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懂這種感覺:早上站在衣櫃前發呆15分鐘,還是不知道該穿什麼;
中午滑外送App半小時,最後乾脆讓同事幫我決定; 晚上躺在床上,腦中又開始演小劇場:「明天要不要去咖啡廳工作?」
如果你也常常這樣卡住,這篇文章就是寫給你的。老實說,我以前連「買哪款衛生紙」都要查評價,
結果家裡堆滿了各種「最優選」: 環保但沒拆封的、柔軟但貴到靠北的、 促銷組合但從沒用過的。 我的生活,就是一個堆滿「待決定事項」的倉庫。
直到某天,我因為猶豫「要不要參加朋友聚會」,結果錯過報名截止,
朋友忍不住吐槽我一句:
「你連『要不要快樂』都要分析嗎?」
那一刻,我受夠了。
🌀於是,我發起一場實驗:《強制擲硬幣生活30天》
規則超簡單:
1️⃣ 擲出來的結果,一律照做,不准耍賴。
2️⃣ 每天至少使用三次,從午餐選擇到回訊息,全交給它決定。
朋友聽到笑到不行:「你的人生要靠10元硬幣拯救?」
沒錯,而且它後來真的變成了我最冷靜的人生導師。
📆 實驗過程:硬幣比我更會過生活?
Day 1–7|焦慮又荒謬
▸ 硬幣叫我刪掉從沒點過的料理教學IG帳號。刪完竟然鬆了一口氣,原來「放著以後看」只是自我欺騙。
▸ 一天擲出「不去健身房」,我罪惡感太重,在家亂跳幼稚園舞曲影片,才發現運動根本不需要儀式感。
內心OS:硬幣你是在整我嗎?
Day 8–21|意外收穫
▸ 不再糾結後,工作效率居然變高了,因為「硬幣說現在寫報告」,我就寫了。
▸ 有天午餐選了「貴但超想吃的草莓蛋糕」,吃完我發現:後悔其實沒那麼可怕,反而「沒選到」更折磨人。
Day 22–30|誠實的身體
▸ 某次硬幣說「不要回訊息」,我心裡突然冒出一句話:
「其實我根本不想回。」
才發現,當硬幣在空中旋轉時,我總在心裡偷偷希望某一面朝上。 原來答案早就有了,我只是不敢承認。
✅ 實驗結果:不科學,卻真實得驚人
🔸 行為改變:
我現在能在10秒內決定午餐,衣櫃裡「永遠不穿」的衣服減少了30%。
🔸 新增習慣:
只要糾結超過3分鐘,我就自動啟動「擲硬幣協議」。
🔸 心理轉變:
我發現,我其實不是怕選錯,而是怕被評價。
怕別人覺得我選得怪、穿得奇怪、做得不夠好。
但人生很多時候,重點根本不是選哪條路,而是選了就走。
✦ 想偷師「硬幣人生」?這裡有一份入門指南:
🔹 初學者版本:從「無關生死」的選擇開始
- 晚餐吃飯還是吃麵?丟!
- 洗衣服還是倒垃圾?App幫你決定!
🔹 進階心法:當你不想照做時,問自己——
「如果現在沒有退路,我能接受嗎?」
這一問,常常會讓你瞬間看清自己的真實偏好。
🎯 硬幣教我的事
現在我還是會擲硬幣,但不是因為我沒主見,而是因為我明白了:
多數時候,「選哪條路」真的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選了,就走。
(當然,如果你連「要不要試這方法」都想了半天……那你,大概就是最需要它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