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旅途,無論怎麼走,必都有所成長吧? 讀畢《放下不確定的未來,做出此刻最好的決定》,最後幾章後勁越猛,令我讀來有種靈性得到最後昇華的感覺。其實用簡單的話語來說,就是再怎麼焦慮未來,再怎麼提升自己,都還是要回歸當下的此時此刻,該如何昂首面對吧? 作者如是告訴我們:「不必執著於所謂的成長,因為我們的目標是變得幸福。所謂的成長,只有在回顧過往時,自己才能真正有所體會。」 不做無謂的焦慮,煩躁責怪著自己應當成長。沒長成那樣這樣,就覺得萬分不應該,導致了焦慮怪圈:為了更好而焦慮,為做不到再次焦慮,結果,焦慮了反而更做不好。 我很有這方面的體會,為何就不能乖乖成長、認真成長,到頭來成長成了責任制,而非通往幸福之路。 所有訂定使自己更好的計畫,也經常做到一半便大修特修,老是有東西變卦。那可能是一種新發現、一種新氣象、一種新情緒的到來。於是不斷變化中的自己,怎能用事先預設好的計畫來框定呢? 且看且計畫、邊走邊微調,或許是老生常談,但在作者嶄新的詮釋下,且值得再三玩味、深思。 * 成長本就是事後才發現的額外獎賞,只要認真過好每一天,對待每件事都盡可能專注於執行當下,體會到當下最重要最美麗的獎賞,比起沒滋沒味的過度計畫,來得重要許多。 凡事求得使自己愉快、幸福,用自身的方式運作每一天,計畫縱使經常分秒遞變,那顆極星的光依舊照耀著自己,那便足夠。 明光是我、是為了要變得幸福,如此一來,成長分明已緊隨自己,從不分離。 於是,任何人都會反照過往的幼稚,而對上今日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