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人類圖是ing
這是摸索過程中得到的理解,不是教學,也不代表標準答案,
因為環環相扣,名詞很多,有的差一個字解釋就不同,我來爬梳爬梳。
寫下來,是為了紀錄我思考的足跡。
關於九大能量中心的狀態,很常看到以下形容詞
有顏色、沒顏色、空白、白色、填滿、定義、有定義、未定義、無定義、開放、未開放……
有顏色、填滿、定義、有定義、未開放
,講的是一樣的,就是有
顏色
沒顏色、空白、白色、未定義、無定義、開放
,講的是一樣的,就是沒有
顏色
有與沒有
不代表有功能
和沒功能
,或是強
或弱
。
這一點很重要。
差別在於
九大能量中心,就像九塊農地。
有顏色
的能量中心,就像原本就有適合那塊地的農作物,你也可以試試別的農作物,是你的自由,但很可能發現還是原來的產物比較能發揮土地的力量;於是精進這塊地的效能或發展會讓你「升級」。沒顏色
的能量中心,是沒有農作物的,靠近的每個人都可以給你一些自己那個區塊收成的農作物,或撒點自己的種子;但他們不澆水。你可以決定(或試試)要幫哪些種子澆水。也因為大家都撒一點、給一點,這塊地變得有點複雜,也難免收成不穩定——但這就是可學習的地方,學習接受這塊地就是有許多不同的可能,並判斷哪些比較適合自己。
也像穿衣風格。
有顏色
的能量中心,天生有自己的喜好指引,也可以說是有自己的風格、想法或慣性。沒顏色
的能量中心,不太知道自己適合什麼,這個買一個,那個買一點,有點抵擋不住推銷員;但如果有意識去處理,可以發展成很多風格,或是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也可以比較不被推銷 XD
為什麼沒顏色的受到有顏色的影響,會放大感受或影響?
有顏色
的能量中心,像電鋸,手握的那一端,是控制端,有主控權。沒顏色
的能量中心,是鋸子端,受控制端震盪;如果能有意識覺察,震盪會變小。
也像拿著「放大鏡」在看這個外來的東西;因為自己沒有,所以特別想看得更清楚;放大鏡下的東西看起來是變大了,但不代表原本有那麼大。開啟覺察,提醒自己「看」就好,不見得要照單全收。
引起這次思考足跡的契機是
- 空白能量中心會有放大的反應,那空白閘門會嗎?
- 因為合圖接起來通道了,能量中心因此有了定義,為什麼還要放大?
- 有定義的中心,自己能打掉重練嗎?
- 空白中心找到適合自己的定義後,還會被影響嗎?
關於〈講白話一點〉
這是我的學習歷程,
我認為分享這個歷程,對於正在學的人也會有幫助
如果你有其他的理解與觀點,希望有機會一起討論
看了那麼多,我盼望找到「哪個更符合真相」,不希望人類圖只是「巴南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