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雙方都吐血的表達雷區之六  我都說對不起了,還不行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網路上有句流行語:「如果道歉有用,那還要警察幹嘛?」,這句話聽起來,好像道歉真的都不管用,既然不管用,那就不要道歉,除非警察拿出證據,不然就否認到底,這樣的思維真的有助於問題的解決嗎?的確,如果是作奸法犯、惡形惡狀,跟執法的警察道歉可能未必管用。但是,如果是不慎的輕微觸法,能在第一時間的、沒有加但書、真誠的道歉,大化小、小化了也不是不可能。

    去年12月18日當天台灣有兩件和道歉有關的新聞,第一件是某知名男藝人不回應前妻道歉要求,結果前妻在網路曝光其婚後種種不倫事件,重創其形象,第二件是公投結束後,某慘敗的政黨主席出面致歉,說一切敗選責任都在他身上,請大家不要找戰犯,沒想到這番言論反遭對手嘲諷,同黨人士也不買單,為什麼這位政客明明道歉了,還會引起內外夾攻?

    上面兩個新聞,都是不懂道歉,一個讓自己藝人形象毀滅最後斷送事業;一個是讓自己領導能力受到質疑,甚至在一個月後的另兩場選舉,這個政黨繼續敗選。敗選之夜,他缺席選後的記者會神隱,引發黨內議論,不滿情緒悶燒;一直到隔天早上他才公開現身說:「失敗他一肩扛起」,不過,還是無法平息同黨黨員的怒火。看來,學會道歉真的是公眾人物與領導者都要精進的議題。

    先來探討為什麼要道歉?我覺得只要符合以下兩個原因的任何一種都應該道歉。

一、 有錯:

為何有人不願承認自己有錯,那位男藝人要等到前妻提出諸多證據才願意道歉,可能原因是沒有覺察能力或自尊心薄弱,但死不認錯對個人並沒有好處,對方只會想方設法證明你有錯,導致關係走向破滅。

二、 有價值:

認錯也是表明願意承擔責任,而能承擔責任的人更值得信任。那位黨主席如果只是檢討自己,並承諾改善面對未來的決心,也就能做到承擔責任與凝聚團隊向心力,但他一句「不要找戰犯」,偏偏所有人都知道他講的戰犯是同黨另一人物,這句話等於是說,這次敗選是那個戰犯的問題,這種卸責於他人的道歉,既沒展現承擔,更破壞團隊凝聚力,是非常錯誤的示範。


我總結一個道歉公式~「及時道歉+改善行動」,當你覺察到應該道歉時,可以應用這個公式:


一、 及時道歉:

第一刻時間認錯至少有四個好處,一是真實面對自己內心而不用欺騙自己,二是證明你有反省檢討能力,三是盡快開始改善行動,四是有更大可能修復關係。上述男藝人和黨主席就是犯了大頭症,少了”及時道歉”的這條筋。其次,道就是「道出原因」,歉就是「表示歉意」,道歉時,向外找原因那叫推卸責任,而向內反省檢討自身並表露懺悔態度,才是百分百的道歉。前年河南有一位譚姓女子酒駕撞死人,開庭審理時受害者家屬寧願放棄約二千萬台幣的賠償金,也要跟法庭求處死刑,就因為之前協商過程中,酒駕肇事者一直沒有道歉,而是跟受害者家屬說「看要多少錢我賠你,不是說要賠你錢了嗎?」,這種完全沒有檢討自己原因更沒展露懊悔歉意,難怪受害家屬不能接受。


二、 改善行動:

「我都說對不起了,還不行嗎?」,這樣的說法不是道歉而是挑釁。大多時候只說對不起並不足以彌補對方的損失,這時候還需要提出改善的行動,上文譚姓肇事者以為賠償行動就是道歉這當然不對,但道歉後沒有行動,也是不行的。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一件事情做錯了搞砸了,能從他人的角度看待這件事情從而發現自身問題的人才是真君子,這道歉才真有價值。那位叫大家不要找戰犯的領導者,就是沒發現自己有問題,而不能發現自己問題的領導者,也將失去追隨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同慶的沙龍
23會員
231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空間,我是黃同慶ching: 走在企業管理、人際觀察與各地文化之間,喜歡用一雙觀察的眼睛、一顆好奇的心,記錄生活與理解世界,這裡是我思想的延伸,也是與你交流的空間。 我相信——生活即體驗,分享即連結,希望這個空間,能陪伴你思考、感受與前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發私訊的時候要注意的事項,包括不要在私訊中侮辱他人、不要持續騷擾他人,以及不能以報警或提告威脅他人。文章建議了一定要謹慎發訊息,避免觸法。希望藉由分享這些議題,讓讀者能夠謹慎因應相關情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發私訊的時候要注意的事項,包括不要在私訊中侮辱他人、不要持續騷擾他人,以及不能以報警或提告威脅他人。文章建議了一定要謹慎發訊息,避免觸法。希望藉由分享這些議題,讓讀者能夠謹慎因應相關情況。
Thumbnail
提供法律諮詢一段時間後,我們觀察到一個特殊現象。來問法律問題的人,常處於極端狀態。犯罪事實不是私人糾紛,影響涉及公權利,需要審酌各種證據資料才能認定。如何透過公證來保障自己無罪,是不可能的。需要與律師討論做準備,或在收到傳票後再討論該怎麼處理。
Thumbnail
提供法律諮詢一段時間後,我們觀察到一個特殊現象。來問法律問題的人,常處於極端狀態。犯罪事實不是私人糾紛,影響涉及公權利,需要審酌各種證據資料才能認定。如何透過公證來保障自己無罪,是不可能的。需要與律師討論做準備,或在收到傳票後再討論該怎麼處理。
Thumbnail
事務所轉傳給我 裡面的內容 我想已經是不擇手段的對我提出各式不合事實的指控 除了理性準備後續訴訟外 除了徹底的傷透心外 已經沒有任何其他情緒 然後我也發現 當心已經被徹底傷透 就沒有什麼可以再傷害我了...
Thumbnail
事務所轉傳給我 裡面的內容 我想已經是不擇手段的對我提出各式不合事實的指控 除了理性準備後續訴訟外 除了徹底的傷透心外 已經沒有任何其他情緒 然後我也發現 當心已經被徹底傷透 就沒有什麼可以再傷害我了...
Thumbnail
如果被罵可以輕易拿到賠償金,那大概每天都會有一堆人整天在大街上激怒別人來討罵吧?被罵確實「有機會」可以透過訴訟請求賠償,但若是想要以此來發家致富,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如果被罵可以輕易拿到賠償金,那大概每天都會有一堆人整天在大街上激怒別人來討罵吧?被罵確實「有機會」可以透過訴訟請求賠償,但若是想要以此來發家致富,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口頭契約很容易說出口... 雙方的認知承諾也可能因理解有誤差... 沒有再三確認,誤解可能由此而生~ 生意場上~即使是甲方的要求,乙方也無需照單全收~ 畢竟許多的要求都來自於利益的堆疊! 當雙方並非站在對等的平台上協商,誤知誤解就隨之而生... 無論是哪一種狀況...都不要讓自己賠掉~
Thumbnail
口頭契約很容易說出口... 雙方的認知承諾也可能因理解有誤差... 沒有再三確認,誤解可能由此而生~ 生意場上~即使是甲方的要求,乙方也無需照單全收~ 畢竟許多的要求都來自於利益的堆疊! 當雙方並非站在對等的平台上協商,誤知誤解就隨之而生... 無論是哪一種狀況...都不要讓自己賠掉~
Thumbnail
當車禍只是微不足道的小車禍時,事後反悔想提告還來得及嗎?沒受傷的行車糾紛可以提告嗎?逼車事件有用嗎?這篇文章分享發生車禍有小糾紛無須報警的訴訟追訴期、行車糾紛提告事項,以及惡意逼車可能提供的證據。
Thumbnail
當車禍只是微不足道的小車禍時,事後反悔想提告還來得及嗎?沒受傷的行車糾紛可以提告嗎?逼車事件有用嗎?這篇文章分享發生車禍有小糾紛無須報警的訴訟追訴期、行車糾紛提告事項,以及惡意逼車可能提供的證據。
Thumbnail
公然侮辱案件想要告贏需在背後多下功夫。確定是私下罵還是在有其他人的場合罵(只有後者才有機會告成)。提告前要確認證據充足並準備周全。
Thumbnail
公然侮辱案件想要告贏需在背後多下功夫。確定是私下罵還是在有其他人的場合罵(只有後者才有機會告成)。提告前要確認證據充足並準備周全。
Thumbnail
遲到的正義從來不是正義,因為那些被耽誤的時間、失去的信任、崩垮的未來,這些再多賠償也喚不回來。
Thumbnail
遲到的正義從來不是正義,因為那些被耽誤的時間、失去的信任、崩垮的未來,這些再多賠償也喚不回來。
Thumbnail
如何在網路上面對匿名罵人的情況?本文提供了被罵的人提告的門檻低,但證據決定勝負,如何應對沒錄音證據的情況等相關建議。
Thumbnail
如何在網路上面對匿名罵人的情況?本文提供了被罵的人提告的門檻低,但證據決定勝負,如何應對沒錄音證據的情況等相關建議。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在電視上看到有人因為被罵而獲得賠償的新聞?聽到有錢拿,似乎偶爾被罵幾句也無所謂了。但等真的到法院去提告,卻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告,從證據到訴狀都不知道怎麼準備,甚至連最重要的賠償金也不會開,在踏進法院前就問題滿滿,能不能順利打完官司實在令人堪憂。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在電視上看到有人因為被罵而獲得賠償的新聞?聽到有錢拿,似乎偶爾被罵幾句也無所謂了。但等真的到法院去提告,卻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告,從證據到訴狀都不知道怎麼準備,甚至連最重要的賠償金也不會開,在踏進法院前就問題滿滿,能不能順利打完官司實在令人堪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