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市場的獎勵慣性#「輸家思維:總以為要做對什麼,才叫成功」#放空傳奇李佛摩的人性關鍵思維
付費限定

市場的獎勵慣性#「輸家思維:總以為要做對什麼,才叫成功」#放空傳奇李佛摩的人性關鍵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raw-image



高爾夫開球的投資心理學:市場的獎勵慣性


很多人以為投資要「每一次都要看得超準的」才能成功

但現實是這正是大多數輸家的思維。

就像你玩撲克牌,手裡拿好的牌,如果不會控制籌碼、不懂得進退節奏,

最後都只會成為別人分配財富的肥羊

市場不是靠「一次對」,而是靠「持續減少犯錯」。

真正會持續複製成功的市場贏家,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但一定最願意接受自己不用裝懂的那個人。

常常會發現,他們做的事其實很無聊

1.固定觀察週期

2.固定資金管理

3.固定獲利條件、出場邏輯

4.固定等待出手時機

反覆做「對的流程」,自然就有「好的結果」。

相反的多數輸家都怎麼想?


1.我覺得這次會漲!XX公司的獲利上升40%

2.這次一定是底部,再不進就來不及了

3.我覺得還會有更低點,等抄底

4.沒看新聞嗎?還會有更大黑天鵝會來

就這樣一次對、兩次錯,慢慢把賺到的全賠回去。

---------------------------------

你想在市場長久生存,不是靠市場頻繁激情的交易、也不是靠每天的預言

而是靠紀律、靠自我認知,靠一點一滴累積的「風報比量化」。

-----------------------------


「市場不是獎勵做對一次的人,而是獎勵能少錯一百次的人。」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4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投資咖啡因的交易聖經、濃縮咖啡因的產業價值預估共鳴、投資心靈的人生能量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財經咖啡因的窩
180會員
1.5K內容數
投資心理學的核心地位 心理情緒交易占比70%:掌控交易勝率關鍵 市場波動常常引發人性的兩大情緒:貪婪與恐懼。這些情緒會驅使投資者做出非理性的決策,例如在市場高點追漲、在恐慌時拋售。 成功的投資者懂得對抗情緒,以理性和規劃來取代本能反應。 "市場上的成功,往往來自做不自然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財經咖啡因的窩 的其他內容
高爾夫開球的投資心理學: 「你不是輸給市場,而是輸給了沒察覺的自己」 我們總以為自己是行為的主宰者,認為自己的一切選擇都來自「自由意志」。 但美國心理學家利貝特在1980年代的實驗, 卻動搖了這個根深蒂固的信念。 他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實驗請受試者按下按鈕。 我們的神經
《道德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意思是:真正圓滿的東西,看起來好像有所缺失,但正因為這樣,它才能長久運作而不毀壞。 真正充滿的器皿,看起來像是空的,因為它保留了彈性,才能持續使用而不耗竭。 這段話放在投資市場
主觀價值理論在經濟學的重要觀點 「物品的價值並不在於它花了多少成本製造,而在於使用者認為它對自己有多重要。」 有人願意花5萬元聽演唱會,追求流行娛樂 有人願意花100萬元買包包,追求品牌榮耀 有人願意花1億元買一幅畫,追求藝術境界 所以生活中的價值,根本就沒有統一標準,只有誰信不信
高爾夫開球的投資心理學: 「你不是輸給市場,而是輸給了沒察覺的自己」 我們總以為自己是行為的主宰者,認為自己的一切選擇都來自「自由意志」。 但美國心理學家利貝特在1980年代的實驗, 卻動搖了這個根深蒂固的信念。 他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實驗請受試者按下按鈕。 我們的神經
《道德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意思是:真正圓滿的東西,看起來好像有所缺失,但正因為這樣,它才能長久運作而不毀壞。 真正充滿的器皿,看起來像是空的,因為它保留了彈性,才能持續使用而不耗竭。 這段話放在投資市場
主觀價值理論在經濟學的重要觀點 「物品的價值並不在於它花了多少成本製造,而在於使用者認為它對自己有多重要。」 有人願意花5萬元聽演唱會,追求流行娛樂 有人願意花100萬元買包包,追求品牌榮耀 有人願意花1億元買一幅畫,追求藝術境界 所以生活中的價值,根本就沒有統一標準,只有誰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