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日!輔導心能量~當能夠珍視自己的那一刻起才能真正關注眼前的孩子

開學日!輔導心能量~當能夠珍視自己的那一刻起才能真正關注眼前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嗨!今天是開學日耶!祝大家開學順利<3

為了慶祝開學,今天就獻上這篇久違的文章吧~

------🧡我🧡是🧡分🧡隔🧡線🧡------


沉寂已久的悸動─同為輔導人的共鳴

上禮拜看到 #專輔迷因 @counselor_meme 分享在限動的動漫截圖深深被觸動,我覺得那是一種被理解、被看見、被實現以及惺惺相惜的感動。

raw-image

好久沒有動筆了...這才知道作家們有多麼難,當生活逼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要處理好多現實層面的問題,比方說經濟或是家務,要同時兼顧筆耕,真的是太難太難...

在這些日子有好多、好多想寫的文章,都只是先把題目訂了然後大綱擬了就放置了,之前跟朋友一起為一部去年引發南北之爭的臺劇(大家應該猜得到@@")錄好的podcast也遲遲沒辦法好好剪輯上架...

今天趁著一點點好不容易空下來的時間,加上前天用混酒灌醉自己的後勁,我還是來更新一下貼文吧!

raw-image

@counselor_meme 所po的這些漫畫截圖來自《#今際之國的闖關者retry》,《今》的主角#有栖良平 好不容易回歸normal的生活,還成為了一名心理諮詢師,而且妻子都要生小孩了,還又很衰地被放置到另一個世界要繼續闖關才能回家QQ M呀!真的好衰...

🌻追起來!追起來➡➡➡@counselor_meme🌻

回到這些對話,主要是主角在初任心理工作時,前輩給予的勉勵:

raw-image


第1張圖~對話:強調傾聽

確實在輔導工作,與心理師不同,會需要給予學生一些建議,而心理師的訓練比較偏向是協助的角色讓對方去發現問題和找到答案;但無論技巧上的操作有何不同,最最關鍵的真的就是「傾聽」。


「傾聽」要是真的「聽見」,不是只是閉上嘴聽就是「傾聽」。

傾聽過程需要找出線索,這是最能接近對方的時候,每個人會說出什麼話、做出什麼事對我來說都是有意義的。

而真正的「傾聽」是聽到所有對方想表達的一切,不僅是字面上的,還包括沒有說出來的那些以及眼神中的那些。
raw-image


第2張圖~主角的告白:助人工作者的投射、自我期待與焦慮

我覺得命運很有趣,對我來說主角這段告白也是我曾經周旋過的困境。

成為輔導老師並沒有在我學生時代對未來的規劃之中,甚至連想像都沒有。

但我一直很熱衷於一些熱血教師的影劇作品,比方說我最愛的臺劇《#麻辣鮮師 》,小時候偷看的《#麻辣教師GTO 》以及最棒的日劇《#極道鮮師 》。

然後...然後我就真的變成了老師,而那些對熱血老師的崇拜也變成我對自己的期許,我覺得我該是那個樣子!

開始接觸學生後更是讓這樣的想法加劇了...剛開始任教時非常急於想解決學生的問題,希望自己是「能夠幫得上忙的」;對於他們腦中的煩惱,非常希望他們不要像過去的自己一樣感到無助。但理想很豐盈,現實很骨感,我當時常常會有力不從心的無奈,常常會對自己和一些無法改變的狀況感到焦慮,而這樣的狀態一直到了第三年才慢慢轉變。

助人工作者本身也不是完美的,我們也會有我們自己個人的議題:)

需要等待、需要調劑、需要肯定、需要支持,我們不但可以給予這些,也需要從生活中的人事物汲取這些。(歡迎多多餵食這些能量給你當輔導老師/老師的捧友🌞)

raw-image

第3+4張圖~前輩的勉勵:相信自己

前輩說光有知識、技巧、經驗是沒辦法成為一名出色的心理諮詢師的,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幸福」!便是「愛自己」、「相信自己」,當自己能夠珍視自己的那一刻起,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去傾聽他人。

前輩果然是前輩:)

是的,這個概念也是在後來幾年的經驗中,在某一個當下,某一個累積許多對話的當下,可能是某個點給我的靈感,也很像柯南中突然背後出現一條線的那種當下,深刻地體會到「信念」的重要性。

這個「信念」除了是自己對自己的肯定,還有真的全然接納自己的醜陋與脆弱,也全然看見自己的優點與美好,感受到真實活著的自己,不會再趕到畏懼猶疑,能夠用最真實的心去面對學生,不去對自己有多餘的擔心,而能全心全意的看著眼前的孩子。

那種體會,讓我真正成為了輔導老師這個角色,那之後的自己才有了足以匹配這份職志的自信。


後記:談為人師的榮耀與重擔

最後也想再分享ㄧ些我所觀察至今的教育現場。

我原本是把老師這個職業當作是服務業在做的,我服務學生、家長,但我沒有想服務其他老師,對我來說其他老師應該要是夥伴,但不知為何許多師長卻也總需要輔導老師來服務...讓過去的我感到很困惑;那時想興許是因為很多其他學科的師資養成並沒有特別著重在輔導知能的訓練吧...(或根本沒有)。

當然,肯定是有極好、極好的老師,但還是很常會遇到令我啼笑皆非的老師...

※ 比如一直不交輔導紀錄的人一直跟我抱怨學生不交作業,而且還認為應該由我去請學生交作業,真的是很有趣:)


但我後來其實在這方面有不同的想法。

果然人生要過得下去,總是要想辦法讓自己轉彎思考(=自我洗腦😏)。

後來我也理解到每個人的極限,以及如何才能最大化地幫到學生,所以我開始去深度了解每個合作的導(老)師的個性和背景,找到屬於我跟他們之間的合作模式。

韓愈真的是一臉正直的模樣!但每次國文課本上放的古人照片都是他們年紀比較大的時候,真的好想看古人們年輕時的畫像,應該有很多都很帥才對。

韓愈真的是一臉正直的模樣!但每次國文課本上放的古人照片都是他們年紀比較大的時候,真的好想看古人們年輕時的畫像,應該有很多都很帥才對。

在當年國文課本中,韓愈先生的《師說》應該是在那麼多篇課本選文裡,算是數一數二讓大家印象深刻的吧!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不管在東西方,老師的角色一直以來都備受尊崇,因為這份工作理論上是無法賺大錢(也不會是以賺錢為主要目地),但是能夠影響無數生命。

社會上對「老師」的角色期待,相對地也會較其他職業來得高;另外,我好像之前也有提過,曾經一位學校的前輩老師也同我說過:「老師雖然可以造福學生,但也是最容易造孽的...」,可見「老師」這份職業確實是很特別的存在。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同理,人必自知為師,能守師節、展師風、盡師道,而後人必敬之、尊之、崇之。

近年以來常常會聽到許多師長夥伴們說起:現在的學生和家長都不把老師當老師了...確實是如此;但也必須承認有很多時候,"老師"們也的確沒(無法)做到充分的職份,甚至更趨於保守而無法有更多的付出。最後的結果便是,親師生各自扭曲的心態互相影響拉扯,三方的關係就更無法獲得改善。

我也思考過,假使要一直從事老師、教育這樣的工作,倘無法隨著時代潮流和學生的特質去做調整,那麼未來"老師"這份工作會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單純想靠輔導老師們去平衡恐怕不是長久之計呀~燦笑)。


------🧡我🧡是🧡分🧡隔🧡線🧡------

最後,汲取這份從漫畫中的心能量──

身為人師,能夠對於自身的價值有所珍視,並能持續秉持著教育的信念與初衷,用最正向的心情迎接每一個來到手上的孩子,對我來說這真是成為老師最幸福的事了:)

分享給開學日的大家:)

衷心希望新的學期大家能好好照顧自己,也好好照顧彼此🌝





avatar-img
Amazing Key的沙龍
45會員
2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mazing Ke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下個月就是學測了…預祝所有考生(尤其是我的學生XDDD),都能順利完成考試,並且能夠考上自己心儀的志願! 過去每到這個時節,其實學生們的心情沉甸甸卻也相對輕鬆一些了,畢竟再怎麼努力,也只剩下不到一個月了。只是要面對結果的日子越來越近,自己的未來會在哪裡,真的不曉得,那種茫然,我完全可以感同身受...
前方高能警告: 這篇文章可能真的會很直白,希望先幫大家做個心理準備,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壓力和擔憂,但今天這篇文章真的是我內心很誠摯的分享,用字上確實可能會比較激動一點,我盡量克制了,但如果真的太刺眼(耳),那我真的很願意陪您一聊,我知道大家都很辛苦,只是有時候我們會有些盲點,我們一起努力:)
嗨!大家好!今天這篇文章是我從我目前在經營的粉絲專頁:《大家的輔導室-Fb》和《大家的輔導室-IG》轉載過來的,我也有再補充一些更細節的論述。 昨天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其實花了好多時間,因為這個「拖延症」呢也確實是我一直以來面臨的問題...
離職後多了很多空白的時間,當然從原本一個穩定的正職工作進到自由業的狀態,其實還是會有些失落感和無所適從,就算我也已經來到了3字頭的年紀,但確實也會有一種跟學生們填選大學志願時一樣的茫茫然。尤其突然間失去了一個老師的職稱,雖然我的學生們還是在聯繫我時還是都會稱呼我為老師,但真的感覺就是不太一樣...
我曾經跟我的學生聊過一件事情,當時他已經是大學生,他告訴我他並沒有很相信他的心理師或輔導老師可以為他做些什麼,他知道他們都是好人,只是他還是無法完全信任他們,在他的感覺中,他們就只是在做他們的工作而已... 這聽起來確實很令人難過,但我卻意外得很能理解,因為我在大學時也曾有過一樣的想法...
生命中到底哪些時候該折腰?哪些時候不該折腰呢?關鍵應該在於「折這個腰會不會讓你感到委屈?」,而這份委屈「是不是承擔得起?」這個關鍵會影響到人生很多很重要的抉擇,以及我們活著的姿態,所以如果能夠盡早將這樣的原則確立,我想應該會更能安放好自己的心,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活、而努力。
下個月就是學測了…預祝所有考生(尤其是我的學生XDDD),都能順利完成考試,並且能夠考上自己心儀的志願! 過去每到這個時節,其實學生們的心情沉甸甸卻也相對輕鬆一些了,畢竟再怎麼努力,也只剩下不到一個月了。只是要面對結果的日子越來越近,自己的未來會在哪裡,真的不曉得,那種茫然,我完全可以感同身受...
前方高能警告: 這篇文章可能真的會很直白,希望先幫大家做個心理準備,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壓力和擔憂,但今天這篇文章真的是我內心很誠摯的分享,用字上確實可能會比較激動一點,我盡量克制了,但如果真的太刺眼(耳),那我真的很願意陪您一聊,我知道大家都很辛苦,只是有時候我們會有些盲點,我們一起努力:)
嗨!大家好!今天這篇文章是我從我目前在經營的粉絲專頁:《大家的輔導室-Fb》和《大家的輔導室-IG》轉載過來的,我也有再補充一些更細節的論述。 昨天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其實花了好多時間,因為這個「拖延症」呢也確實是我一直以來面臨的問題...
離職後多了很多空白的時間,當然從原本一個穩定的正職工作進到自由業的狀態,其實還是會有些失落感和無所適從,就算我也已經來到了3字頭的年紀,但確實也會有一種跟學生們填選大學志願時一樣的茫茫然。尤其突然間失去了一個老師的職稱,雖然我的學生們還是在聯繫我時還是都會稱呼我為老師,但真的感覺就是不太一樣...
我曾經跟我的學生聊過一件事情,當時他已經是大學生,他告訴我他並沒有很相信他的心理師或輔導老師可以為他做些什麼,他知道他們都是好人,只是他還是無法完全信任他們,在他的感覺中,他們就只是在做他們的工作而已... 這聽起來確實很令人難過,但我卻意外得很能理解,因為我在大學時也曾有過一樣的想法...
生命中到底哪些時候該折腰?哪些時候不該折腰呢?關鍵應該在於「折這個腰會不會讓你感到委屈?」,而這份委屈「是不是承擔得起?」這個關鍵會影響到人生很多很重要的抉擇,以及我們活著的姿態,所以如果能夠盡早將這樣的原則確立,我想應該會更能安放好自己的心,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活、而努力。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8月31日讀國中和國小的小孩都開學了,暑假終於結束,耶畢!開學前的事情特別多,要確認小朋友作業寫完了沒?要帶什麼東西去學校?還要調整生活的作息,不能睡到自然醒,減少打電動的時間。這些事情雖然多,但想到要開學了,就彷彿有滿滿的能量不斷湧出,辛苦是有代價的,就讓我不禁思考,到底開學了誰最開心? 第一名
今年因疫情關係,孩子們待在家悠閒成習,教育部宣佈開學時間表後,許多孩子們內心有還沒預備和調整好的,即將迎接嶄新的新學期。這時精油無疑是應急的好幫手,更重要的是即安全、有效又攜帶方便。
長大這條路很長,也總是要適應新的事情,而我們知道在大家的陪伴下小孩會好的,在邁向上學的路上,全家人包含阿公阿嬤們的支持理解與鼓勵非常重要。只要全家一起勇敢面對新的一切,一切的風雨都會因為耐心的陪伴漸漸轉晴。
8月31日讀國中和國小的小孩都開學了,暑假終於結束,耶畢!開學前的事情特別多,要確認小朋友作業寫完了沒?要帶什麼東西去學校?還要調整生活的作息,不能睡到自然醒,減少打電動的時間。這些事情雖然多,但想到要開學了,就彷彿有滿滿的能量不斷湧出,辛苦是有代價的,就讓我不禁思考,到底開學了誰最開心? 第一名
今年因疫情關係,孩子們待在家悠閒成習,教育部宣佈開學時間表後,許多孩子們內心有還沒預備和調整好的,即將迎接嶄新的新學期。這時精油無疑是應急的好幫手,更重要的是即安全、有效又攜帶方便。
長大這條路很長,也總是要適應新的事情,而我們知道在大家的陪伴下小孩會好的,在邁向上學的路上,全家人包含阿公阿嬤們的支持理解與鼓勵非常重要。只要全家一起勇敢面對新的一切,一切的風雨都會因為耐心的陪伴漸漸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