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個朋友很會遲到。
她不是故意遲到,而是原本個性就比較容易忘東忘西。
印象很深刻有一次,我跟她約好在台北的餐廳吃飯,一週前已經向餐廳訂位。
到了約定的時間,她果然沒出現,打電話給她,她的聲音透出了她有多慌張。
她還在家附近的捷運站,捷運站離餐廳很遠,絕對會遲到超過一小時。
萬幸的是,她並不是出什麼意外,只要確認這點就沒問題。如果是以前的我,會覺得憤怒或生氣,明明早就約好的事,為什麼準時這麼難?
何況我們約的是下午時段,又不是什麼大清早。但那天我特別不想生氣,對於生氣這件事我有個小小的自我解套法。閉上眼睛想像一列「生氣列車」停到我的眼前「要搭上車嗎?」內心自問,上了列車之後有理的人是我,絕對可以一路踩油門氣到底。
如果完全不想上車的話,那當下有什麼選擇是更好的呢?再來我會想像這台生氣列車從我眼前開走,然後我慢悠悠地跟遠去的列車揮手說再見。
那間餐廳是我喜歡的餐廳,所以一到預定時間,我還是進了餐廳,跟服務生表示同行的友人會晚點到。
我先點餐,一邊滑手機,一邊吃飯。如果能肯定她會來,我會拍菜單照片傳給她問她要不要先點菜,如果覺得她可能會遲到很久,我吃飽了她也不一定會到,那我就先吃自己的。那次等她到了,我已經吃飽了。
我跟很多動物一樣,只要吃飽我就沒興趣攻擊人類,因為我整個人都是愉快的,好險沒上那台生氣列車,畢竟氣死的也是我自己的細胞。
我的朋友感到很愧疚,我一直告訴她沒關係,我從頭到尾都沒受到任何委屈。
我看到她出現的時候就算還沒吃飽,氣也消了大半,至少她是平安的,而且她真的很努力的想準時。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真的「穿越」了課題。
教會我的是,在所有的當下,我都有「選擇」,很多時候都只是慣性而已,習慣在別人遲到的時候生氣、習慣中午來杯含糖飲料…慣性讓我忘記其實當下有其他不同的選擇。
其中也有「愛自己」跟「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議題有關。我愛我自己、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所以我不會讓自己餓到,該吃想吃,就吃。
照顧好自己,要不要生氣是我的選擇,不是我朋友的問題。 最後則是,我把自己顧好了,我才有多餘的力氣選擇慈悲跟寬恕他人。
我知道我的朋友對於自己無法守時這件事,最懊惱的就是她自己,並不需要多一個我來責怪她,責怪對這整段關係也毫無幫助,而要不要選擇改變、如何改變,則是朋友的人生功課,我無法也沒有立場替她做決定。
既然決定接受這一切,就別抱怨他人不配合自己。
接受一個人原原本本的樣子,這樣大家比較沒有壓力。喔對,當然還有去注意我到底對宇宙發出什麼樣的訊號,是憤怒、是生氣、是責怪,還是慈悲、寬恕、愛自己與他人、體諒…宇宙會回應我發出的能量,我也希望當我自己做不好的時候,可以收到他人的寬恕跟慈悲,然後我會希望自己能找到方法來轉化自己不喜歡的特質。
雖然不是從此以後跟生氣絕緣,不過每當想要生氣的時候,光是理解到「是我自己選擇生氣」以及「還有其他選擇」這件事,對我而言已經是莫大的救贖。
果然每一件事情後面總有一份禮物,生活就是去尋找禮物在哪裡?頓悟後覺得也滿有趣的。