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及獲利
營收yoy -1.7% qoq +1.8%
獲利yoy +10.4%

。綜合損益表
毛利率 QoQ 7.6% YoY 6%
營益率 QoQ 7.7% YoY 4%
每股盈餘 QoQ 35% YoY 10%

。財務比例
隨著營收"逐季增加",週轉率會向上提升

。現金流量表
公司傾向保留更多現金因應關稅戰的變化

。營收分析
24年車用/工控需求不振 : IDM
通訊產品: 手機/AI需求熱絡 => Fabless
25年車用看起來有回溫,但須持續觀察

。產品別
與去年相當

。應用別
通訊 26.2=> 35.6%
。AI周邊市場需求強近。豁免90天客戶提前拉貨,Q2可望維持
工控類別下滑至10%以下
。國際IDM客戶,目前都沒有什麼好消息,都還在調整庫存,樽節成本階段
(可能是短空長多,外包的比例可能會增加)

。龍潭新廠 (隨時可投入生產)

Q&A
Q1:今年CAPEX狀況?
A: 川普關稅狀況不明朗,豁免期談判後會有什麼結果未知,折舊一年約9億,直線法平均分攤
Q2:車用IDM的動向?
A:客戶forecast也給不長,所以無法判斷是需求回溫還是季節性需求
Q3:是否有轉單效益
舊客戶受惠白名單轉單效益,新客戶還要Qualify 過,轉單能延續多久未知
Q4:如果川普課半導體關稅?
供應鏈每一層都去分擔一些,很難有哪一個環節單獨承擔
Q5:2025營收逐季成長的預期,下半年能見度為何?
Q2會有高個位數的成長,可能有提前拉貨的狀況,就有可能造成Q3成長幅度縮小,能見度除了AI需求強勁有給較長的Forecast,其他類別都會是以急單方式因應
Q6:2025年能否回到毛利率40%以上的水準?
營收提升毛利就會改善,但現在無法估計
Q7:國內測試產能是否吃緊?
還沒有
Q8:龍潭廠是否啟動?
優先舊有的機台廠區產能利用率往上拉
Q9:2025產能利用率,今年的看法?
今年Q1必去年Q4好一點,去年Q4大概五成,以Q2高個位數成長預估,Q2可能會到6成
Q10:龍潭新廠的產值?
目前無法估計
Q11:第一季毛利率提升的原因?
主要是受折舊影響
Q12:毛利率提升是否是通訊類產品提升的影響?
否,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是受稼動率提高,同一個客戶的hourly rate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