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對全世界喊話:選定你的目標觀眾 Targeting

別對全世界喊話:選定你的目標觀眾 Targeting

BJ-avatar-img
發佈於AI創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第一課,我們學會了如何切分觀眾,把「市場」變得有溫度、有樣貌。

現在,是時候問自己一個殘酷但關鍵的問題:

我們這次,要選擇為誰而演?

不是排除誰,也不是討好所有人,

而是聚焦火力,把有限資源用在最可能引發火花的人身上。

這就是「T」——Targeting,選擇目標觀眾。

怎麼挑出「值得投注」的觀眾群?

raw-image


不管你是要做票房,還是要做口碑,請記住這三個關鍵評估指標:

1. 吸引力(Attractiveness)

他們真的會愛這齣戲嗎?

他們的生活中,這部作品的情感主題有切身性嗎?

他們是不是會把這齣戲「說出去」?

2. 可達性(Accessibility)

你是否有管道可以「接觸」他們?(社群、合作單位、實體據點)

他們是否容易被宣傳觸及,或能被邀請來看試演?

3. 投入報酬比(Efficiency)

你花多少人力資源去接觸這群人?

他們帶來的回饋,是一次性還是可能變成長期支持?

管理理論註記:效能-吸引力矩陣(Attractiveness-Ability Matrix)

→ 幫助團隊釐清,什麼是短期快攻,什麼是長期耕耘。

實作練習|「目標觀眾雷達圖」

請選出你團隊已描繪的23位共鳴觀眾角色(見Segmentation),

幫他們分別評分(15分)在上述三項指標上的表現,畫成雷達圖。

哪一個觀眾角色圖形最飽滿,就可能是你這齣戲的主力對象。

範例應用|三齣音樂劇,三種目標觀眾選法

例一:《阿公的收音機》——懷舊台語音樂劇

目標觀眾:35歲以上南部在地觀眾,對家族記憶有情感連結者

評估:吸引力高、可達性高、回購可能性高 → 主打對象

例二:《未來女巫》——LGBT+奇幻愛情主題

目標觀眾:20~35歲都市青年、劇場小眾社群

評估:吸引力極高、可達性中等、長期口碑價值大 → 建立忠實粉絲

例三:《校園戀愛歌》——校園青春偶像風

目標觀眾:15~20歲學生族群

評估:可達性高(校園宣傳容易)、但吸引力依作品調性而定 → 需視內容微調策略

小結:目標觀眾不是限制,是共鳴的起點

你不是拒絕所有人,而是選擇與誰開始對話。

當你說話的對象越清楚,你的語言就越誠懇、越動人。

而且,當你的戲打動一群人時,他們會幫你把火種帶向更遠的地方。

請記住這句話作為本課結語:

「不要對世界喊話,要對一顆心低語。」

avatar-img
BJ的沙龍
29會員
213內容數
謬作京華名利客,斯聲不聽數十年。讀書寫作、釣魚打Game;課徒養家、犬儒度日,樂此不疲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J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創作現場,我們常問:「這齣戲會有人看嗎?」 但我們很少反問:「誰會想看這齣戲?」 這堂課,我們要學會一件簡單但關鍵的事——區隔觀眾。 不是要把人分類,而是幫助我們更精準地找到真正共鳴的觀眾群。 🎯 為什麼區隔觀眾很重要? 因為「大眾市場」根本不存在。 沒有一齣戲是寫給「所有人」的
在排練場裡,時間總是不夠,能量總是燃燒得太快。 每個人都滿懷熱情,卻常常像無頭蒼蠅般疲於奔命—— 練了三個小時,感覺什麼也沒完成; 熬夜改了劇本,卻發現明天又得全部重來。 問題不在於大家不夠努力, 而是我們沒有善用時間與能量這兩種「隱形樂器」。 這一講,我們要學會用一點小小的管理魔法,讓
含 AI 應用內容
#市場#管理#藝術
「不要重複發明輪子」(Don't reinvent the wheel) 乍聽之下像是一種效率格言,但細細品味,其實藏著對創造力、資源配置與人類文明進程的深層辯證。讓我帶你以詩意的語氣,一層一層拆解這句話背後的意義與脈絡: 一、輪子的寓言: 人類發明輪子,是為了移動、運輸、推進文明的列車。這項
含 AI 應用內容
#發明#人類#資源
在創作現場,我們常問:「這齣戲會有人看嗎?」 但我們很少反問:「誰會想看這齣戲?」 這堂課,我們要學會一件簡單但關鍵的事——區隔觀眾。 不是要把人分類,而是幫助我們更精準地找到真正共鳴的觀眾群。 🎯 為什麼區隔觀眾很重要? 因為「大眾市場」根本不存在。 沒有一齣戲是寫給「所有人」的
在排練場裡,時間總是不夠,能量總是燃燒得太快。 每個人都滿懷熱情,卻常常像無頭蒼蠅般疲於奔命—— 練了三個小時,感覺什麼也沒完成; 熬夜改了劇本,卻發現明天又得全部重來。 問題不在於大家不夠努力, 而是我們沒有善用時間與能量這兩種「隱形樂器」。 這一講,我們要學會用一點小小的管理魔法,讓
含 AI 應用內容
#市場#管理#藝術
「不要重複發明輪子」(Don't reinvent the wheel) 乍聽之下像是一種效率格言,但細細品味,其實藏著對創造力、資源配置與人類文明進程的深層辯證。讓我帶你以詩意的語氣,一層一層拆解這句話背後的意義與脈絡: 一、輪子的寓言: 人類發明輪子,是為了移動、運輸、推進文明的列車。這項
含 AI 應用內容
#發明#人類#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