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筆記】2025/04/21 美中貿易戰升級:中國警告各國勿屈服於美國壓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來源:中國警告各國不要與美國勾結限制對華貿易 |CNN 商業


這篇CNN報導探討了中國政府對美國貿易政策的回應,以及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以下是主要整理:


1. 中國的立場與警告

  • 強烈反對貿易孤立:中國政府警告各國不要屈服於美國施壓,限制與中國的貿易。
  • 政治表態:「綏靖政策不會帶來和平」,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強調,各國若因美國要求削減對華貿易,中方將採取對等反制措施。


2. 貿易戰升級

  • 美方關稅政策:4月9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將對中國商品關稅提高至145%,進一步加劇貿易緊張。
  • 中國的報復措施:北京提高對美國商品的關稅至125%,並限制部分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甚至將波音噴氣式飛機退還美國。


3. 全球各國的抉擇

  • 美國施壓夥伴國:華盛頓計劃向貿易夥伴施壓,要求限制與中國的交易,以換取關稅減免。
  • 國際貿易平衡:各國需在美中貿易戰中尋找平衡,以避免供應鏈受損並維持自身經濟利益。


4. 習近平的外交策略

  • 東南亞合作: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近期訪問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簽署多項貿易協議,強調自由貿易與開放市場。
  • 推動國際合作:中國同時與日本、韓國和歐盟溝通,尋求更緊密的經濟合作,以對沖美國關稅政策影響。


5. 未來展望與市場影響

  • 全球市場波動:貿易戰導致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投資者擔憂供應鏈受阻及商品價格上漲。
  • 政策博弈持續:美國和中國領導人都未讓步,雙方將繼續尋求盟友來對抗對方,影響全球貿易格局。


這篇報導突顯了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各國面臨的挑戰,以及習近平的應對策略。



「綏靖政策」是歷史與國際關係中常見的一種外交策略,以下是對其概念與背景的清楚說明,方便你深入理解與應用於當代議題分析(如美中關係、地緣政治、全球秩序變動等):


什麼是綏靖政策(Appeasement Policy)

定義:

綏靖政策是一種外交策略,指的是透過讓步或妥協,避免與潛在對手發生衝突的政策。通常針對具有擴張野心或挑戰國際秩序的強權,試圖用讓步換取和平。


經典歷史案例

raw-image

綏靖政策最著名的就是1938年慕尼黑協定,英法對納粹德國讓步以換取「和平」,但最終卻未能阻止希特勒的侵略行動。


綏靖政策的爭議與評價

raw-image


當代應用與啟示(你可以結合下列例子深入思考)

raw-image


與其他外交策略對比

raw-image



avatar-img
宗的筆記
2會員
182內容數
我的學習筆記,用 AI 補助學習,方便自己複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宗的筆記 的其他內容
來源:“混亂”的關稅制度和貿易戰讓小企業陷入困境 |CNN 商業 這篇文章討論了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如何影響美國小企業,導致成本上升、供應鏈受阻以及企業生存困難。以下是主要內容整理: 1. 小企業受關稅影響 美國的小企業受到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沉重打擊,許多企業依賴進口原材料,但關稅急劇上升,
來源:Trump tariff worries spur record overseas demand for JGBs 這篇文章探討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如何影響全球經濟,尤其是在日本政府債券市場的反應。以下是主要整理: 1. 外國資金轉向日本國債 由於特朗普政府提高關稅,市場投
含 AI 應用內容
#特朗普#國債#市場
來源:LTN經濟通》美元看衰 全球最強貨幣崛起 - 自由財經 這篇文章探討了全球貨幣市場的最新動向,特別關注瑞士法郎的強勢崛起。以下是主要內容整理: 1. 瑞士法郎的崛起 受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影響,市場投資者拋售美元,轉向瑞士法郎等避險資產。 瑞士法郎兌美元匯率從0.88升至0.82,
含 AI 應用內容
#瑞士#瑞士央行#避險
來源:“混亂”的關稅制度和貿易戰讓小企業陷入困境 |CNN 商業 這篇文章討論了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如何影響美國小企業,導致成本上升、供應鏈受阻以及企業生存困難。以下是主要內容整理: 1. 小企業受關稅影響 美國的小企業受到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沉重打擊,許多企業依賴進口原材料,但關稅急劇上升,
來源:Trump tariff worries spur record overseas demand for JGBs 這篇文章探討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如何影響全球經濟,尤其是在日本政府債券市場的反應。以下是主要整理: 1. 外國資金轉向日本國債 由於特朗普政府提高關稅,市場投
含 AI 應用內容
#特朗普#國債#市場
來源:LTN經濟通》美元看衰 全球最強貨幣崛起 - 自由財經 這篇文章探討了全球貨幣市場的最新動向,特別關注瑞士法郎的強勢崛起。以下是主要內容整理: 1. 瑞士法郎的崛起 受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影響,市場投資者拋售美元,轉向瑞士法郎等避險資產。 瑞士法郎兌美元匯率從0.88升至0.82,
含 AI 應用內容
#瑞士#瑞士央行#避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中國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最終將轉化爲習近平領導層的政治風險。
Thumbnail
本文探討美國試圖禁止TikTok所引發的美中科技競爭再度升溫的情況。分析美國與中國在國家安全、數據隱私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等議題上的立場及擔憂,並討論對全球秩序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可能影響。
Thumbnail
2021/3/12奈伊(Joseph Nye)近日撰文指明,美中權力移轉現象固然是事實,但雙方切忌過度自信與誇大恐懼,否則仍有夢遊(sleepwalking)掉進大戰的危險。尤其是美國正流行一些誇大自己沒落、或高估中國擴張能力的論點。
Thumbnail
2021/4/25 華府同時出擊歐亞大陸兩強,很像戰國群雄聯軍討伐「兩個秦國」,場面可以浩大,目標很難落實。而與(西秦)俄國「結婚」必然要有「聘禮」,對霸主面子裡子也都不可行。那麼美國要爭取時間「中興」霸業,避免中國(東秦)趕超,最終上算,還是爭取離岸之樞紐地位。
Thumbnail
2021/05/22 不僅華府應該戒除例外論的傲慢與接觸失敗論的惶恐,北京也應該在百年黨慶之際,慎思中美戰略競鬥的風險。在當今瀕臨總體惡化、針鋒相對批判不斷的中美關係中,大陸的社會瀰漫著高估美國衰弱、低估華府有效合縱的氛圍,預期著容易在多個領域順利突圍,實現復興。
Thumbnail
2023/11/23 美方分析指出,由於大陸經濟嚴峻,美中經濟差距從縮小轉向拉大,東升西降不再樂觀。美國對華「競勝」基於這種新判斷,將走向「箱型管理」,即下不破底:會有衝突,但絕不意外開戰;上不觸頂:可有合作,但不讓中國重新縮小差距。同時,中國也逐漸形成對美雙底線政策,一樣是上不破頂,絕不讓...
Thumbnail
2021/07/03 霸業不進則退,美國自不可能坐視自己被擠退到「多極」。即便如此,中國光是「不畏強敵」還遠遠不夠,唯有堅持「謙虛謹慎」,才可能閃避「頭破血流」最壞模式,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Thumbnail
2021/09/24 新三國同盟背棄貿易規則與價值數百億的契約,引起政治自由主義起源地法國嚴重抗議。美英大約認為惜惜拍拍,過氣的巴黎對「背後插刀」也無可如何,最好還是一起派艦對抗中國,比較有存在感。如果華府與倫敦如此想,人們怕是要認為拜登外交與川普大同小異。
Thumbnail
2021/07/03 此時美國可能被迫要接受中方的核心利益與部分規則,而淪為僅在美洲稱霸;全球則進入一種多極的鬆散秩序。霸業不進則退,美國自不可能坐視自己被擠退到「多極」。即便如此,中國光是「不畏強敵」還遠遠不夠,唯有堅持「謙虛謹慎」,才可能閃避「頭破血流」的最壞模式,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中國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最終將轉化爲習近平領導層的政治風險。
Thumbnail
本文探討美國試圖禁止TikTok所引發的美中科技競爭再度升溫的情況。分析美國與中國在國家安全、數據隱私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等議題上的立場及擔憂,並討論對全球秩序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可能影響。
Thumbnail
2021/3/12奈伊(Joseph Nye)近日撰文指明,美中權力移轉現象固然是事實,但雙方切忌過度自信與誇大恐懼,否則仍有夢遊(sleepwalking)掉進大戰的危險。尤其是美國正流行一些誇大自己沒落、或高估中國擴張能力的論點。
Thumbnail
2021/4/25 華府同時出擊歐亞大陸兩強,很像戰國群雄聯軍討伐「兩個秦國」,場面可以浩大,目標很難落實。而與(西秦)俄國「結婚」必然要有「聘禮」,對霸主面子裡子也都不可行。那麼美國要爭取時間「中興」霸業,避免中國(東秦)趕超,最終上算,還是爭取離岸之樞紐地位。
Thumbnail
2021/05/22 不僅華府應該戒除例外論的傲慢與接觸失敗論的惶恐,北京也應該在百年黨慶之際,慎思中美戰略競鬥的風險。在當今瀕臨總體惡化、針鋒相對批判不斷的中美關係中,大陸的社會瀰漫著高估美國衰弱、低估華府有效合縱的氛圍,預期著容易在多個領域順利突圍,實現復興。
Thumbnail
2023/11/23 美方分析指出,由於大陸經濟嚴峻,美中經濟差距從縮小轉向拉大,東升西降不再樂觀。美國對華「競勝」基於這種新判斷,將走向「箱型管理」,即下不破底:會有衝突,但絕不意外開戰;上不觸頂:可有合作,但不讓中國重新縮小差距。同時,中國也逐漸形成對美雙底線政策,一樣是上不破頂,絕不讓...
Thumbnail
2021/07/03 霸業不進則退,美國自不可能坐視自己被擠退到「多極」。即便如此,中國光是「不畏強敵」還遠遠不夠,唯有堅持「謙虛謹慎」,才可能閃避「頭破血流」最壞模式,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Thumbnail
2021/09/24 新三國同盟背棄貿易規則與價值數百億的契約,引起政治自由主義起源地法國嚴重抗議。美英大約認為惜惜拍拍,過氣的巴黎對「背後插刀」也無可如何,最好還是一起派艦對抗中國,比較有存在感。如果華府與倫敦如此想,人們怕是要認為拜登外交與川普大同小異。
Thumbnail
2021/07/03 此時美國可能被迫要接受中方的核心利益與部分規則,而淪為僅在美洲稱霸;全球則進入一種多極的鬆散秩序。霸業不進則退,美國自不可能坐視自己被擠退到「多極」。即便如此,中國光是「不畏強敵」還遠遠不夠,唯有堅持「謙虛謹慎」,才可能閃避「頭破血流」的最壞模式,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