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Q1營收比預期好,因終端消費還是不錯,平價服飾因消費者擔憂關稅,廠商也有提前拉貨,所以第一季比預期好
。2024年底報價有更新人工價格,因此第一次量跟價都是好的
。毛利表現來看算是一隻春燕
。2季度來看,新的產能開出,針對2季度的訂單會如期的備料、出貨及收款,沒有網路上所傳停工的狀況
。目前卡著一個90天的關稅,消費者會有預期漲價的心理,而跟客戶的合約都是去年談好的FOB,所以2季度的10%關稅會是由客戶自行吸收
。所以今年雖然外界的變化蠻大的,但對公司來說1H價量獲利公司都有信心做到
。日本客戶部分2季度印尼會有另外一個包廠的產能投入,日本客戶在日本本土及全球目前的銷售都不錯
。第三季的訂單現在正在排,客戶也在等關稅談判的結果,大概五月底六月初才會有進一步的能見度,目前和客戶是以10%的關稅為基礎在談,客戶當然希望提前,但6月開始步入旺月,本來訂單就很滿
。產能方面就是多點擴充,印尼2個廠今年會ready,越南還是有擴線,薩爾瓦多去年投產但人力費用較高,產能不高,孟加拉預計在6月招工投產
。預估中小廠的生存會更困難,對聚陽會是另外一個機會
。中國的成衣出口還是佔美國20%,所以只要不是在高關稅的地方,訂單量實際上變多的
公司目前整理的客戶需求三大重點
1.長單減少,短單急單會增加,來提供客戶彈性
2.原物料的當地化採購:客戶"要求"當地化比例要增加(應對洗產地),越南目前當地化60%應該會拉到80%,或者是一個區域型的整合,另一個選項是直接用美國原料(直接避免洗產地疑慮)
3.盡量減少高關稅的地區出口
目前客戶都不希望今年在零售價有所調整,如果只有10%,上下游分一分,其實受害並不大,另外則是因為短單變多,相較長單有2.5%的折扣,這部分反而對有供應鏈優勢的廠商來說反而不會影響毛利率
。除了現在的客戶外,另外在美國還有所謂的direct importer,這部分的進口優勢就不見了,所以亞洲供應商可能受惠超過20%
。目前五大客戶,回饋都還算正向,品牌大概能夠承擔的關稅極限就是10%
。機能服受制於氣候、環境,就是不適合在中南美洲生產,還是會在亞洲
Q&A:
Q1:上半年訂單與提前拉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