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電影觀察家|韓國電影|綠洲(2002年)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題目:「誤讀」是《綠洲》真正的悲傷

  韓國電影《綠洲》講述的是一對看似荒誕的戀人,如何在自我世界中尋找自由、依賴與幸福。所謂「荒誕」是指男女主角各自處於社會意識下被排除在「正常」標籤化的詮釋,讓男女主角的相戀成為難以置信的連結。《綠洲》的敘事軸心與主題特色,盡在人物的特殊身分與行為表現中完成解讀。雖然《綠洲》被歸屬於愛情故事,但是,在相愛情節背後卻隱藏著社會對於弱勢族群的排斥現象。以《綠洲》來說,這種社會邊緣化的排斥現象的本質源自「誤讀」意識的產生。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綠洲》建構的愛情,仔細觀察,「慾望」與「依賴」的成分在男女主角的身上比較趨向於「互利互惠」的解釋。


 「慾望」與「依賴」是構成男女主角主體存在的敘事核心

   在《綠洲》的情節安排中,「慾望」是最明顯產生於畫面前的主要意識,無論是將光影詩化成白鴿的「自由」符號,或是透過幻想印度歌舞場面營造的「幸福」暗示,都在彰顯「慾望」不斷萌生在情節敘事的時間軸中,成為男女主角相互嵌合愛意的關鍵。由於男女主角身分特殊,是被社會意識排除在「正常」之外的存在,因此兩人也成為互相依賴的小群體,彼此互相證明其存在的意義。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綠洲》以一場「強暴未遂」戲碼引出男女主角相識相戀的情節延續,這就值得觀察其愛情的本質是否出現質變的可能。

  首先,女主角雖有「重度腦性麻痺」的狀態使得肢體不由自主的騷動,看起來異於「正常」之人,但其內在則與一般女性沒有不同(透過導演的敘事手法不斷讓觀眾看見所謂「正常」的女主角原有的模樣用以詮釋女主角內在意識的渴望),對於「性」也是充滿好奇和衝動。因此,在「強暴未遂」之後,竟是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現象,將男主角化做「依賴」的對象,用以完成內心的慾望。

  再看,男主角是更生人的身分,更有性騷的前科,透過情節的推演可以明白他只是過於單純,對於社會意識的思考邏輯無法有效明白認知,所以在社會大眾的眼中他是「異類」,是無法被歸屬在「正常」的範疇之中被理解或被解釋。所以當男主角遇到有「重度腦性麻痺」的女主角時,眼中看見的是「漂亮」,當女主角有所回應之時,是以心甘情願的臣服做為回報,溫暖地為她解決內心的陰影。對於男主角來說,這是證明與認知自我存在的方式。


 「誤讀」,是《綠洲》真正的悲傷。

   社會的價值觀建立在身分的認同上,當身分被排除在主流的範疇,就會遭遇邊緣化(或說「弱勢化」)的對待。如同《綠洲》男女主角的身分,他們是不被理解的存在,因為社會已經替他們貼上標籤,無論他們行動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都會被「誤讀」成負面的解釋。社會用「先入為主」的視角去判讀他們的一切,面對連自己的話語權都掌握不住的兩人,不曾認真傾聽他們內心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逕自將他們塑造成社會想像中的產物,任憑他人製造意義。 

  因此,觀眾在《綠洲》看到的現象是一種社會弊病的展現。面對弱勢族群需要更多的傾聽與尊重,盡力在去標籤化的過程中明白弱勢族群的需求。社會是屬於共享的機制,以互助合作的方式連繫每一處社會意識產生的文化意義與歷史價值的關鍵點,所以每個人都是建構社會的一份子,都必須被社會認真對待。甚至,可以說社會性的完整建構就在弱勢族群的生活品質是否被重視。


 結語

  《綠洲》的情節敘事並不複雜,因此可以凸顯出男女主角的「身分」在社會環境中遭遇到的種種對待,片中無法輕易說出口的,難以被他人察覺的情緒現象,都會回饋到觀眾的閱讀裡,深刻省思《綠洲》畫面裡的悲傷與被理解的渴望。男女主角的精湛演出是《綠洲》得以發揮主題意識的關鍵,不過,一場「強暴未遂」的戲碼有一定程度的削弱關於「愛情」在《綠洲》得以存在的表現。或許,如同李安的《囍宴》,裸露的戲碼雖能替影片吸引到不少關注的目光與製造話題性,但是這種商業性的訴求往往造成情節敘事中的敗筆,不僅無法替主題加分,甚者,讓影片流於俗氣。

附錄:電影《綠洲》預告片(來源:YOUTYBE)


※備註:本文為早期發表的舊作,重新增補編輯上架發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筆耕文學】文藝創作工作室
2會員
156內容數
我把自己剖開,掏出記憶與影子,雕刻成雨季。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只顧自己都已經應接不暇,還說關心世界? 《落葉》,這套由芬蘭導演 Aki Kaurismäki 執導的作品,去年在康城得到了評審團獎(Jury Prize),說的是一男一女落泊工人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只顧自己都已經應接不暇,還說關心世界? 《落葉》,這套由芬蘭導演 Aki Kaurismäki 執導的作品,去年在康城得到了評審團獎(Jury Prize),說的是一男一女落泊工人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在去年的坎城影展中,阿基.郭利斯馬基的《落葉》宛如清流,在劇情強片環伺下訴說著簡單的愛情故事。81分鐘的片長,帶出了現代人的孤獨與救贖。不過,成也清新,敗也清新。電影前半段所鋪陳的批判意識在愛情故事中沒有被發揚光大。雖然可惜,但也是在紛亂的世界中堅信愛情的力量,這種浪漫的視角正是這部電影的可觀之處。
Thumbnail
在去年的坎城影展中,阿基.郭利斯馬基的《落葉》宛如清流,在劇情強片環伺下訴說著簡單的愛情故事。81分鐘的片長,帶出了現代人的孤獨與救贖。不過,成也清新,敗也清新。電影前半段所鋪陳的批判意識在愛情故事中沒有被發揚光大。雖然可惜,但也是在紛亂的世界中堅信愛情的力量,這種浪漫的視角正是這部電影的可觀之處。
Thumbnail
本文評析黃綺琳在2013年執導的畢業短片《赤鱲角到天水圍是我愛你最佳距離》。這是一部男男愛情為主題的短片,故事邊緣化女性,遍佈厭女情節,令我相當反感,所以大肆吐嘈和批判。
Thumbnail
本文評析黃綺琳在2013年執導的畢業短片《赤鱲角到天水圍是我愛你最佳距離》。這是一部男男愛情為主題的短片,故事邊緣化女性,遍佈厭女情節,令我相當反感,所以大肆吐嘈和批判。
Thumbnail
當世界動亂,更要珍惜愛的可能。《落葉》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電影,自然脫穎而出。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完整文章。
Thumbnail
當世界動亂,更要珍惜愛的可能。《落葉》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電影,自然脫穎而出。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完整文章。
Thumbnail
《非關性愛》細膩得太震撼,那些對話、表情和呼吸都鮮活得讓人一不小心就會掉進自己的記憶漩渦。那是青春最燦爛卻也同時潰爛的時刻,電影竟然精準捕捉了在慾望萌芽和身體探索間失足的剎那,赤裸裸帶到觀眾眼前。
Thumbnail
《非關性愛》細膩得太震撼,那些對話、表情和呼吸都鮮活得讓人一不小心就會掉進自己的記憶漩渦。那是青春最燦爛卻也同時潰爛的時刻,電影竟然精準捕捉了在慾望萌芽和身體探索間失足的剎那,赤裸裸帶到觀眾眼前。
Thumbnail
這部電影講述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和摩擦,和充滿不確定感的情感關係。故事中的角色呈現出複雜、深沉的內心。通過這部電影,觀眾能深度反思自己在現代社會中的處境和心態。
Thumbnail
這部電影講述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和摩擦,和充滿不確定感的情感關係。故事中的角色呈現出複雜、深沉的內心。通過這部電影,觀眾能深度反思自己在現代社會中的處境和心態。
Thumbnail
對未來茫然無助的兩人,失去面對人生勇氣的男人跟著女人來到了一座橋頭,橋上大大的招牌寫著"洲崎天堂"。 今天又要來介紹一部冷門,但卻非常好看的電影,"洲崎天堂赤信號",或翻譯成"洲崎天堂紅燈區",是的,我又要來介紹紅燈文化的電影,大家一定會這麼認為,但並不是,這不是一部描述紅燈區生態的電影,充其量片
Thumbnail
對未來茫然無助的兩人,失去面對人生勇氣的男人跟著女人來到了一座橋頭,橋上大大的招牌寫著"洲崎天堂"。 今天又要來介紹一部冷門,但卻非常好看的電影,"洲崎天堂赤信號",或翻譯成"洲崎天堂紅燈區",是的,我又要來介紹紅燈文化的電影,大家一定會這麼認為,但並不是,這不是一部描述紅燈區生態的電影,充其量片
Thumbnail
猶如一本好萊塢的老派散文--沒有浮誇的劇情鋪陳,沒有大膽、跳脫思維的世界觀,卻能讓人在靄靄白雪中,找到冬日暖陽的和煦;《滯留生》既有公路電影的輕鬆療癒,喜劇電影的詼諧幽默,也蘊含劇情片的情感重量。
Thumbnail
猶如一本好萊塢的老派散文--沒有浮誇的劇情鋪陳,沒有大膽、跳脫思維的世界觀,卻能讓人在靄靄白雪中,找到冬日暖陽的和煦;《滯留生》既有公路電影的輕鬆療癒,喜劇電影的詼諧幽默,也蘊含劇情片的情感重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