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之死啊,創作瀕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國文老師說現在的作文已經不是創作了, 而是策略。是為了搆到虛無縹緲的未來,拿來墊腳的那塊混凝土。是為了打贏這場無時不刻都在競爭的比拼,要不斷沙盤推演的那盤棋。

我心想,天啊,這是創作之死啊!最初閃耀生輝的文字怎就成了單色的無趣泥土?要是當初再往後一步,我就會失去創作的血液,被效率至上的體制放血、做成宛若行屍走肉的標本。

還有多少?還有多少標本?被你們藏起來的、蒸發回宇宙的血液有多少?我抓著某個人質問。他不斷變換形象,日本兵、國民政府、教育體制、108課綱⋯⋯我雖看不到他確切的樣子,但他始終道貌岸然的姿態,我看了就火大。


之所以下定決心來這裡,是因為黃春明的《戰士,乾杯!》激起了我無法形容的惆悵與莫名的罪惡感。蘭嶼海岸上那條只掛了三小時的飛魚的大腦思考過後,原來,這就是「原罪」。(不知你屬於晒了多久的飛魚——?)

胸骨下埋藏的東西——如煙霧般四溢卻宛若鉛塊般沈重的黑色——再度擴散,它像是我體內一個自由奔放的朋友,我們交好,我卻怎麼都想不起它的樣貌。

然後它衝向假裝盛裝小米酒的果汁杯,提醒我,這堆巨大的、沈重的文字需搭配珂拉琪的歌服用。

我照做了,謝謝你,我的好朋友,我的koisang(魯凱族語 醫生),我回想起了一升不能拋棄的血液。即使這血液實際上也許並不屬於我。


媽媽曾經告訴我,在上臂靠手肘那裡有條自然的線形痕跡的話,就代表我們以前是平埔族人喔。(平時嚴格的媽媽此時此刻變成了在原住民茅屋講一整晚故事給我們聽的純樸印象——當然,這沒有實際發生過)那條線隱隱約約,悄悄的構成我身體的一部分,但在需要時——就像這個尋找自己血流上游的夜晚——就會浮上我意識的表層。(那條線也像豐年祭上,快樂的族人手拉手的羈絆)

我對這個「胎記」一直保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卻也不願,甚至抗拒查證。我寧願這是真的,即使沒有一篇科學論文指出其真實性。我單純的希望它是真的——好讓我這現在澎湃撞擊心臟的、唱著不公的靈歌的血液,可以有個歸處。

我想學各種原住民的語言,然後到處去部落,跟那些原住民聊聊過去、聊聊現在、聊聊未來;聊聊打獵、聊聊教育、聊聊這片土地。(把夢想放在有人煙的地方並不是很自在,但我認為這是三小時飛魚的任性)


我來這裡,希望創作不死,希望血液永生不會被放乾、飛魚永遠不要被晒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多逗號
2會員
5內容數
多樣的主題、同一個自己。 取名「逗號」是希望這裡永遠只有停頓而沒有止息。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分享心得 之所以在1300篇創作時分享心得中向各位報告,純粹是想讓大家了解文創工作者的辛苦。在沒有成功之前,這是一段絕對的寂寞和孤獨的旅程。文創工作者的生活常常伴隨著無數的挑戰和困難。創作過程中,靈感的枯竭、創意的瓶頸以及對作品的自我懷疑,都是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畫作、每一
Thumbnail
分享心得 之所以在1300篇創作時分享心得中向各位報告,純粹是想讓大家了解文創工作者的辛苦。在沒有成功之前,這是一段絕對的寂寞和孤獨的旅程。文創工作者的生活常常伴隨著無數的挑戰和困難。創作過程中,靈感的枯竭、創意的瓶頸以及對作品的自我懷疑,都是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畫作、每一
Thumbnail
本人的作品如下: 《靈魂絮語》(廢文+短篇小說專欄):https://www.penana.com/story/85242 《食人族互助會》(黑色幽默諷刺小說): https://www.penana.com/story/92160 《Outbreak戰翼敘事曲》(R-18黑暗奇幻小說,這是
Thumbnail
本人的作品如下: 《靈魂絮語》(廢文+短篇小說專欄):https://www.penana.com/story/85242 《食人族互助會》(黑色幽默諷刺小說): https://www.penana.com/story/92160 《Outbreak戰翼敘事曲》(R-18黑暗奇幻小說,這是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創作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許多人認為,只要作品沒有錯誤,創作者就可以選擇各種方式發表,不一定需要出書。不過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有許多人雖然在網路上發表許多文章,但是還是想自己出書,以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是沒錯的。至少這代表一種認可與肯定。但值得不值得?這還有
Thumbnail
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創作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許多人認為,只要作品沒有錯誤,創作者就可以選擇各種方式發表,不一定需要出書。不過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有許多人雖然在網路上發表許多文章,但是還是想自己出書,以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是沒錯的。至少這代表一種認可與肯定。但值得不值得?這還有
Thumbnail
寫出更好的文章 最近平台改版,許多人討論如何寫出更好的文章。大家紛紛分析自己的數據後台,並提出來分享和討論。在這裡,我也想藉此機會,從文化創意的角度來談談創作者的數據思維應該是什麼。 創作者的最終目的是要養活自己 首先,創作者的最終目的是要養活自己。要養活自己,就必須讓自己的文章賣得出去,吸引
Thumbnail
寫出更好的文章 最近平台改版,許多人討論如何寫出更好的文章。大家紛紛分析自己的數據後台,並提出來分享和討論。在這裡,我也想藉此機會,從文化創意的角度來談談創作者的數據思維應該是什麼。 創作者的最終目的是要養活自己 首先,創作者的最終目的是要養活自己。要養活自己,就必須讓自己的文章賣得出去,吸引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體驗創作品的同時也在規探創作者的人生 While experiencing the creative works, you are also exploring the life of the creator. 創作作品に触れながら、作り手の人生を探求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
Thumbnail
體驗創作品的同時也在規探創作者的人生 While experiencing the creative works, you are also exploring the life of the creator. 創作作品に触れながら、作り手の人生を探求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