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分不清楚魔法少女小圓和庫洛魔法使。是說,沒有一種魔法能夠帶來幸福吧。

原來,我分不清楚魔法少女小圓和庫洛魔法使。是說,沒有一種魔法能夠帶來幸福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看到「方吉君」的文,但我看不懂。

他好像是說,有個人要轉生,新生的設定很優待,正在開心,

但是下一句:

 

「原作:虛淵玄」

 

「等一下等一下等一下」

 

就是這樣。但我因為是老人家,搞不懂點在哪裡。

於是就問了「霹靂卡霹靂拉拉 波波力那貝貝魯多」×綝,

為什麼問他?

因為他是年輕人,而且不知道為什麼他好像覺得自己有魔法……

 

總之我聽了,還是不懂,只知道虛淵玄代表作是《魔法少女小圓》。

喔,那就是有一堆卡片那個吧?

後來發現我弄錯了,卡片那個是庫洛魔法使……

總之,魔法少女小圓好像是悲劇?

 

算了,反正那些都是小朋友的時代的事了。

我是活在無敵鐵金剛的時代的。

 

我年紀大了,年輕人的話題已經跟不上了,

再過不久,就會跟從前我的老師們一樣,新的科技產品都不會用了吧。

是啊,

當年當老師的助理,覺得老師怎麼連電腦都不會用,

現在漸漸覺得,自己也到了被學生笑的年紀了。

 

是說這點我可能還好。

從前×熙跟我爆料,說×銘老師連螢幕截圖都不會:

 

「笑他」

 

真的是孽徒!

 

××××××

 

說到魔法。就像之前說到抱朴子時說過的,

什麼法術之類的,其實在現實中都沒什麼用啊!

試想,

在動漫裡那些魔法啦能力啦,大都是戰鬥用的,

日常生活哪會用到啊!

 

有啦,戰鬥系的魔法能力,中共犯台的時候就用得上了。

 

是說,換個角度想,如果不是從客觀實用性的角度來看,

而是從自身主觀的需要來看,

那麼,什麼魔法、或是能力,是我想要的?

 

其實想一想,還真是沒有。

都到了這麼年紀,真的要說的話,

只想留住和家人一起相處的時間。

畢竟,人生無常。

 

但是,這個要求,自身就是沒辦法做到的,

應該說,他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要求。

因為,相處是必須在時間中實現的,

但時間是流動的,所以才是時間啊,

所以時間不能留住啊。

 

所以還是沒有一種魔法能夠帶來幸福吧。

 

××××××

 

對了,之前不是說到《荀子》?他說:

 

「合天下之所同願兼而有之,睪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孫,

人苟不狂惑戇陋者,其誰能睹是而不樂也哉!」

 

他說,除非是傻子,否則誰不想要宰割天下的權力?

我就說,我就覺得這很無聊啊!

這種事有什麼好的?

 

××××××

 

說到時間留不住。

今天,我跟×嘉說,我也想開咖啡店啊!

之前不就一直在講不然來開個女僕咖啡店好了。

 

不過×嘉說,

 

「老師太晚了

你就到能退休的年紀就退休」

 

意思是我等退休就好了。

但是,

我怕我等不到那天啊!


avatar-img
rubo的沙龍
13會員
2.6K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ub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年紀大了,又生病了之後,常常各種不舒服,體力也漸漸下滑。 昨天不知道是怎麼搞的? 是甲狀腺素又亂了,還是因為焦慮? 總之,頭暈、頭痛,昏睡了一整個下午。   今天看到自己的動態回顧,是2019去二舅公家吃辦桌的情形。 感覺距離好遠了。 那時候,我引用了坎伯的書,說:   「所以當你
我說《悖論簡史》真的超好笑。吃飯時斷斷續續看很不錯。 譬如,他說,中世紀時的大學, 因為紙很貴,大多都用口試而非筆試來評分。 而邏輯要怎麼口試呢? 就是辯論賽。 方法是這樣,反詰方,說是攻方比較容易了解, 提出一個命題,要求對方、也就是守方為此辯護, 然後開始追問。   但是,每個
是這樣:我突然想到, 你看,古往今來各派思想家,或多或少都有學生, 學生很重要啊! 譬如說,之前提到,連維根斯坦這種怪人,都有很多學生崇拜。 東方來說,儒家《論語》, 不是也描寫了一大堆弟子們的事嗎?   想到這個,是因為之前讀《大智度論》看到這個故事:   「時,目連以神通力到祇
年紀大了,又生病了之後,常常各種不舒服,體力也漸漸下滑。 昨天不知道是怎麼搞的? 是甲狀腺素又亂了,還是因為焦慮? 總之,頭暈、頭痛,昏睡了一整個下午。   今天看到自己的動態回顧,是2019去二舅公家吃辦桌的情形。 感覺距離好遠了。 那時候,我引用了坎伯的書,說:   「所以當你
我說《悖論簡史》真的超好笑。吃飯時斷斷續續看很不錯。 譬如,他說,中世紀時的大學, 因為紙很貴,大多都用口試而非筆試來評分。 而邏輯要怎麼口試呢? 就是辯論賽。 方法是這樣,反詰方,說是攻方比較容易了解, 提出一個命題,要求對方、也就是守方為此辯護, 然後開始追問。   但是,每個
是這樣:我突然想到, 你看,古往今來各派思想家,或多或少都有學生, 學生很重要啊! 譬如說,之前提到,連維根斯坦這種怪人,都有很多學生崇拜。 東方來說,儒家《論語》, 不是也描寫了一大堆弟子們的事嗎?   想到這個,是因為之前讀《大智度論》看到這個故事:   「時,目連以神通力到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