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接受教育多年,學了很多知識、技能,但有時還是會覺得怎麼遇到問題還是容易卡住?怎麼努力了,卻不見得得到結果?讀完《底層邏輯》這本書,我意識到:也許不是我們不夠聰明,而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太表面。
劉潤說:「底層邏輯,是你做每一個選擇、判斷、決策背後真正的原因。」這不是空泛的雞湯,而是一種務實的能力。當你能從現象中看出規律,從行為中看見模式,你就能做出更有力量的判斷。你不只是被資訊推著走,而是開始主動思考:這件事的本質是什麼?
我印象很深的是,書中提到一個人能否成長,關鍵在於「能不能問對問題」。大多數人卡住的不是知識不夠,而是急著找答案,卻問錯了問題。生活與工作中太多例子都印證這一點。你覺得自己缺乏行動力,可能不是拖延,而是你對目標根本不認同;你以為自己在解決效率問題,實際上可能是策略錯位。《底層邏輯》用大量商業與生活案例來說明,真正厲害的人不是永遠正確的人,而是能避開大錯的人。他們不是衝得最快,而是懂得先看清方向、定義問題,然後慢慢累積正確的選擇。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是它不只是提醒我們世界很複雜,更重要的是它教你:就算很複雜,你還是可以用幾個簡單的邏輯,把事情想清楚。
像是:
- 第一性原理:回到根本,把複雜簡化
- 系統思維:看見事件背後的結構與連鎖反應
- 長期主義:放棄短期的成效焦慮,看見慢慢來的力量
這些詞看起來理論,其實非常實用。因為人生很多時候不是知識不夠,而是視角太窄。換一種方式思考,結果就會跟著改變。
這本書不會讓你變得很會說大道理,但它會讓你不再那麼容易被表象誤導。它會讓你開始有耐心,去理解、去釐清、去等待對的選擇出現。
不是每個人都想當贏家,但我們都可以試著做個清醒的人。
📘 書名:底層邏輯
✍🏻 作者:劉潤 📚 出版:時報出版/遠流出版(不同版本皆有)
📌 喜歡這篇,也可以來這裡看看更多寫作與閱讀筆記:Daily Nest|生活慢調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