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全球科技巨頭在 AI 模型上狂飆競速,Apple 卻一頭栽進一副還看不見影子的眼鏡。不是為了跟風,而是要主導下一場平台革命。這不是產品開發,是帝國新邊界的拓殖計畫。
撰文 / 編輯部
根據《彭博》揭露,Apple執行長Tim Cook對 AR眼鏡的執著,已達「幾乎無法被分心」的程度。這位一向理性精準的掌門人,罕見地陷入單一願景。他的目標明確:在Meta之前,造出一副能顛覆人類交互方式的智慧眼鏡,否則Apple將風光落幕於iPhone時代。
過渡產品不只是鋪路,而是試水未來生態系
Apple並非貿然投入,而是精算過的兩步棋。首步,是一款具鏡頭與麥克風的智慧眼鏡,搭載 Siri與最新視覺AI,類似Meta Ray-Ban,但主打「隱私友善」。這款產品不是玩票性質,而是系統性地為未來鋪路:養使用習慣、建資料庫、培育開發者、鍛練AI能力。
這副「未完成的眼鏡」正是Apple慣用的策略:以過渡產品試探市場底線,然後一次收網,完成平台收編。
隱私成為差異化武器,Apple要用價值觀擊敗功能派對手
在Meta全力推動即時拍攝、分享至社群的路線時,Apple選擇站在隱私那一側。不是技術做不到,而是戰略選擇。
Apple很清楚穿戴裝置的真正門檻不是價格或鏡頭,而是「人們願不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在錄影」。
若Meta是社群的擴音器,那Apple眼中的AR裝置,則是個人智慧助理的延伸。隱私不是負擔,是品牌護城河。
Cook的豪賭:不是為了創新,而是為了續命
Tim Cook對這副眼鏡的執念,其實透露了一個訊號,Apple 迫切需要下一個「核心產品」。iPhone已達成長極限,iPad、Mac無法支撐營收曲線,Vision Pro定位太高端,只有「輕型AR眼鏡」能滿足Apple最核心的條件:高毛利+生態圈綁定+重複消費。
Cook很清楚,錯過這波平台轉移,Apple將從定義未來的企業變成跟隨者。這場賭注賭的不只是技術,而是 Apple 的未來話語權。
Tx3觀點:下一個平台主導權,不是誰先做出來,而是誰能讓世界接受
智慧眼鏡不新鮮,Meta、Google、Snap都試過。但沒人能說服世界「你需要它」。Tim Cook 要做的,不是讓一副眼鏡變得更酷,而是讓人們覺得,不戴這副眼鏡,你就落伍了。
這才是Apple真正的野心:不只創造產品而是重新定義人類與科技的關係。當別人都在跟進潮流,Apple想做的,是創造下一波潮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