出雙重敘事的特質。

漫畫的敘事一方面描繪模型中的虛構城市,另一方面也紀錄真實世界中的城市與事件。虛構與現實並無明確的界線,而是不斷交織、相互滲透。

對 Van Hasselt 而言,漫畫不僅要描繪城市的外觀,更需要進入建築的內部。接下來的創作,正是朝向這個方向前進。

當馬賽爾在「法蘭迪斯可市」中建造各種建築物時,Thierry Van Hasselt 認為漫畫作為敘事形式,應該進一步進入這些建築物的內部。他希望能夠描繪這些空間中的生活場景,探索建築背後所蘊含的情感與故事。比方說,一座看似荒誕不經的建築,其實可能是一段私人記憶的具象化,或是一種情感狀態的投射。在這樣的創作過程中,他不僅是在繪製建築,更像是在拆解記憶與幻想的構造,把馬賽爾腦中那座城市的精神面貌視覺化、敘事化。

這種合作的模式,讓他們的作品呈現出極為獨特的多重層次:一方面是馬賽爾用紙板與回收材料搭建的城市,一方面是 Thierry Van Hasselt 將這座城市的內部與日常,透過漫畫語言表現出來。漫畫的節奏、格子的編排與圖像的連貫性,與建築的堆疊、開口與空間的組織,兩者在這樣的創作中相互呼應,產生出強烈的敘事張力。

透過這個合作計畫,Thierry Van Hasselt 也進一步思考了漫畫語言的可能性。他不再只是把漫畫當成一種平面的敘事載體,而是視其為一種能夠穿梭在空間與記憶之間的媒介。他將創作視為一種探索,既是對漫畫形式的實驗,也是對人類經驗的細膩捕捉。

 

這項計畫《在法蘭迪斯可市生活》最終不僅是一部漫畫,也是一場展覽、一個工作坊、一個共同創造的過程。對 Thierry Van Hasselt 而言,它也見證了漫畫與其他藝術形式的交匯點,證明了漫畫作為藝術語言,具備極大的開展性與深度。透過與馬賽爾這位原生藝術家的合作,他不只是將對方的作品視為靈感來源,更是將彼此的創作融為一體,共同建構出一座既虛構又真實、既私密又開放的城市——法蘭迪斯可市。

 


 

avatar-img
童里繪本溫室 • 插畫培養皿
230會員
176內容數
童里是間外語繪本專門書店,2016年始於網路書店,2018年成立實體書店。聚焦於繪本藝術與插畫創作交流,選書核心以藝術性、哲思性、文學性高和有觀點的繪本為主。繪本的每一頁都是畫作,而一本繪本就像是一場畫展,其中也蘊含許多觀點,美麗又近人,從書架上便能隨手捻來,日常中享受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來自比利時的Anne Brouillard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巧妙地將文字與插圖交織在一起。她的筆觸帶有詩意,文字在她的筆下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而是一種音韻的音樂,彷彿能在讀者的心中激起一種悠揚的旋律。她的書寫,敏銳地捕捉到感官語言的微妙變化,隨著季節的變遷、一天中時刻的更替流轉。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程,那麼默德‧侯桀(Maud Roegiers)便是一位旅途中不斷拾起細碎寶石的探險者。這些寶石,透過她的筆尖與色彩,創作出十多本溫暖人心的繪本。她的創作不僅僅是對孩子的陪伴,更是對我們所有人的一種提醒——別忘了停下來,看看生活中那些輕輕呼吸的小美好。
Antoine Guillopé 是一位從事創作與插畫超過二十年的藝術家。他的職業生涯原本是以插畫為目標開始,但因為不認識任何作家,他開始自己撰寫故事,逐漸發現自己熱愛敘事的過程,最終成為一名作家兼插畫家。 從初期為青少年小說設計封面,到後來嘗試創作兒童故事,逐步發展出獨具一格的黑白畫風。他坦言,
來自比利時的Anne Brouillard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巧妙地將文字與插圖交織在一起。她的筆觸帶有詩意,文字在她的筆下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而是一種音韻的音樂,彷彿能在讀者的心中激起一種悠揚的旋律。她的書寫,敏銳地捕捉到感官語言的微妙變化,隨著季節的變遷、一天中時刻的更替流轉。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程,那麼默德‧侯桀(Maud Roegiers)便是一位旅途中不斷拾起細碎寶石的探險者。這些寶石,透過她的筆尖與色彩,創作出十多本溫暖人心的繪本。她的創作不僅僅是對孩子的陪伴,更是對我們所有人的一種提醒——別忘了停下來,看看生活中那些輕輕呼吸的小美好。
Antoine Guillopé 是一位從事創作與插畫超過二十年的藝術家。他的職業生涯原本是以插畫為目標開始,但因為不認識任何作家,他開始自己撰寫故事,逐漸發現自己熱愛敘事的過程,最終成為一名作家兼插畫家。 從初期為青少年小說設計封面,到後來嘗試創作兒童故事,逐步發展出獨具一格的黑白畫風。他坦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鬼才漫畫家藤本タツキ在三年前發表的網路短篇《驀然回首》,僅僅143頁,卻在當時刮起一陣巨大的旋風;這部半自傳的作品,以他對創作的努力、孤獨、嫉妒為靈感,以及2019年京都動畫縱火案的背景,去反思與療癒創作的瓶頸,並紀念縱火案當時逝世的動畫工作者。
Thumbnail
寫著寫著,第五十五篇,來寫「寫作給我的奇蹟、好運」。 我第一次打開寫作,是在東京下雨的午後,很寧靜,待在麵包店複合咖啡館,開啟了第一篇章。我寫的第一篇,是關於在東京遇見了一場展覽。 幾週前,收到很喜歡的日本插畫家渡邊香織的訊息,兩年前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我寫下她。她是我在看雙層公寓時代裡
Thumbnail
很難用一句話去描述、定調《東京日日》,然而他卻能成為我本月的五星愛書之一。他是漫畫,但又像敘事優美的小說,更像尚未完成結局的人生進行式。描繪著你我那交雜甜蜜與苦澀的生活、為了夢想那眼裡曾閃閃發光的東西、那消失的心中火焰、那成長痛的遺憾、那還必須在現實到不行的社會中努力拚搏的日常。
Thumbnail
這篇分享將介紹室長心目中的第一名展覽,種子は語る(Seed Stories)by Thierry Ardouin。
Thumbnail
專注在「私漫畫」跟成人漫畫(不要想歪,是指主題黑暗)的柘植義春,真會寫遊記呀!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日本比較年長的設計師好像都有一種童心未泯的感覺,或許也是因為這股簡單的能量才能造就現在從容的心境,此刻的我真的要好好跟大師們學習啊。
Thumbnail
從前寫作上的多才多藝,要靠記憶,靠真材實料花了很多心力研究很多不同典籍才積累了一些起碼的知識,今天這些努力功夫卻垂手可得,是吾更適宜寫作?
Thumbnail
就在2023年的年底國漫館開展試營運了,非常期待開館時候能夠去一趟這裡,我一直沒有去過刑務所同樣也想來看看這裡的環境。 同樣也在去年我最喜愛的漫畫「夜巡貓」的作者:深谷薰老師,也被邀請來國漫館裡頭作畫,雖然在老師來台期間我沒能到國漫館欣賞老師繪畫的模樣,但我從fb上及推特上都有在關注老師的最新進度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鬼才漫畫家藤本タツキ在三年前發表的網路短篇《驀然回首》,僅僅143頁,卻在當時刮起一陣巨大的旋風;這部半自傳的作品,以他對創作的努力、孤獨、嫉妒為靈感,以及2019年京都動畫縱火案的背景,去反思與療癒創作的瓶頸,並紀念縱火案當時逝世的動畫工作者。
Thumbnail
寫著寫著,第五十五篇,來寫「寫作給我的奇蹟、好運」。 我第一次打開寫作,是在東京下雨的午後,很寧靜,待在麵包店複合咖啡館,開啟了第一篇章。我寫的第一篇,是關於在東京遇見了一場展覽。 幾週前,收到很喜歡的日本插畫家渡邊香織的訊息,兩年前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我寫下她。她是我在看雙層公寓時代裡
Thumbnail
很難用一句話去描述、定調《東京日日》,然而他卻能成為我本月的五星愛書之一。他是漫畫,但又像敘事優美的小說,更像尚未完成結局的人生進行式。描繪著你我那交雜甜蜜與苦澀的生活、為了夢想那眼裡曾閃閃發光的東西、那消失的心中火焰、那成長痛的遺憾、那還必須在現實到不行的社會中努力拚搏的日常。
Thumbnail
這篇分享將介紹室長心目中的第一名展覽,種子は語る(Seed Stories)by Thierry Ardouin。
Thumbnail
專注在「私漫畫」跟成人漫畫(不要想歪,是指主題黑暗)的柘植義春,真會寫遊記呀!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日本比較年長的設計師好像都有一種童心未泯的感覺,或許也是因為這股簡單的能量才能造就現在從容的心境,此刻的我真的要好好跟大師們學習啊。
Thumbnail
從前寫作上的多才多藝,要靠記憶,靠真材實料花了很多心力研究很多不同典籍才積累了一些起碼的知識,今天這些努力功夫卻垂手可得,是吾更適宜寫作?
Thumbnail
就在2023年的年底國漫館開展試營運了,非常期待開館時候能夠去一趟這裡,我一直沒有去過刑務所同樣也想來看看這裡的環境。 同樣也在去年我最喜愛的漫畫「夜巡貓」的作者:深谷薰老師,也被邀請來國漫館裡頭作畫,雖然在老師來台期間我沒能到國漫館欣賞老師繪畫的模樣,但我從fb上及推特上都有在關注老師的最新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