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衛生與飲水是小小,但不容忽視的日常挑戰,南美各地的衛生條件差距極大,許多地區有自己的一套應對,我們旅客們初到貴寶地自然不會知道這些事,該怎麼避免呢?
無論是計劃爬馬丘比丘、探索 Patagonia ,或體驗亞馬遜的神秘,還是只想在加勒比海海岸待個幾天,希望這篇能幫您聰明的處理飲食與飲水問題,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風險
水
人可以幾天不吃飯,但不能不喝水,要怎麼辦呢
煮水
最傳統也最好的辦法,記得煮水時間延長確保水內的細菌確實被殺死,有些傳統家裡的Airbnb就和我們的老家一樣是煮水度日的,沒有飲水機
自來水可以直接喝嗎?
不管城市大小,大部分地區自來水不適合直接飲用,即使是在較發達的城市如布宜諾斯艾利斯或聖地牙哥,當地人也經常選擇購買瓶裝水,以及自備水壺出門
自備水壺?帶什麼樣的水壺?
帶大一點的不銹鋼材質保溫壺,既環保又耐用耐摔。旅行中間可能沒有太多機會裝水,出門前先在旅店裝好吧!
要自備濾水器嗎?
Airbnb 或旅社都有提供飲水,如果有登山行程或偏遠地帶,可前往登山用品店詢問攜帶式濾水器
果汁
對筆者來說,旅行沒吃水果喝果汁根本就沒有靈魂,但看似現榨的果汁就沒問題嗎?
街頭果汁攤是否安全?
水果的果汁沒問題,但街頭販售果汁飲品通常是 果汁 + 水組合,水的風險很大,便宜的果汁店家不會花成本在水上,而且剛到旅客身體菌種還沒習慣當地,不建議喝街頭果汁。
筆者在聖瑪塔住院時,醫生問診第一句就是『你有喝果汁嗎?』
那哪些當地特色飲品比較安全?
煮沸過,熱水沖泡的飲品,例如紫玉米汁、瑪黛等
街頭小吃
這個就更重要了吧!但其實出了特定的觀光街道區域,南美並沒有太多的街頭攤販。大部分店家都以餐廳的方式存在
如何判斷小吃攤的安全性?
熟食、熟食、熟食!熟食優先,熱門的店家食材通常比較新鮮(因為周轉快),Google map 的建議也有一定的可信度,在利馬等大城市可以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