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新劇推薦:日劇《為什麼是我來神說教》──老師的反思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最近Netflix上了一部新的日劇《 #為什麼是我來神說教 》,馬上吸引我的眼球。

一開始是在一間餐廳中,一群高中生在餐廳中大聲喧嘩,作為主角的「麗美靜」,想著哪個大人去跟他們這些小孩說一下,突然意識到自己是現場唯一的大人,進而對自己是不是大人而有遲疑並自我提問。

後來其中一位同學去為大家服務裝飲料回來時,不小心把飲料灑在主角身上,但忙著應付同學的這個孩子根本就沒有先道歉,主角當下就算內心不滿也沒有對這個孩子「說教」,而是選擇用一張死人臉離開現場。

這是在主角睽違2年「家裡蹲」生活即將回到職場的前一天所發生的事情,而這群孩子在隔一天成了她擔任導師班級的學生。

日劇的步調是明快的,第一集中馬上就交代了整個學校的氛圍、不同立場的教師群體對教育的想法、當代現場教室的現況、學生的特質和對身為老師價值的提問,這邊就不先劇透了,現在才上了第一集,我其實蠻期待繼續往下看的。

第一集完食,等第二集更新

第一集完食,等第二集更新


真實的教育現場就是這麼地「真實」


一直以來,我對於思考身為教師的價值這件事有很多的執著,我也知道我是太理想化的那種;而其實自從Threads開始流行,越來越多老師會在Threads上分享自己身為老師的經驗和心情,同時也會得到許多老師對於發言的回饋,有些有共鳴,有些會引起我反思。

就像是最近很紅的一篇轉翻譯的一位國外高中老師的發文,她提到了現在社會變遷所衍發的7個在教育現場持續發生中的殘酷事實,包括父母的缺席、新冠疫情帶來的後遺症、科技發展對學生的副作用、正向教育對學生權利的重視到老師們正在收拾的殘局等等(https://www.threads.com/@growandthrivedigital),這些全部都是不分國界的校園中所存在的事實,其中可以談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很多老師也陸續發聲,除了指出對教育體制、學校系統、家庭教育、學生素質等等面向對老師來說有多麼地無能為力、精疲力竭以外,這麼多討論的串文中,有一句話其實看過蠻多次的,也常吸引我注意──「除了老師之外,其他職業也會被期待得愛這份工作?」


那位高中老師在Threads上發表的原文

那位高中老師在Threads上發表的原文



要用什麼樣的姿態在「老師」這份工作上撐下去...


我不是帶著滿腔熱血從小立志當老師的那種人,我現在課堂上問學生有沒有人立志要當老師的,真的不會有學生舉手。但我一直掛在嘴上跟培訓老師分享的,也一直提醒自己:「當了老師要有所覺悟」、「要賺大錢不要來學校當老師」、「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專注在孩子身上」...,要不斷用這些話來提(ㄘㄨㄟ)醒(ㄇ一ㄢˊ)自己會比較容易堅持下去。

之前也曾經在跟朋友討論學校老師盲目連署發信的行為,當時我認為這些老師在沒有自己親自去查證,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只是屈於同儕壓力之下,就做出這種跟風行為根本不配當老師的言論,朋友說我會不會把老師看得太清高了,這不過就是一份工作,我的回答是──

「是,那我就會把他當作一個來工作的人,而不是把他看作是『老師』。」

做出這樣的行為,請問該如何在學生盲目跟著其他同學霸凌別人的時候,或是討好同儕時對學生「說教」?


兩種定位,親師生都不要有錯誤的期待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說教」確實是老師該做的事,但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情去跟孩子說教,要說幾遍,要怎麼說服學生,要怎麼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身教是否能做到言行一致,這些都是「老師」得有覺悟才有辦法做到的事情;古代「老師」的地位會如此崇高,是因為老師有別於其他職業的超常期待,所以確實「老師」在現代如果要現實一點,就是兩種定位要分清楚:

1.老師就是一份領薪水的工作,業務很多很雜,會有微薄的加給。

2.老師是燃燒生命、照亮學生的工作,講台不等於舞台,言行及道德標準會需要遵循所謂的「道」,那是一份天職和使命。


韓愈依然值得一個版面

韓愈依然值得一個版面


教育是共業,誰都不要讓誰,不用讓。


老師們可以選擇要做什麼樣的老師,而家長們也應該要覺悟一件事情──如果沒辦法做到對老師的高度尊重,也不要用高度的標準去苛求老師。

因為這就是「共業」,如果你真實地看見教學現場長得什麼模樣,不要只覺得教室裡學生們就會乖乖上課,你家的孩子在家絕對跟在學校是不一樣的,一般升學好、秩序好、競爭激烈的學校長的樣子,跟公校或是非升學型學校中被「多元包容」包裝或是來自不同社會階層、家庭圖像所匯聚的課室跟我們現實社會是一樣的,在不同教學場域工作的老師所面臨的學生和考驗是天差地遠的。。

而老師們,我們就是選好自己能做到的角色,努力地撐到熱情燃燒殆盡的那一天,或是你決定要轉行的時候,如果真的覺得當老師很痛苦,那真的也不要勉強自己當老師,除了耽誤自己也耽誤孩子,這個社會需要被重置,「老師」真的消失了,如果這個社會還需要那自然就會有復活的空間。

老師福利是可以在孩子身上獲得各種能量;職災風險則是會在孩子身上折損各種能量→不一定遵循能量守恆定律(謝謝孩子分享烘焙課的泡芙很好吃)

老師福利是可以在孩子身上獲得各種能量;職災風險則是會在孩子身上折損各種能量→不一定遵循能量守恆定律(謝謝孩子分享烘焙課的泡芙很好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mazing Key的沙龍
46會員
23內容數
Amazing Ke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11
真的是好久、好久、好久沒有發新的文章了...這快半年的時間,在尋找人生方向和志業、重新出發的路途上,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是太出乎意料了...以一種我完全無法掌握的速度和轉向模式真實地變成我現在的生活。
Thumbnail
2023/07/11
真的是好久、好久、好久沒有發新的文章了...這快半年的時間,在尋找人生方向和志業、重新出發的路途上,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是太出乎意料了...以一種我完全無法掌握的速度和轉向模式真實地變成我現在的生活。
Thumbnail
2023/02/13
嗨!今天是開學日耶!祝大家開學順利<3 為了慶祝開學,今天就獻上這篇久違的文章吧~ ------🧡我🧡是🧡分🧡隔🧡線🧡------ 沉寂已久的悸動─同為輔導人的共鳴 上禮拜看到 #專輔迷因 @counselor_meme 分享在限動的動漫截圖深深被觸動,我覺得那是一種被理解、被看見...
Thumbnail
2023/02/13
嗨!今天是開學日耶!祝大家開學順利<3 為了慶祝開學,今天就獻上這篇久違的文章吧~ ------🧡我🧡是🧡分🧡隔🧡線🧡------ 沉寂已久的悸動─同為輔導人的共鳴 上禮拜看到 #專輔迷因 @counselor_meme 分享在限動的動漫截圖深深被觸動,我覺得那是一種被理解、被看見...
Thumbnail
2022/12/21
下個月就是學測了…預祝所有考生(尤其是我的學生XDDD),都能順利完成考試,並且能夠考上自己心儀的志願! 過去每到這個時節,其實學生們的心情沉甸甸卻也相對輕鬆一些了,畢竟再怎麼努力,也只剩下不到一個月了。只是要面對結果的日子越來越近,自己的未來會在哪裡,真的不曉得,那種茫然,我完全可以感同身受...
Thumbnail
2022/12/21
下個月就是學測了…預祝所有考生(尤其是我的學生XDDD),都能順利完成考試,並且能夠考上自己心儀的志願! 過去每到這個時節,其實學生們的心情沉甸甸卻也相對輕鬆一些了,畢竟再怎麼努力,也只剩下不到一個月了。只是要面對結果的日子越來越近,自己的未來會在哪裡,真的不曉得,那種茫然,我完全可以感同身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以下有雷 這部就是簡單粗暴純愛青春電影公式: 青春大學生活+帥哥美女+被迫分開遠距+絕症+多年後回憶回不去的初戀 雖然這樣說,但版主跟許多台灣人一樣熱衷於看青春純愛片(到底多缺愛?),只要一有這種片就絕對是馬上點開來看。
Thumbnail
以下有雷 這部就是簡單粗暴純愛青春電影公式: 青春大學生活+帥哥美女+被迫分開遠距+絕症+多年後回憶回不去的初戀 雖然這樣說,但版主跟許多台灣人一樣熱衷於看青春純愛片(到底多缺愛?),只要一有這種片就絕對是馬上點開來看。
Thumbnail
2021年日劇。探討現在常見的網路議題,每集都是獨立的故事。總共四集。第1集 不純ないいね、第2集 私刑倶楽部、第3集 名探偵S、第4集 Not Famous。
Thumbnail
2021年日劇。探討現在常見的網路議題,每集都是獨立的故事。總共四集。第1集 不純ないいね、第2集 私刑倶楽部、第3集 名探偵S、第4集 Not Famous。
Thumbnail
【Netflix 紀錄片】:為魔起舞:TikTok 網紅異教大解密 這部紀錄片雖然只有3集, 結局也並不是那麼大快人心, 但至少可以讓大家知道, 在吸引眾多注意力的社群軟體底下, 發生了甚麼事。
Thumbnail
【Netflix 紀錄片】:為魔起舞:TikTok 網紅異教大解密 這部紀錄片雖然只有3集, 結局也並不是那麼大快人心, 但至少可以讓大家知道, 在吸引眾多注意力的社群軟體底下, 發生了甚麼事。
Thumbnail
我意外進入耽美世界,然後走不出來了。
Thumbnail
我意外進入耽美世界,然後走不出來了。
Thumbnail
【注意】:以下內容會牽涉到劇情討論,請謹慎觀賞喔! 2024新番介紹──《我內心的糟糕念頭》,校園純愛加上心靈成長,兩個生活圈看似不相關的人,最後是如何產生情愫呢?
Thumbnail
【注意】:以下內容會牽涉到劇情討論,請謹慎觀賞喔! 2024新番介紹──《我內心的糟糕念頭》,校園純愛加上心靈成長,兩個生活圈看似不相關的人,最後是如何產生情愫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