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93】擺脫思維盲區,全面升級思路--《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們的大腦在演化過程中,慢慢改變,有些思維模式在遠古時代有其必要,到了現代,卻可能變成一種阻礙。《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整理出經常困住我們的八大錯誤思維,並說明這些思維的緣起與解決方法。

raw-image


一、流暢效應-「順」的誘惑

當我們看到看似流暢、熟練或稀鬆平常的成果,就會相信那個過程也是順暢簡單的。比如看到TED演講,便覺得要準備像那樣的演講,並不難;或是看到求佛舞、科目三的短影音,就覺得自己跳起來也可以那麼流暢,等到自己實際練習才發現不是那麼回事。

甚至,在一項研究中,將人先分成「可Google搜尋問題解答」,跟「不可以Google搜尋問題解答」兩組,隨後再問這兩組人新的問題(與之前可以Google搜尋問題無關),第一階段能用Google搜尋問題的人,會認為自己的知識比沒使用的人更豐富,甚至包含他們沒Google搜尋過的問題。

這種流暢效應衍生自「後設認知」,是一種捷思法,讓我們從現有的訊息中,不用花太多力氣就能找出答案的應急方式。不過很顯然這樣的方式不全然有益,要避免這樣的謬誤,作者提出,可以親身嘗試,或是在規劃時,將任務拆解成小步驟,並為每個步驟設定期限,以迫使自己了解,事情不是如自己所想像如此簡單。作者自己個人的心法是,永遠在預估的時間再加上50%。

二、確認偏誤

書中以華生的「2-4-6」為例,要大家也舉三個數字測試,再看能否猜出這個數字規則為何?很多人看到「2-4-6」,可能會很直覺的用偶數加2(猜4-6-8)或任何數字加2(猜13-15-17)的規則去猜,其實都對。

公佈答案,其實這組數字規則非常簡單,只是數字由小到大而已,所以「1-100-1123」也對。

不過一旦你心中已經認定是你所想的那個規則之後,就很難再改變,所以或許猜了好幾次偶數加2,都對,卻仍猜不到正確的規則,心想「怎可能不是這個規則?」。

我們會有確認偏誤的心態,主要是因為「滿意即止」的想法,過往如果在某處森林發現莓果,那我們可能就不會細究,究竟是這處森林才有苺果,抑或是所有森林都有莓果,因為現狀就能夠滿足生活所需。

要抗衡確認偏誤,作者認為,第一步關鍵在於要能認知「確認偏誤是能造成極大破壞力的後果」,思維方面,則不要只提出一種假設,而是要提出兩種互斥的假設,相互驗證。在生活中,也可以加入一些隨機性,比如不要走固定路線,或請朋友幫你挑衣服,避免又買類似的衣服,透過隨機,讓生活多一點不同,才能擁抱多元想法。

三、因果歸因

任何事件都有無限可能的成因,我們在探討成因時,會依據相似、充分及必要、新近、能否掌握等考量,將成因限縮到數量較少的合理因素。

當發生壞事時,有時候,我們在思考成因過程中,會演變成「為什麼是我?」然後引發越來越多負面的「為什麼」,要有建設性處理困難或是無解的因果關係,可以想辦法讓自己抽離那個情境。有些情境不會再次發生,所以追求為什麼,驗證答案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是可能會再度發生的,那麼問自己能夠引導未來行動的「為什麼」,會更有意義。

四、例子的危險

例子跟故事,往往影響我們比數據來得大。如果你身邊的人很多人都沒確診,或是確診後,很快就康復,那你很可能會低估疫情的威力。又或是哪位民眾接種疫苗死亡的新聞,導致你高估接種疫苗的後遺症,儘管兩者背後都有理性的數據支撐,生活周遭發生例子就是比較能影響你的看法。

要避免落入例子的危險,就要了解大數法則、均值回歸跟貝氏定理,避免受到少數例子的影響,而以為那就是事情的全貌。

五、負面偏誤

眾多心理學研究顯示,人重視負面訊息勝過正面訊息。如果有兩個人,一個人的正面特質跟負面特質都突出,且正面特質多於負面特質,另一個人則是都非常平均,我們還是會特別關注前者的負面特質。另一方面,我們害怕損失勝過於得到的喜悅,比如同樣1000元,失去1000元的痛苦會大過於得到1000元的喜悅,

要避免負面偏誤帶來的影響,我們可以將「損失框架」改成「獲得框架」,讓自己決定以「該選擇什麼」重新建構。例如整理衣櫃時,將衣服從衣櫃拿出來丟掉很難,那可以改將所有衣服都先丟到地上,選擇哪幾件要放進衣櫃。

六、偏頗的解釋

面對這個世界,我們需要「由上而下的處理」,透過感官將迎面而來的訊息置入有連續的框架中,藉此預測與掌握環境,但這個處理的過程中,卻仰賴我們理解世界的能力。所以即使有事實跟數據,我們還是有可能會把它詮釋成符合本身偏頗的信念,更恐怖的是,比較聰明的人更可能做出偏頗的詮釋,因為它們更知道如何駁斥牴觸信念的事實。

要消除偏頗詮釋的危險,首先要理解偏頗詮釋是無可避免的,這樣比較能敞開心胸接受其他看法;當別人的偏頗詮釋帶給我們困擾時,同樣要理解這種偏誤是認知的一部分,比較有助於幫助我們容忍不同看法的人,了解那些人未必是要傷害我們,只是以他們的角度看待現況而已。

七、設身處地的難題

什麼是設身處地?我們最常說的就是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其想法,不幸的是,一支由三位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經由24場實驗證實,我們理解他人想法或感覺的能力,光靠觀點取替是無法提升的。

更多時候,我們會覺得對方應該會懂我們的想法,就像猜歌大賽一樣,你覺得你唱得很像《三天三夜》了,對方卻猜《凌晨三點鐘》。

要避免設身處地的難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說出來,不要讓對方猜。反之,想要知道對方在說什麼,問就對了。

八、延遲滿足的麻煩

我們偏愛確定性(現在就要)勝過不確定性(未來再拿),喜歡滿足當下,不愛延遲滿足。因為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而且未來離我們太遙遠,想要美好的未來,現在就要有一些犧牲。

這個章節如果在這邊結束,那就跟其他勵志書籍沒什麼不同了。抗拒眼前的的報酬,為未來犧牲是好事,不過如果單方面強調成功人士因為自制所以成功,會不會也是一種偏誤?又或是為了工作而活是必要的嗎?

作者在書提到,過度的自制不僅會妨礙心理健康,也會影響生理健康。在一項研究中,經濟弱勢的青少年,在17至19歲表現高度自制的人,步入成年早期的免疫系統老化跡象較多。另一個研究中,強烈渴望自制力的人,在執行困難的任務,會因為很快發現期望與實際表現的落差而投入較少心力,因而表現較差。

所以,知道何時該堅持,何時該放手也相當重要。如果目標值得追求,那麼過程的痛苦當然值得;如果發現自己正為了報酬傷害自己,那麼該思考看待它的方式,試著多多放一些注意力在過程,而非只專注結果,或許會好一點。


西恩後見

個人很喜歡看思辨類型的書,《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提出八大思維誤區,每個思維誤區作者都舉了很多的例子,包含自己的,相當精采,比較可惜的是,在歸納與解方的部分,有些章節會覺得結束得比較沒力,所以看完後得再好好思考這個章節想說的是什麼。

在閱讀這本書的很多時候,​都不自覺想到《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提到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大腦需要節能,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運用既有的認知,快速理解與判斷環境,當我們朝向自己所認為的方向思考時,就很難跳出思考框架,經常抱持「反過來想」的想法就非常必要。




avatar-img
86會員
139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滾石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現代社會誘惑太多,所以當我們提到需要意志力去做的事,通常會想到的是「抵抗誘惑」。 但是抵抗誘惑,跟它「說不」,只是意志力的其中一種表現。意志力除了有「我要去做」跟「我不去做」的兩種面向,還有第三種力量-「我真正想做」的力量,這才是真正的動力。 《輕鬆駕馭意志力》提到,這些力量,如同肌肉一樣,
《態度》、《見識》、《格局》是吳軍博士的人生進階三部曲套書,《如果只用十個字概括獲得大格局的方法,那就是「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節奏」,要能認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方向,並根據自己的能力掌握好節奏,提高進步速度,幾年後就會看到格局比今天大很的自己。
在讀《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前,我在想一件事,「給予」總體來說,是正面的,應該是無庸置疑。給予代表幫助別人,沒有人會說不好,我們也常聽「吃虧就是占便宜」、「施比受更有福」,不過即使如此,「給予」看似簡單,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在工作職場上,給予別人協助,有可能會損及自己的利益時,
「這次失敗沒關係,國父孫中山也是革命11次才成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句安慰別人的話?先不管這句話有沒有達到安慰的效果,國父孫中山革命11次,在過往教科書陳述下,成為了很多人的既定印象。事實上,第10次的黃花崗跟第11次的武昌起義,孫中山並沒實際參與「革命作戰」,而是在海外募款。
《超簡單經濟學》的書名雖然有「超簡單」,不過全書共有509頁、7部(價格與市場、產業與商業、工作與工資、時間與風險、國家經濟、國際經濟、特殊經濟議題)、25個章節,要讀完並不是那麼簡單。 這本書有三大重點,第一,人們傾向於在價格較低時多買一點,以及價格較高時少買一點;第二,生產商品或服務的人,傾向
自由市場實際上是一個追逐利潤和迴避虧損的體系,對經濟效率而言,虧損的訊息與利潤一樣重要,它告訴生產者該停止生產什麼產品,由於生產決策由價格引導,因此社會對稀有資源運用更有效率。 最簡單、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人們喜歡在價格低時多買一點,價格高時少買一點;同樣的,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的人,喜歡在價格高時多
現代社會誘惑太多,所以當我們提到需要意志力去做的事,通常會想到的是「抵抗誘惑」。 但是抵抗誘惑,跟它「說不」,只是意志力的其中一種表現。意志力除了有「我要去做」跟「我不去做」的兩種面向,還有第三種力量-「我真正想做」的力量,這才是真正的動力。 《輕鬆駕馭意志力》提到,這些力量,如同肌肉一樣,
《態度》、《見識》、《格局》是吳軍博士的人生進階三部曲套書,《如果只用十個字概括獲得大格局的方法,那就是「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節奏」,要能認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方向,並根據自己的能力掌握好節奏,提高進步速度,幾年後就會看到格局比今天大很的自己。
在讀《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前,我在想一件事,「給予」總體來說,是正面的,應該是無庸置疑。給予代表幫助別人,沒有人會說不好,我們也常聽「吃虧就是占便宜」、「施比受更有福」,不過即使如此,「給予」看似簡單,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在工作職場上,給予別人協助,有可能會損及自己的利益時,
「這次失敗沒關係,國父孫中山也是革命11次才成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句安慰別人的話?先不管這句話有沒有達到安慰的效果,國父孫中山革命11次,在過往教科書陳述下,成為了很多人的既定印象。事實上,第10次的黃花崗跟第11次的武昌起義,孫中山並沒實際參與「革命作戰」,而是在海外募款。
《超簡單經濟學》的書名雖然有「超簡單」,不過全書共有509頁、7部(價格與市場、產業與商業、工作與工資、時間與風險、國家經濟、國際經濟、特殊經濟議題)、25個章節,要讀完並不是那麼簡單。 這本書有三大重點,第一,人們傾向於在價格較低時多買一點,以及價格較高時少買一點;第二,生產商品或服務的人,傾向
自由市場實際上是一個追逐利潤和迴避虧損的體系,對經濟效率而言,虧損的訊息與利潤一樣重要,它告訴生產者該停止生產什麼產品,由於生產決策由價格引導,因此社會對稀有資源運用更有效率。 最簡單、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人們喜歡在價格低時多買一點,價格高時少買一點;同樣的,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的人,喜歡在價格高時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我們都知道換一個腦袋、換一種思維模式
Thumbnail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是是《Think again》,重新思考,為什麼要重新思考呢?因為我們的大腦思考有慣性,喜歡用舒服的方式思考,很少挑戰固有的信念,長久下來,就會讓我們越來越來僵化,看不到其他想法的可能性。
Thumbnail
6 篇文章|6601 字 思考觀|認知科學|管理學 本書用輕鬆對話的方式,談論以下主題。 目錄 一章:思考的基礎 01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02  建立思考的框架: 談論如何建立有效的思考框架,並解釋這如
Thumbnail
本書整理了常見的八種思維錯誤,讓我們去思考,人為何會有這麼多的偏誤,影響了我們正確的判斷。因為我們每天又被資訊轟炸。認知偏誤或者說捷思法,是我們從古至今適應環境的手段。大腦會允許我們用最舒適的方式去思考,要保留能量給對一些生存更急迫,但是實際上並不合理的事情…
Thumbnail
設計思考的生活運用 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因為升學主義的影響,我們往往習慣於認為答案只有一個標準。「刻意練習」往往會變成如何穩定自己的分數。然而,隨著踏入社會,現代社會因AI和網路全球化的發展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許多傳統社會中的基礎邏輯和框架在當代社會中仍然存在,但學習模式已經發生了變革。社群媒
Thumbnail
瞭解解決問題的前提,避免篡改事實認知,並減少個人偏見。本文介紹提升洞察力與思維靈活性的方法,以及突破思維的發想,包括自我決定論對人類需求的定義、過度自信的形塑認知偏差、情感與信仰對人的影響力等。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思考101》深度研究人們容易犯的認知偏誤,將其分為八種類別,並透過大量例子,說明每一種認知偏誤。本文分享了其中五種偏誤,並提供解決方式。透過學習這八大認知偏誤,糾正帶有偏見的思考,做出更正確的選擇,改變人生軌跡。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我們都知道換一個腦袋、換一種思維模式
Thumbnail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是是《Think again》,重新思考,為什麼要重新思考呢?因為我們的大腦思考有慣性,喜歡用舒服的方式思考,很少挑戰固有的信念,長久下來,就會讓我們越來越來僵化,看不到其他想法的可能性。
Thumbnail
6 篇文章|6601 字 思考觀|認知科學|管理學 本書用輕鬆對話的方式,談論以下主題。 目錄 一章:思考的基礎 01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02  建立思考的框架: 談論如何建立有效的思考框架,並解釋這如
Thumbnail
本書整理了常見的八種思維錯誤,讓我們去思考,人為何會有這麼多的偏誤,影響了我們正確的判斷。因為我們每天又被資訊轟炸。認知偏誤或者說捷思法,是我們從古至今適應環境的手段。大腦會允許我們用最舒適的方式去思考,要保留能量給對一些生存更急迫,但是實際上並不合理的事情…
Thumbnail
設計思考的生活運用 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因為升學主義的影響,我們往往習慣於認為答案只有一個標準。「刻意練習」往往會變成如何穩定自己的分數。然而,隨著踏入社會,現代社會因AI和網路全球化的發展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許多傳統社會中的基礎邏輯和框架在當代社會中仍然存在,但學習模式已經發生了變革。社群媒
Thumbnail
瞭解解決問題的前提,避免篡改事實認知,並減少個人偏見。本文介紹提升洞察力與思維靈活性的方法,以及突破思維的發想,包括自我決定論對人類需求的定義、過度自信的形塑認知偏差、情感與信仰對人的影響力等。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思考101》深度研究人們容易犯的認知偏誤,將其分為八種類別,並透過大量例子,說明每一種認知偏誤。本文分享了其中五種偏誤,並提供解決方式。透過學習這八大認知偏誤,糾正帶有偏見的思考,做出更正確的選擇,改變人生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