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Apr.13 征服澎湖風浪:我的第一次Ironman完賽紀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星期六早上,站在嵵裡沙灘,看著南風帶來的浪花,回想星期五傍晚平靜的海面,若不是曾經拍下照片,就彷彿只是一場好夢,未曾真實存在。

4/11傍晚的嵵裡沙灘

4/11傍晚的嵵裡沙灘

硬著頭皮穿上防寒衣戴上蛙鏡,走到大腿深度,在浪花之間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一個浪打來踉蹌倒退了兩步,「明天該怎麼辦?別管成績了,能平安回來嗎?」

raw-image

鑽浪出發,感覺著水流,「現在應該可以出水面換氣吧」,一出水卻看到更高的一個浪頭像一堵牆似的矗立在眼前,低頭再鑽一個浪出來發現自己在半空中,免費體驗了自由落體的暈眩感。就這樣換口氣再潛下去,再一口氣,再一口氣,直到過了「搖滾區」之後才勉強能好好游。

海水加上防寒衣的浮力讓我覺得很安心,找到浮球後可以穩穩的前進,但賽道是1.9km兩趟,意味著明天要兩次進出搖滾區,第一次也就罷了,我對於第二趟完全不抱任何期待。

驚魂未定的上岸,先去天后宮拜拜後,決定騎機車去認識一下自行車賽道。大會的指標非常清楚,我騎著機車完全不需要開地圖,直接跟著指標騎就好了。騎著騎著只有一種感覺:「澎湖好大啊~~~」去年來的時候被遊覽車載著逛,通梁古榕、大菓葉、二坎聚落、跨海大橋,反正上車瞇一下就到了,這回騎著機車整個距離感完全不一樣,這距離騎機車都快要崩潰了,明天要騎腳踏車來?!

下午把車和兩個轉換袋都交給大會之後,就沒什麼好多想的了。反正,整個一~三月,累積跑量只有兩百多公里,最遠的一次只有16k;單車很少外騎,幾乎都是訓練台,最久的一次也不過2.5小時;可能只有游泳累積快要40k,勉強算是有認真練的,但全部都是25m短池,沒有去50m長池練習過,更沒有去開放水域練習過;至於防寒衣?賽前一週才從床底下挖出來,扣除賽前一天的練習,上次使用竟然要追溯到去年三月LAVA玩賽樂園!這麼貧乏的訓練量,安全完賽就是最好的策略了。

昨晚有雨,因此鞋子是早上才卡進踏板的。三鐵卡鞋沒有預先把魔鬼氈解開,這個低級錯誤好像是我的老症頭,但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要上路了才會發現。

raw-image

一如氣象報告說的,風向變了,昨天的南風到今天變成北風,浪沒有昨天那麼瘋狂,但大會還是考慮選手安全,把兩圈的海泳降為一圈。出發時間也從0600往後推遲到0625,原訂每5秒放行5人的rolling start,改成放行2人。

三角形路線第一邊是距離最短的,依照計畫鑽浪出發,我試著在每次定位的過程中判斷水流方向,拐過第一個轉彎點後,進入比較漫長的路段,這一段各個浮球的連線被水流拖成一個比較明顯的弧線,我的策略是始終找看得見最遠的一顆球,維持5口氣一抬頭的節奏,在速度跟方向之間找自己的平衡。繞過第二顆橘色浮球後,多花了一點時間找岸上的終點拱門,穩住定位穩住呼吸穩住節奏,游著游著就再次看見底下的沙灘,抓個合適的地點觸地,速速過拱門。瞄了一眼手錶,40min!滿心以為今天超常發揮大破PB,原來只是靠著精準定位省下距離賺了時間。

raw-image

進入T1,今天最好運的一件事降臨了,原本我有點懊惱眼鏡沒有放進終點衣物袋,只好先塞進T1轉換袋裡面,現在卻發現我一開始放在T1的風鏡是錯的,剛剛沒送往終點的眼鏡立刻派上用場,歪打正著的解決了困境。

raw-image

前輩們有交代,騎車要放鬆一點,預留跑步的體能,只是我的車錶也在各種手忙腳亂中遺落在旅館。不管,光是現在還有眼鏡可以用,我今天就是超級幸運兒,風再大坡再陡我都會搞定!

從嵵裡往跨海大橋約莫45km,這一段大致上是北上,配上當天的北風大部分都是逆風,在上路之前我其實並不擔心,滿心以為我會穩穩的趴在鐵車上,西濱的東北季風我也扛過幾次,不怕!上路才知道,澎湖的風遠比東北季風可怕,問題不在風有多強,而在澎湖的風並不是穩穩的吹,不時就颳起一陣側風,龍頭彷彿被踹了一腳般瞬間偏航,據說當天還颳倒了幾個選手,還好我體重夠重,幾次下來沒有被擊倒,但對於肩膀、手臂甚至核心的考驗也是夠嗆的。

第一個補給站本來打算動態補給的,哪知道在強風下控車如此困難,接連碰飛三瓶水之後,我乖乖停車拿了一個水壺,志工看我停車還一度以為我有狀況要幫忙,向他道謝之後再度出發。

跨海大橋輕鬆愉快的飛了過去,可能是我這一路第一次真心的笑出來。到這裡我都還維持著補給紀律,每15km左右吞一包膠,適時補水。鯨魚洞補給站決定拿運動飲料可能是一個錯誤,喝了運動飲料之後開始不太想吞膠,這個決定的苦果將在後面發酵。在西嶼乘著風第一次南下的時候,還以為今天北風的磨難已經過去了,這個蠢念頭很快的在內垵第一次折返的時候被狠狠打醒,剛剛的順風+下坡有多快樂,現在的逆風+上坡就有多痛苦,咬著牙翻過大菓葉和二崁,直奔跨海大橋老漁翁。

raw-image

第二趟,在鯨魚洞停車上個廁所之後重新出發,這一趟的下坡還表現不錯,賺了一些時間給後面花。回到老漁翁,把特需袋裡面的花生湯喝掉,進入下半場。

第三趟,第四趟,先前補給紀律廢弛加上體能的衰退,速度越來越慢,爬坡的齒比越掛越輕,到了第四趟折返之後,大腿已經開始出現抽筋前兆,完全不敢再掛大盤,只能靠著不停的信心喊話,試著從心靈層面緩解可能的危機。

第四次進入跨海大橋旁的補給站,我突然看懂補給站在「140k」的0上面貼了一撇是什麼意思了,原來這在告訴我,在路線修改過後,這裡已經從140km變成了146km。第四次揮別老漁翁,這次終於可以右轉了。迎面而來的風牆像是在跟我收先前爽爽過橋的過路費,是要趴空力把減阻,還是要握煞車把控車?讓我陷入掙扎。

raw-image

過橋之後就是最後的南下,直奔馬公(嚴格來說還是有很多東西向的部分),風小了一些也依稀感覺得到順風,看著所剩不多的里程,無心思考後面還要跑個全馬這件事,直接進入追擊模式,努力想追回一點時間。經過軍醫院,看著速度更快的好手們早已轉換成跑步模式,在陽光下揮汗跑著。如果你問我期待嗎?一點也不!

事後調記錄出來看,均瓦154比設定的目標高,特別是考慮到我2023年CT113也不過均瓦150,單車段過度的輸出,將讓岌岌可危的跑步陷入絕境。

raw-image

下車進T2,我第一次累到忘記三鐵鞋的下車流程,而是跟平常公路車一樣下車,喀喀喀的走了進去,就知道腦袋已經累到無法多思考了。掛好車,拎著轉換袋進入更衣帳,吃掉原先計畫好的轉換補給,從2266到226之間,現在只隔著一個全馬了。

但真的已經很累了,原先跑步就是弱項的我,在第一趟也只能跑跑走走的推進,通往軍醫院的上坡更完全放棄掙扎,走上去再跑下來,而每一趟跑下山的部分也就成為我每一趟「維持跑步」最長的部分了。

第二趟下山之後感覺到入夜的涼意,趕緊拿出預先準備在特需袋裡面的背心穿上。在進入市區後被Woody追上,拖著他陪我磨了大約1k,過了終點旁的補給站才放他先走。在特需袋擺保暖衣物是賽前讀到的好建議,於是出發前就特地準備好這件背心,減少風中的熱量散失。

raw-image

從暮色到漆黑,全身上下各種酸痛都在吶喊著要我休息,最嚴重的可能是腳底感覺有個小小的縐折,每一步都很不舒服,但脫下鞋子檢查又沒有。腳踝因為襪子很低,因此被晶片束帶的魔鬼氈磨得有點痛,左腳受不了就換右腳,右腳受不了又換回左腳....
跑起來有困難,就努力往前走...走...走...計算著每一個轉彎的時間,計算著關門的時間。第三趟很絕望,很怕被關門,每次想到還有半馬橫在前面就很氣餒。錯過了終點的火舞表演、音樂表演,在賽道上一步又一步的磨著。

raw-image

進入第四趟,確定區段關門沒有我的事,放下心裡的一顆石頭,心情也開始輕鬆起來,開開心心的跟每個補給站道別,「你今天不用再看到我了!」拿到最後一個信物手環,下山回終點!十五個小時的努力,就為了主持人那一句「you are an IronMan」

raw-image

回頭跟賽道鞠了個躬,接過獎牌和完賽紀念品,回想今天這一路也不由得掉下幾滴淚(竟然被主持人注意到了)。

拖著滿身的酸痛,爬往賽後餐點&按摩區略微休息之後,就決定把終點衣物先領了回去休息,讓單車在T2過夜,明天再領。以為會爽快的一覺到天明,想不到這晚卻是翻來覆去,不管身體怎麼擺都覺得不對勁,最後又起了個早迎接馬公的日出。

raw-image

不知道為什麼,幾乎每個鐵人伙伴都以為我完成過226,而事實上我從來沒有挑戰過這個距離,就連今年的IM澎湖也因為風浪因素,並不是個3.8+180+42的賽制,但我至少是一步一步的把IronMan給磨完了。放棄了今年的CT,把我的初226交給了澎湖IM,這一來是考慮到CT要支援阿右的25.75&小鐵雙重賽,自己前一天下場比賽諸多不便;二來也是想體驗一下海泳的鐵人賽。

raw-image

IM的氣氛和CT是完全不同的,私心認為CT那滿滿的嘉年華風格,最好的選擇是報名那貴死了的接力賽,和幾個好朋友,甚至幾個家庭一起歡樂衝線,歡樂的感覺會隨著人數增加而堆疊上升。而IM則是給自己的修練,嵵裡沙灘的浪,無所不在的風,厭世的貪食蛇賽道,那種「痛苦而快樂著」的感覺似乎無所不在。至於明年要不要湊那傳說中的二0二六二二六的熱鬧呢?讓我再想想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rich Chen的生活點滴
1會員
49內容數
旅行,運動,或者兩者的組合
2025/04/13
聖馬可廣場,歐洲最美的客廳,擁有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聖馬可鐘樓、總督宮等著名景點。本文分享清晨、下午等不同時段的聖馬可廣場風貌,並提及聖喬治馬焦雷教堂、嘆息橋等景點,以及在麥桿橋上拍攝的景色。
Thumbnail
2025/04/13
聖馬可廣場,歐洲最美的客廳,擁有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聖馬可鐘樓、總督宮等著名景點。本文分享清晨、下午等不同時段的聖馬可廣場風貌,並提及聖喬治馬焦雷教堂、嘆息橋等景點,以及在麥桿橋上拍攝的景色。
Thumbnail
2025/04/06
從Bellinzona出發,南下經米蘭前往威尼斯。文章詳細描述了米蘭中央車站的建築特色、搭乘ITALO火車的體驗,以及在威尼斯迷路、參觀世界最美超市的經歷。文中穿插了米蘭世博會遺址、威尼斯特色建築、人物雕像等景點介紹,以及威尼斯錯綜複雜的水道等文化資訊。
Thumbnail
2025/04/06
從Bellinzona出發,南下經米蘭前往威尼斯。文章詳細描述了米蘭中央車站的建築特色、搭乘ITALO火車的體驗,以及在威尼斯迷路、參觀世界最美超市的經歷。文中穿插了米蘭世博會遺址、威尼斯特色建築、人物雕像等景點介紹,以及威尼斯錯綜複雜的水道等文化資訊。
Thumbnail
2025/03/29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威尼斯搭乘水上巴士的體驗,從學院美術館附近上船,經過許多著名的景點,如安康聖母聖殿、海關博物館、聖喬治馬焦雷教堂、聖馬可廣場、總督宮、裡阿爾託橋、學院橋等,最後回到Santa Lucia車站。文章詳細記錄了沿途的風景和感受,並推薦日落時分搭乘水上巴士欣賞美景。
Thumbnail
2025/03/29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威尼斯搭乘水上巴士的體驗,從學院美術館附近上船,經過許多著名的景點,如安康聖母聖殿、海關博物館、聖喬治馬焦雷教堂、聖馬可廣場、總督宮、裡阿爾託橋、學院橋等,最後回到Santa Lucia車站。文章詳細記錄了沿途的風景和感受,並推薦日落時分搭乘水上巴士欣賞美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年前保安警察第7總隊警艇登檢驅離扣留大陸漁船,Deja vu,換成中國海警船驅離扣留我方船隻......
Thumbnail
20年前保安警察第7總隊警艇登檢驅離扣留大陸漁船,Deja vu,換成中國海警船驅離扣留我方船隻......
Thumbnail
今天清晨驚現意外轉折,一艘在澎湖附近海域作業的台灣漁船,驚訝地發現一艘中國094型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於大約5點鐘浮出水面接近他們。據報導,該潛艇似乎遭遇了某種困難。
Thumbnail
今天清晨驚現意外轉折,一艘在澎湖附近海域作業的台灣漁船,驚訝地發現一艘中國094型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於大約5點鐘浮出水面接近他們。據報導,該潛艇似乎遭遇了某種困難。
Thumbnail
南竿下午行程繼續造訪2個戰地相關景點,一個是位在南竿南方鐵板海岸線上的大漢據點,另一個是在海上的一塊獨立岩礁鐵堡。本文介紹了大漢據點及鐵堡的特色,包括景點介紹、觀光小地圖、旅遊資訊等。
Thumbnail
南竿下午行程繼續造訪2個戰地相關景點,一個是位在南竿南方鐵板海岸線上的大漢據點,另一個是在海上的一塊獨立岩礁鐵堡。本文介紹了大漢據點及鐵堡的特色,包括景點介紹、觀光小地圖、旅遊資訊等。
Thumbnail
進入第四展廳,充滿氛圍感的打卡牆將我們拉進了臺灣燦爛海上貿易的最初年代...
Thumbnail
進入第四展廳,充滿氛圍感的打卡牆將我們拉進了臺灣燦爛海上貿易的最初年代...
Thumbnai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2023年7月26日與海洋科技博物館簽署MOU,今3月23日起首次合作展覽「航向世界的臺灣特展」,南部民眾能就近觀賞到北部海科館的展覽,也是一大幸福事。
Thumbnai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2023年7月26日與海洋科技博物館簽署MOU,今3月23日起首次合作展覽「航向世界的臺灣特展」,南部民眾能就近觀賞到北部海科館的展覽,也是一大幸福事。
Thumbnail
貨櫃航運面臨的處境就是冰火二重天 多少財經媒體及作者,開始跟著本蛙談『繞道』與『塞港』,諸位了解誰在主導航運議題了吧。 經濟學認為價格是由「供需關係」透過[市場機制」決定,疫情期間的『世紀行情』導因於『塞港』,疫情造成港口本身運作癱瘓,所以引發後續一連串效應。 『繞道』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Thumbnail
貨櫃航運面臨的處境就是冰火二重天 多少財經媒體及作者,開始跟著本蛙談『繞道』與『塞港』,諸位了解誰在主導航運議題了吧。 經濟學認為價格是由「供需關係」透過[市場機制」決定,疫情期間的『世紀行情』導因於『塞港』,疫情造成港口本身運作癱瘓,所以引發後續一連串效應。 『繞道』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受到天災影響生命安全的機率多高嗎?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受到天災影響生命安全的機率多高嗎?
Thumbnail
大家安安,這是2021的第四周,學測戰士們加油! 這週花了心思改版,一起來來看看台灣週邊的海洋動態!
Thumbnail
大家安安,這是2021的第四周,學測戰士們加油! 這週花了心思改版,一起來來看看台灣週邊的海洋動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