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吳淡如的這則訪問,好喜歡這句話
「你對於你的夢想不可以算成本。這世界上,唯一不會變成沉沒成本的,就是你讀過的知識和書。」所謂沉沒成本指的是已經付出而且無法再收回的成本。像是「再一起越久,越難分手。因為覺得自己已經花了這麼多時間、捨不得」,或是「準備公職考試已經XX年了,頭都洗下去了,這次沒上,只好再考第二次拚拚看了」等等。
一直很喜歡的幾位公眾人物,蔡康永、陳文茜,還有吳淡如,我總能在他們的文字和訪問中得到力量,並且自我激勵。我喜歡看書,也常常分享看過覺得好看的書給身邊的人。(偏偏親妹妹是個看到書就睡著的人)

另外,「看書」這件事還是不要抱太多目的性比較好,就把買一本書、看一本書當拆驚喜包的概念。
畢竟,有時候你真的很難想像,會在某一本書裡,看到一個篇章,或一句話,讓你醍醐灌頂,覺得好幸運、覺得為甚麼沒有早點遇到這本書的感覺。
相反的;當然也有可能買到一本書,實際閱讀起來沒這麼有共鳴,甚至內容太艱深晦澀的、言之無物的,都有可能。
鼓勵每個人多看書,且書的領域越廣泛、和自己本身專業領域越不相干越好。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會在哪一本書中挖到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