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AI 改變戰爭的未來:Anduril 與 Palmer Luckey 的國防科技革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raw-image

嗨👋🏻 我是 Andy CY

國防科技是一個近年矽谷竄起的潮流,隨著二次世界大戰、冷戰結束之後,世界普遍相信大規模的衝突越來越不可能發生,衝突不只是對生命的威脅,更重要的是武裝衝突並不符合大眾的利益,和平時期大家可以賺更多錢、開發更好的科技、過上更快樂的生活。但是近年地緣政治的衝突加劇,從中東地區到俄烏戰爭的爆發,說明了世界上仍有領導人願意冒險發動武裝衝突以奪取政治目標,讓美國矽谷重新將目光投向國防科技, Anduril 就是國防科技領域中的佼佼者,甚至與台灣有密切關係,今天我們來聊聊 Anduril 這間公司以及他的創辦人 Palmer Luckey 的故事。


為什麼重要?

Palmer Luckey 不像是一般印象中的矽谷創辦人,他的特質、創業方向都很有個人特色,他現在創辦的國防科技公司 Anduril 與台灣的命運密切相關,值得我們深入了解。


在這期的內容將涵蓋:

  • 從修理 iPhone 開始的冒險
  • Oculus:VR 先驅的崛起
  • 政治風波帶來新契機
  • 國防產業:缺乏創新、競爭的死水
  • 幫川普打造一道牆:自動化邊境管理 Sentry Tower
  • 現代戰爭的超新星:無人機
  • 戰場指揮平台:Lattice OS
  • 強調震懾防禦,而不是主動進攻
  • 挺過死亡之谷,邁向 IPO
  • 科技的雙面刃:自動化戰爭
  • 結語:科技實力決定軍事實力




從修理 iPhone 開始的冒險

Palmer Luckey 出生在美國加州,他的父母從小就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了許多精力,他的媽媽 Julie Luckey 認為教育應該是針對孩子個性而設計,她從小就讓 Palmer Luckey 在家自學,Palmer Luckey 的爸爸則是從小就帶著他一起動手修理汽車、裝置,這樣的成長背景養成了 Palmer Luckey 有很高的自主學習、動手實作能力,即便是在很小的年紀,他就充分展現了親自動手打造、修理硬體產品的能力,Palmer Luckey 最早的創業經驗是修理 iPhone 手機、販賣二手機,這項事業讓他賺進了超過 36,000 美金,除了修理手機之外,Palmer Luckey 也對於遊戲主機 (Gaming Console) 的改裝很有興趣,為了打造更沈浸式的遊戲體驗,他著手打造了各種裝置,像是串連多個電腦螢幕同時進行遊戲體驗,這項熱情最終導引至他的第一個創業題目——VR 虛擬實境裝置。


Oculus:VR 先驅的崛起

當時,VR 虛擬實境的頭盔還處在很早期,所有的 VR 頭盔都面臨很多技術難關,例如畫質太低、畫面更新頻率過慢、操作體驗延遲等等,這些硬體技術的缺陷讓當時的 VR 體驗很糟糕,當時 17 歲的 Palmer Luckey 決定自己動手來解決這個問題。

從拆解一台 VR 頭盔開始,Palmer Luckey 在各種硬體零件、感應器中,尋找可能出問題的地方,Palmer Luckey 開始在車庫裡著手打造自己的 VR 頭盔,重點優化 VR 頭盔的顯示效果、操作延遲性,雖然當時的硬體技術限制,一直無法讓 VR 頭盔輕量化,整個頭盔還是重達 2-3 公斤,但是以實際體驗來看,Palmer Luckey 自己打造的 VR 頭盔原型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他將這個過程全部公開分享到網站上,跟其他 VR 愛好者分享,這時候一個關鍵的人物看到了 Palmer Luckey 的努力——John Carmack,一位傳奇性的遊戲開發者,第一視角射擊遊戲之父。

John Carmack 看上了 Palmer Luckey 自己打造出來的 VR 頭盔,主動聯繫了 Palmer Luckey 希望了解更多 VR 頭盔的實際效果,Palmer Luckey 直接把一台原型機寄給了 John Carmack ,John 在實際上手體驗過後,認為 VR 技術已經足夠成熟可以應用在遊戲產業,在 2012 年的時候,John Carmack 所在的遊戲開發公司 id Software 利用 Palmer Luckey 打造的 VR 頭盔展示了遊戲《毀滅戰士 3》,這對於 Palmer Luckey 的能力與技術是非常大的肯定,也推動了他開始在 Kickstarter 群眾募資 VR 頭盔 Oculus Rift,原本只是要募集 25 萬美金,最終募得了接近 10 倍的 240 萬美金,並正式成立 Oculus VR 這間公司。

At E3 conference in June 2012, John Carmack showed off his duct-taped prototype of Palmer Luckey’s VR headset.

At E3 conference in June 2012, John Carmack showed off his duct-taped prototype of Palmer Luckey’s VR headset.


關於 Oculus 的發展歷程,不是今天文章的重點,或許我們之後可以再來分析,時間快轉到 2014 年,Meta(當時的 Facebook)以 20 億美金的天價併購了 Oculus ,把 VR 硬體裝置納入麾下,當時的 Palmer Luckey 才年僅 21 歲,也隨著這場併購加入了 Meta ,Palmer Luckey 持續在 Meta 內部推動 Oculus VR 頭盔的發展,我們可以說 Oculus 的成功推動了 VR, AR, MR 產業的加速發展,Meta 也是這個領域當中最重要的公司,推出了許多平民價格的裝置 Meta Quest, Ray-Ban Meta 眼鏡,我自己就有一台 Meta Quest 3S ,以一台只需要 350 美金的裝置而言,真的是一個非常酷的電子裝置。

raw-image



政治風波帶來新契機

Palmer Luckey 在 2017 年的時候離開了 Meta,對外的說法是離開,但直白地說是被 Meta 開除了,開除的原因是捐款給當時總統參選人川普的側翼網站 Nimble America,首先,矽谷所在的加州本身就是一個很偏民主黨、左派的州,而且當時矽谷的風氣與現在非常不同,對於當時的矽谷公司而言,並不喜歡政治表態。

所以當 Palmer Luckey 被爆出捐贈政治獻金給川普的側翼團體時,甚至還是一個製造迷因、假新聞的網站時,Meta 開除了 Palmer Luckey。有趣的是,當時的 Meta 矢口否認 Palmer Luckey 的離開與政治立場有關,但是隨後在加州法院的審理下,認定 Meta 違反了不能因政治立場解僱員工的法律,Meta 隨後賠償了 Palmer Luckey 1 億美金的和解金。

在離開 Meta 後, Palmer Luckey 開始尋找他的下一個冒險,對於一個在年僅 21 歲就賣掉第一間獨角獸公司的人來說, Palmer Luckey 希望證明自己並不只是因為運氣,才達成這樣的成就, Palmer Luckey 馬上在 2017 年開始了自己的下一段冒險——國防科技 Anduril。


國防產業:缺乏創新、競爭的死水

當時 Palmer Luckey 發現美國的國防產業存在很大的問題,在冷戰結束後,整個國防產業經歷了巨大的整合,原本美國在 1980 年代擁有超過 50 間國防供應商,但是隨著行業的整併,到了現在整個國防產業基本上被 5 間大型巨頭壟斷,如洛克希德·馬丁 Lockheed Martin、波音 Boeing、雷神 Raytheon 等巨頭。

Source: Wall Street Journal

Source: Wall Street Journal


再加上國防產業的特性,美國國防部仍然維持著二戰時期的採購策略,就是所謂的成本負擔原則,為了鼓勵廠商開發國防部需要的產品,國防部將會負擔開發的成本費用,並給予廠商固定的利潤率 (fixed profit),在戰爭時期,這種招標方式沒有太大的問題,畢竟戰爭時期所有人都是以為國家奉獻為優先,人們比較沒有動機去降低生產效率、爭取最大利益,但是在和平時期,這種採購方式就存在明顯的利益衝突,廠商越是浪費、降低效率讓開發成本越高,能獲取到的利潤就越多,在這種畸形的採購方式、巨頭壟斷的情況下,美國國防產業長期缺少競爭誘因,國防部需要的戰略武器開發時間又久、成本又高,尤其是對比中國的國防產業發展,美國已經逐漸落入下風。舉個例子,中國的船艦建造能力是美國的 232 倍,每年可以建造數千艘大型船艦,美國僅能製造個位數,若今天在戰爭中雙方的海軍都被摧毀,中國將擁有更快的速度重新建立優勢。

除了國防產業存在的競爭力問題外,Palmer Luckey 認為現行的國防策略也已經過時,國防巨頭仍然在追求更快的戰鬥機、更大的船艦,這些都是過去戰爭的武器思維,現代戰爭已經從船堅利炮的思維轉變成快速機動、區域小型作戰的思維,過去可以依靠造價昂貴的戰鬥機、飛彈直接打擊目標,現在則是更依賴戰場中的數據、感測器提供的資訊,幫助戰場指揮官了解戰場情況,並快速、有效地做出更好的決策。

這正是 Anduril 想解決的問題,Anduril 想為新型態的戰爭打造所需的軟體與硬體解決方案,幫助美國繼續保持軍事優勢。

Palmer Luckey 找上了當時還在 Founders Fund 擔任合夥人的 Trae Stephens ,當時 Founders Fund 對於國防科技產業很有興趣,並且已經投資了另一間國防科技公司 Palantir ,並在積極尋找其他潛在的機會,在經過討論之後, Palmer 與 Trae 一起在家中舉辦了一場聚餐,邀請了他們各自認識最聰明、頂尖、對於國防科技有興趣的人參加,並向他們 Pitch 要成立一間新的國防科技公司,最終幾乎所有參與聚餐的朋友都加入了 Anduril。

關於 Anduril 命名的小彩蛋,其實是來自 J·R·R·托爾金的小說《魔戒》,書中精靈族為亞拉岡(Aragorn)重鑄的劍 Andúril 為名。

raw-image



幫川普打造一道牆:自動化邊境管理 Sentry Tower

在成立 Anduril 後,他們並沒有馬上跳入大型項目的開發(如:戰鬥機、船艦),而是先從小項目開始,當 2016 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一個最有名的選舉支票便是 “We’re going to build a wall.” ,當時美國政府劃定了一筆預算來進行邊境管制,但是國會並不允許建立實體的牆,這筆預算仍然要花費出去,Anduril 便設計了第一款邊境管理的解決方案——Sentry Tower。

美國的邊境非常長,而且邊境巡邏部隊的人力資源有限,再加上美國邊境多數是環境極端、缺少基礎設施的荒地,要做到確實的邊境管理一直是個很大的挑戰,Anduril Sentry Tower 就是為了這個情境專門打造的。Sentry Tower 本身完全不需要基礎設施,可以在荒野中直接拔地而起快速建設,並且完全獨立依靠太陽能運作,一個哨塔配備鏡頭、雷達全天候監看周遭環境,將收集到的影像數據交由系統自動辨認潛在風險,將存在的可疑人物、威脅,並在判斷需要真人介入時,通知邊境巡邏部隊的人員處理,大大增加了邊境管理的效率。

Sentry Tower 的成功驗證了 Anduril 的模式——尋找已經存在的真實問題,並利用先進科技解決。邊境管理一直是真實存在的問題,擁有真實的用戶(邊境巡邏部隊)可以說明需求,Anduril 只需要確認問題、需求,並快速打造原型測試概念,確認可行後便可以開始規模化,在 Sentry Tower 的案例中,Anduril 花費了 3 個月的時間打造原型,並在 6 個月內完成 pilot 測試,最終在 2 年半內完成大規模鋪設,直到今天 Sentry Tower 已經部署在超過 300 個地點,並實際管理美國南方 30% 的邊境範圍。

raw-image
raw-image



現代戰爭的超新星:無人機

在 Anduril 的產品線中,最重要的支柱就是無人機。

無人機在現代戰場中已經扮演重要角色,俄烏戰爭就是最好的證明,無人機可以非常機動地完成戰略任務(如:收集情報、監控目標),甚至可以改裝扮演攻擊角色,無人機作為不對稱作戰重要的一環,有成本低廉、低人員傷亡風險、自動攻擊高價值目標等優勢,烏克蘭軍隊已經將無人機駕駛納入正式的軍隊編制,並在前線大量依賴無人機作為作戰武器。

Anduril 的無人機產品線很多元,其中最重要的主打特點就是無人自動化,在戰場中應對無人機的主要手段就是訊號干擾,一旦人類駕駛無法聯繫上無人機操控,或是無人機的 GPS 定位頻率被干擾,無人機就無法操作完成戰略任務,Anduril 的無人機則是強調邊緣自主性,讓無人機自己就可以在空中完成決策,無人機在空中可以針對偵查到的畫面,自主判斷風險與反制手段,可以理解成從單純的無人機,進化成空中的機器人,甚至可以多架無人機蜂群自動協同作戰,同步調整飛行速度、選擇攻擊目標,在戰場中成為自動作戰部隊。

台灣在 2024 年的軍事採購中,就有向 Anduril 採購 291 套的反裝甲無人機 Altius-600M ,這款無人機在俄烏戰爭中已有實戰紀錄,可以在指定區域內自動偵查巡邏,並當威脅目標出現時,自己出動完成攻擊,希望強化台灣的軍事防禦能量。

台灣採購的 Altius-600M

台灣採購的 Altius-600M



戰場指揮平台:Lattice OS

Anduril 除了硬體的產品之外,最重要的核心產品其實是軟體——Lattice OS ,一套指揮戰場作戰的決策系統。

如同我們的日常生活,現代戰場也發生了數位轉型,越來越多的感測器、監控提供了大量的數據與資料,但是越多了資料也代表著越高的理解、應用難度,Anduril 的 CEO Brian 舉過一個例子:「如果今天你擁有了全世界所有國家軍事設施的即時動態,包含戰鬥機、船艦、戰鬥部隊位置等,你可以做什麼?」,這明明是非常寶貴的資訊,但是對於人來說卻會因為資料過於龐大陷入分析癱瘓,無法有效解讀、應用,這時候 AI 的輔助變很重要,由 AI 輔助人類判斷這些船艦的動態是不是與過往歷史數據不同?有沒有可能代表潛在衝突威脅?哪些熱區的衝突可能性上升,需要提前預備部署戰略資源?這些從數據解讀到決策判斷都是 AI 可以輔助人類的地方。

既然要做到 AI 輔助判斷,Lattice OS 就必須先掌握數據、資料的來源,因此 Anduril 也花費很多時間、資源在數據整合上,將美國軍方既有系統、資料庫串接至 Lattice OS 中,並同時開發 SDK 套件、API 接口等,幫助其他軟體系統整合至 Lattice OS 的生態系中,目標未來將戰場決策完全數據化,讓人類指揮官可以在平板上即可快速完成戰略部署、決策,其實就是某種程度的 AI Agent ,例如指揮官可以直接下達指令,我希望 24 小時監控這個區域確保安全性,系統可以自行派出無人機隨時盤旋監控,並自動判斷潛在威脅是否出現,出現的話即時通知人類指揮官,並給予應對措施建議,讓原本很冗長的決策鏈能高度壓縮,並減少人為判斷可能出現的錯誤,讓 AI 能輔助快速、正確地做出戰場決策。

raw-image
raw-image



強調震懾防禦,而不是主動進攻

Anduril 整體的產品策略強調的是「震懾防禦」,希望國家可以透過 Anduril 的產品打造堅實的防守能力,震懾進攻方不敢決定是否發動攻擊,目前 Anduril 的產品強調的都是防禦為主,從對空的無人機偵查、監控,到攻擊目標反制,或是近期推出的水下哨兵武器,透過 3D 列印出的自動化潛艇,可以部署在水下、海床上,即時預警水面潛在威脅,在軍艦移動、潛艦攻擊、兩棲登陸上提供保護。

從 Anduril 推出的這些產品,應該可以發現,基本上全部適用於潛在的台海戰爭場景,如無人機的防禦、水下反登陸的部署等,Palmer Luckey 在多次的對外媒體採訪、演講、對談中,都一再強調台海衝突就是 Anduril 非常關注的地方,他自己本人也多次拜訪台灣,與台灣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

If China ends up invading Taiwan, I’m going to feel like we really fail on our mission. —Palmer Luckey on Bloomberg Interview

在一場與 Bloomberg 的訪談中,Palmer Luckey 認為中國與台灣的未來,就是對 Anduril 所謂的震懾防禦最大的實證,如果有天中國決定發動台海戰爭,就表示 Anduril 的願景失敗了。


挺過死亡之谷,邁向 IPO

在國防產業中,有一個說法是所謂的「死亡之谷」。死亡之谷指的是,因為政府的需求擬定、預算審核、作業流程都很冗長,從國防公司開始跟政府打交道,到真的完成產品設計、生產、交付,等到款項入帳都需要數年甚至超過十年的時間,多數小型公司沒有穩定資金支持的話,都無法撐過中間這段沒有營收的過程,這就是死亡之谷。

而 Anduril 從 2017 年創辦以來,到現在已經確定募集了超過 37 億美金,今年 2025 年初傳出即將完成最新一輪 Series G 25 億美金的募資,若確定完成的話,就會累積達到 62 億美金的資金支持,其中背後最重要的支持者就是 Peter Thiel 所帶領的 Founders Fund ,在多輪募資都扮演 Lead Investors 的角色,目前 Anduril 的最新估值已經達到 280 億美金,現在正在為潛在的 IPO 做準備。驗證了 Palmer Luckey 當初離開 Facebook 所說的,想要證明自己不是因為運氣好,才打造出 Oculus 一隻獨角獸,Auduril 再次證明他是真的有實力的連續創業家。


科技的雙面刃:自動化戰爭

研究 Anduril 想達到的未來就是高度數據化、決策自動化的戰爭,如果戰爭真的變成這個樣子,那戰爭便會越來越像是即時戰略遊戲(如:世紀帝國),由指揮官在戰場中即時制定策略、部署戰鬥部隊、快速反制對手,這就跟在玩世紀帝國要做的決策一模一樣。回歸到戰場最根本的底層邏輯——更快做出正確的決策。資料數據、AI 輔助可以加速決策,在短期內可以製造戰略優勢,但是長期下來對手也會進步,也會加快決策效率與品質,這又會讓戰場策略變得更複雜、快速,這是一條不會終止的競爭,代表著戰爭的複雜度將會一直上升,過去讓士兵排出不同陣列就是好的策略,到近代戰爭強調海陸空的立體作戰,未來無人設備、自動決策又會讓戰略的複雜度提升,或許就跟所有戰略遊戲一樣,最終都會出現所謂的 Meta (最佳戰略選擇),讓戰爭變成可以被精準計算、衡量的動作。

但這樣戰爭是會更多還是更少呢?

Palmer Luckey 說如果普丁事前知道攻打烏克蘭會是兩年都打不下來的戰爭,那普丁很可能一開始就不會決定開戰,當初普丁可是認為 3 天內就可以攻克基輔。但換個角度,如果有些情況是現實看起來難度很高,但經過計算之後發現可以達成呢?就像台海戰爭,以現況來看沒有人知道真的打起來的話,結果會是什麼,損失會有多大,如果中國已經可以精準計算結果,並發現勝利條件可行,那這也會是推動戰爭決策的助力。

除此之外,我自己對於高度自動化的戰爭也有疑慮,疑慮不是說 AI 會掌管人命,這我倒是不太擔心,我擔心的是如果戰爭高度自動化,就表示真人不再需要出現在前線、置身於風險中,作為發動戰爭的侵略方,一直存在的問題是如何安撫民心,當你把真人投入到戰場的前線,傷亡會造成民意、社會的壓力,這對於領導者是很大的制衡力量,讓戰爭不太可能維持太久,因為沒有人能長期承擔家人死亡、經濟崩潰的壓力,儘管如俄羅斯這樣的極權國家,也需要花很大的力氣維持社會穩定,才不會讓國家從內部瓦解,吞噬掉領導政權。

如果戰爭高度自動化,人員的傷亡機率變會大幅下降,領導者要發動戰爭需要承擔的壓力、責任便會變小,這會降低發動戰爭的門檻,可能會讓更多衝突發生。

但說到底,我還是支持戰爭自動化,我相信如果我們把戰爭所有的利害得失都計算清楚,最終理想的最佳解會是和平合作,而不是衝突戰鬥,我還是抱持著樂觀的心態面對這樣的未來。

raw-image


結語:科技實力決定軍事實力

國防與科技本身是高度連結的領域,很多我們現在日常使用的科技都是源自於戰爭需求,網際網路、GPS 定位、通訊協定、半導體當初都是為了戰爭所開發的,我們可以說現在世界中的科技幾乎都是當初二次世界大戰的產物。

在《晶片戰爭》中提到,美國贏得二次世界大戰靠的是工業製造能量,當時美國全國上下的工業生產都投入到戰爭武器、裝備的生產,美國戰時生產委員會(War Production Board)的經濟學家是以銅與鐵、橡膠與石油、鋁與錫來衡量戰爭的成敗,這讓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勝出。

但當未來的戰爭靠的不再是比誰的飛機、船艦更大,AI 科技的力量便是關鍵的戰略目標,矽谷已經開始加速這股趨勢了,頂尖的人才也開始投入這個領域,相比於開發下一個社群媒體、讓廣告更有效率,投入真實世界的問題更令人期待未來的發展!

如果有什麼想法靈感,歡迎到 Patreon 留言跟我交流,若你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邀請朋友一起訂閱《變革成長指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變革成長指南
3.1K會員
23內容數
自我成長|科技新創|社會趨勢|閱讀筆記 在變革世界中,探索個人與社會的成長之道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國陸軍在近期於紐約州德拉姆堡演習期間,採用 Ghost Robotic 推出的機器狗 Vision 60 安裝步槍,成為步兵在前線反制無人機的新幫手。 烏俄戰爭讓無人機成為改變戰爭樣貌的主要平台之一,而如何反制成為目前全球各國積極研究的項目,美國陸軍除了開發雷射、微波和機砲等中大型反制系統外
Thumbnail
國陸軍在近期於紐約州德拉姆堡演習期間,採用 Ghost Robotic 推出的機器狗 Vision 60 安裝步槍,成為步兵在前線反制無人機的新幫手。 烏俄戰爭讓無人機成為改變戰爭樣貌的主要平台之一,而如何反制成為目前全球各國積極研究的項目,美國陸軍除了開發雷射、微波和機砲等中大型反制系統外
Thumbnail
阿根延極右翼總統 Javier Milei 於本週成立「AI 應用於安全」單位,該單位將依法使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分析歷史犯罪數據以預測未來犯罪」。該單位預計還將部署人臉辨識軟體來識別「通緝犯」、巡查社群媒體,並分析即時安全攝影機畫面以偵測可疑活動。
Thumbnail
阿根延極右翼總統 Javier Milei 於本週成立「AI 應用於安全」單位,該單位將依法使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分析歷史犯罪數據以預測未來犯罪」。該單位預計還將部署人臉辨識軟體來識別「通緝犯」、巡查社群媒體,並分析即時安全攝影機畫面以偵測可疑活動。
Thumbnail
當全球正在嘗試如何 AI 畫圖、寫文章的時候,烏克蘭對 AI 有更迫切的用途,那就是用於讓無人機能更有效的打擊俄軍,如今多家烏克蘭新創公司正在努力開發無人機的 AI,以在俄烏戰爭中能取得科技的優勢。
Thumbnail
當全球正在嘗試如何 AI 畫圖、寫文章的時候,烏克蘭對 AI 有更迫切的用途,那就是用於讓無人機能更有效的打擊俄軍,如今多家烏克蘭新創公司正在努力開發無人機的 AI,以在俄烏戰爭中能取得科技的優勢。
Thumbnail
吳軍對當代科技與社會趨勢的見解,將AI、VR、區塊鏈技術以及虛擬經濟的重要性置於焦點。另外也提及技術造成的不平等現象與氣候變遷挑戰,呼籲人類需要改變現有習性,對環境、氣候進行思考與投資。最後書透過吳軍的觀點,寄望能幫助讀者看清大勢,進化自我,保持理性與獨立思考。
Thumbnail
吳軍對當代科技與社會趨勢的見解,將AI、VR、區塊鏈技術以及虛擬經濟的重要性置於焦點。另外也提及技術造成的不平等現象與氣候變遷挑戰,呼籲人類需要改變現有習性,對環境、氣候進行思考與投資。最後書透過吳軍的觀點,寄望能幫助讀者看清大勢,進化自我,保持理性與獨立思考。
Thumbnail
人工智能的年代已經來臨。作為人類的我們應何去何從?與其與機械人比拼競爭,不如與它們合作共存。在市場學上推崇「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意指跨越現有競爭的邊界,拓展未存在的領域,創造新的價值與需求。
Thumbnail
人工智能的年代已經來臨。作為人類的我們應何去何從?與其與機械人比拼競爭,不如與它們合作共存。在市場學上推崇「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意指跨越現有競爭的邊界,拓展未存在的領域,創造新的價值與需求。
Thumbnail
COMPUTEX 2024迎來 9 大科技巨頭參與,包括 NVIDIA、Intel 、AMD等。大廠面對 AI 的發展,積極推出高效能處理器產品,並展望 AI 未來的應用潛力。而未來巢的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GeniAuto_X也希望協助企業提升生產力與自動化工作流程,進行數位轉型,並提出應用情境。
Thumbnail
COMPUTEX 2024迎來 9 大科技巨頭參與,包括 NVIDIA、Intel 、AMD等。大廠面對 AI 的發展,積極推出高效能處理器產品,並展望 AI 未來的應用潛力。而未來巢的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GeniAuto_X也希望協助企業提升生產力與自動化工作流程,進行數位轉型,並提出應用情境。
Thumbnail
在未來,第三次世界大戰後,由人類開發出的具備情感與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取得了勝利並掌控了自由與權力,人類在這些終極機器面前, 毫無抵抗之力,人口銳減了八成…
Thumbnail
在未來,第三次世界大戰後,由人類開發出的具備情感與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取得了勝利並掌控了自由與權力,人類在這些終極機器面前, 毫無抵抗之力,人口銳減了八成…
Thumbnail
*從Embedded World看到,AI在工業領域的發展,會比原本預期再慢一點。 *目前在消費端、服務端,例如顧問業者、客服、buy now pay later等業務,有很多AI功能、LLM模型導入。 --初階的碼農容易被AI取代。 *工業端,最早是PLC編程,到IPC,未來在IPC裡面 會
Thumbnail
*從Embedded World看到,AI在工業領域的發展,會比原本預期再慢一點。 *目前在消費端、服務端,例如顧問業者、客服、buy now pay later等業務,有很多AI功能、LLM模型導入。 --初階的碼農容易被AI取代。 *工業端,最早是PLC編程,到IPC,未來在IPC裡面 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