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的確認:從《哈佛 × Google 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學習愛與自由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常開玩笑說:「亂讀書好過不讀書。」也因此,我總會帶著好奇與輕鬆的姿態,翻開一些未必正對焦的書。《哈佛 × Google 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就是這樣一本,我心裡大概知道,它可能不是為我而寫。

但書中推廣時提到的「不只是脫單,更是穩定交往!」,確實觸動了我對親密關係持續經營的思考。所以我仍然買來一讀,也想藉由這篇分享,整理一下,從這本書中,我真正學到的,不只是戀愛。

閱讀中的確認:我已經走過了那個階段

我曾經進入過婚姻,也經歷了育兒。這些經驗讓我對親密關係的理解與需求,早已不同於初次尋找伴侶時的年輕自己。我深刻經歷過親密關係的建構、瓦解與重建,這種經驗讓我需要面對的問題,不再是「如何開始」或「怎麼篩選」,而是更長久的課題:

如何在愛與自由之間,穩固而柔韌地持續生長。

如果你正處在想開始認真尋找伴侶、或者想釐清自己為何在感情中總是卡關的階段,那麼這本《脫單指南》提供的結構與方法,可以成為一套實作導向的參考框架。它不像心靈雞湯,而是一種行為科學版的戀愛行動指南

而如果你,像我一樣,已經走過了一段生命的曲折,那麼這本書也許會成為溫柔地回望自己成長足跡的一面小鏡子。不是每本書都需要帶來震撼,有些書的意義,在於——

回頭看一眼自己已經走過的路,然後明白,自己不必再回頭了。

這次閱讀,對我而言,就是這樣一種溫柔的確認。

這本書的作者 Logan Ury,擁有哈佛心理學背景,曾任Google行為科學家。她以行為科學為基礎,幫助人在現代親密關係中認識自己、改善選擇、建立穩定的長期關係。

其中有兩個小工具,我覺得無論在哪個人生階段,都值得記下來。


👚 衣櫥測試:用衣服感受關係的自在度

書中提出一個我覺得非常有趣的小練習,叫做「衣櫥測試」。它提醒我們,有時候人們不是太快放棄一段關係,就是拖延太久。像堆滿舊衣服的衣櫥一樣,我們可能留著一段明知早該結束的關係,只是因為「也許哪天用得上」的幻想。

即使現在的我,已經能比較誠實地面對關係現實,這個提醒仍然讓我有所觸動。

值得時不時問問自己:

「我是真的需要這段關係,還是只是不敢清理它?」

每一次自問,都是一次內在空間的整理。

具體來說,衣櫥測試這樣進行:

如果現任伴侶是你衣櫥裡的一件衣服,他會是哪一件?

接著觀察自己的直覺反應——

  • 如果你聯想到的是一件溫暖的毛衣、夾克,或是自己最喜愛的襯衫、鞋子,那通常是好徵兆。
  • 如果聯想到的是破舊、不合身、讓人窒息或不願穿出的衣服,那可能是警訊。

「衣櫥測試」的厲害之處在於:

  • 超簡單:一個問題就能直覺啟動。
  • 超快速:一秒浮現內心真實感受。
  • 超有洞察力:無需複雜分析,就能照見自己與對方的互動質地。

我自己在使用時,還將這個測試擴展開來。不只是想像伴侶,也想像周圍的人:有人像輕鬆好穿的棉T,有人像華麗卻侷促的禮服,也有人像剪裁考究卻需要特別場合才能出場的外套。比起硬性標籤誰好誰壞,這樣的覺察,更真實,也更溫柔。

衣服可以換,關係卻需要經營。與其期待找到一件永不變形的衣服,不如練習在每一次穿上、每一次感受微妙變化時,都能誠實地評估、調整,並選擇是否繼續珍惜。


📋 約會後八問:體感式覺察關係

另一個值得記下的小工具,是「約會後八問」。每一次約會、每一場深度互動後,可以問自己這八個問題:

1.對方引發出我的什麼性格?

2.在約會當下,我的身體有什麼感覺?放鬆?僵硬?還是介於兩者之間?

3.約會後,我覺得更有活力,還是更沒活力?

4.對方有讓我感到欣賞或感激的地方嗎?

5.對方能讓我大笑嗎?

6.我的聲音和想法有被聽見嗎?

7.在對方面前,我感覺自己有魅力嗎?

8.整體而言,我是著迷,還是感到無聊?

這組問題,與其說是評分對方,不如說是照見自己在互動中的狀態變化。它不依靠外在條件清單,而是以體感與情緒能量為評估基礎:

這段互動,讓我變成了更喜歡的自己嗎?

不只是在戀愛,我認為,任何新的合作關係、友誼萌芽,都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作為一種溫柔的內在校準。


閱讀,是一種溫柔的確認

這次閱讀《脫單指南》,最大的收穫,不是學到什麼新奇的戀愛技巧,而是透過這兩個簡單的小工具,再次確認了自己在看待關係時的節奏與視角。不是每一本書都需要成為人生指南。有些書,只需讓我們在閱讀中,回望自己,在溫柔與誠實之間,走向下一段路。

未來,我想我會選擇更多,能與自己當下生命課題真正對話的閱讀與實踐。每一次閱讀,也都是一次溫柔地重新出發。

柔性力量,不是妥協,而是有能力在變動中誠實照見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策略敘事坊
18會員
97內容數
用敘事看見價值,用策略走出路徑。
策略敘事坊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感官節奏,決定了我們與世界的互動方式。文章探討文字、影片、藝術等不同媒介的節奏特性,並引導讀者覺察自身偏好,找到最適合的資訊吸收和創作方式。文中強調尊重孩子的感官節奏,而非單純限制媒體使用,幫助孩子建立自主選擇與控制節奏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4/30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感官節奏,決定了我們與世界的互動方式。文章探討文字、影片、藝術等不同媒介的節奏特性,並引導讀者覺察自身偏好,找到最適合的資訊吸收和創作方式。文中強調尊重孩子的感官節奏,而非單純限制媒體使用,幫助孩子建立自主選擇與控制節奏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4/16
對你來說,壓力是好事還是壞事? 無論你的答案偏向哪一邊,我們都會發現,現實中的壓力經驗往往難以被簡單地歸類為「好」或「壞」。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壓力推動我們成長;也有些,則漸漸壓垮我們。 因此,壓力不必然有益,也不一定有害。它更像是一種能量,關鍵在於理解它如何進入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如何回應它。
Thumbnail
2025/04/16
對你來說,壓力是好事還是壞事? 無論你的答案偏向哪一邊,我們都會發現,現實中的壓力經驗往往難以被簡單地歸類為「好」或「壞」。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壓力推動我們成長;也有些,則漸漸壓垮我們。 因此,壓力不必然有益,也不一定有害。它更像是一種能量,關鍵在於理解它如何進入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如何回應它。
Thumbnail
2025/04/09
現代人常陷入「內耗」困境,耗盡心力卻看不到出口。本文提出「投資心態」作為解方:在投入前先評估風險與價值,將付出視為長期布局,避免短期失敗導致全盤皆輸。這不只是理財觀念,更是自我管理與人生經營的策略,幫助你在情緒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與穩健。
Thumbnail
2025/04/09
現代人常陷入「內耗」困境,耗盡心力卻看不到出口。本文提出「投資心態」作為解方:在投入前先評估風險與價值,將付出視為長期布局,避免短期失敗導致全盤皆輸。這不只是理財觀念,更是自我管理與人生經營的策略,幫助你在情緒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與穩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愛情相處不易,但只要雙方願意包容、理解、用心經營,相處也可以變得更加美好。牽絆、初衷、減法、相處時間與模式是影響感情維持的重要元素。讓愛情成為彼此生活更美好的認知。
Thumbnail
愛情相處不易,但只要雙方願意包容、理解、用心經營,相處也可以變得更加美好。牽絆、初衷、減法、相處時間與模式是影響感情維持的重要元素。讓愛情成為彼此生活更美好的認知。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分手後重新踏入約會生活的經歷,從以往的追求上床為目的到現在更加註重交流和探索內心的感受。作者分享了與不同女生見面的心得以及內心的衝突和掙扎。文章充滿真實感和情感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分手後重新踏入約會生活的經歷,從以往的追求上床為目的到現在更加註重交流和探索內心的感受。作者分享了與不同女生見面的心得以及內心的衝突和掙扎。文章充滿真實感和情感內容。
Thumbnail
在婚姻裡的相處之道是創造和諧,而不是過招比輸贏。 關係是需要彼此努力經營,而不是隨意地摧殘、破壞,與其吵到感情消失殆盡,倒不如為了彼此從爭吵中做更好的調整。
Thumbnail
在婚姻裡的相處之道是創造和諧,而不是過招比輸贏。 關係是需要彼此努力經營,而不是隨意地摧殘、破壞,與其吵到感情消失殆盡,倒不如為了彼此從爭吵中做更好的調整。
Thumbnail
有很多約會教練或者是把妹書會告訴學生或讀者們,能夠讓自己約會更順利的方式是「表現得不在乎」的樣子。表面上的意思是指,當一個男人和女人互動時,他表現的看起來越不在乎她,這個女生反而就會越受其吸引。
Thumbnail
有很多約會教練或者是把妹書會告訴學生或讀者們,能夠讓自己約會更順利的方式是「表現得不在乎」的樣子。表面上的意思是指,當一個男人和女人互動時,他表現的看起來越不在乎她,這個女生反而就會越受其吸引。
Thumbnail
本書描述了一個夫妻因種種原因產生爭執,但最終決定暫時分開,以尋找再次愛戀的可能性。書中談到休婚這個選擇並不意味著分手,而是希望藉助這段休息時間重新發現彼此。作者希望婚姻不應是將兩個人緊緊地綁在一起,而應是兩個彼此獨立的人尊重彼此的關係。這本書通過描述一個夫妻的故事,試圖帶給讀者一些積極的觀點和啟示。
Thumbnail
本書描述了一個夫妻因種種原因產生爭執,但最終決定暫時分開,以尋找再次愛戀的可能性。書中談到休婚這個選擇並不意味著分手,而是希望藉助這段休息時間重新發現彼此。作者希望婚姻不應是將兩個人緊緊地綁在一起,而應是兩個彼此獨立的人尊重彼此的關係。這本書通過描述一個夫妻的故事,試圖帶給讀者一些積極的觀點和啟示。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沿著這張關係地圖前行,我們就能清楚地梳理出兩個人關係中的妥協、吸引、排斥等脈絡。這張「兩個人疊加在一起」的圖,即是這段關係的使用手冊,也是這份關係的本質與真相。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沿著這張關係地圖前行,我們就能清楚地梳理出兩個人關係中的妥協、吸引、排斥等脈絡。這張「兩個人疊加在一起」的圖,即是這段關係的使用手冊,也是這份關係的本質與真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